分享

中大型核桃基地的技术人员及技术体系配置之我见(周世奇-碣石农夫)

 周世奇 2014-08-03
    核桃产业化,必将逐步走向区域化、规模化、品种化、规范化、专业化、机械化。“六化”转“一化”。
    但是想一想,要实现这“六化”并最终转化为“产业化”,根本离不开“专业技术”。
    前些年,考察了好多所谓“千亩、万亩核桃基地”,成功者寥寥,或者说几乎没有。为什么?有的选址不对、有的选种不对、有的栽培模式不对、有的效率低下,而且大部分基地几种弊病同时存在。说一千道一万,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指导是根本性原因。
    近两年来,经我手逐渐建设了几块独立面积数百亩基地、数千亩基地,总体效果还不错,但是问题同样突出,而且日渐突出。
    一、投资人虽然初步认识了技术对于产业的作用,但认识程度还远远不够;
    二、投资人对技术认识程度够的,又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技术人员;
    三、找到技术人员需要进一步培养、培训,如何选择以及培养能够胜任的技术员,思路不清;
    四、培训好以后是否会“飞了”,心里没底,说白了是怕养不住;
    五、技术员与技术核心的关系摆不正。
    六、“技术体系”与核桃产业基地以及“人事组织决策核心”的关系定位为“从属关系”。
    等等。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的经验、思考,给规模化产业化的投资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对核桃产业能够有所帮助:
    一、充分认识技术人员对于产业“战术性作用”和“战略性作用”的认识,尤其是“战略性作用”的认识。
    提到“战略性作用”,就不单是解决具体问题的事情了,一个技术人员可以决定一个核桃基地的经济效益高低、直至成败。我想,可以决定产业成败的技术人员,你就不能不说他是“战略性的”。
    我认为一个核桃产业基地,分为两大核心:其一是强有力的“人员组织及管理核心”,这一核心包括立项决策、人事管理、产品营销等职能在内。这一核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组建第二个核心——“技术组织及管理核心”,而且这个核心应该在产业评估、组织的同时甚至更早就组建完成,起码具备雏形;其二就是“技术组织及管理核心”,这一核心应该实质性参与完成基地建设可行性评估、经济效益评估、基地规划设计、日常技术管理、生产程序安排。
    两个核心是相互联动的关系,两者是一个整体,而非独立个体,也非绝对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两者的关系,是由各自的作用所决定的。如果出现“人事核心”绝对领导“技术核心”的传统情况,那么,“技术核心”必将逐渐依附、从属于“人事核心”,而失去其“独立判断”和“参与决策”的身份,而逐渐流于形式、进而伤害整个核桃产业基地。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技术管理到位,预防为主的病虫草害管理程序理顺,和理不顺、被动治疗 的,仅这一项,投资金额就足以相差2-10倍,并且,这种情况下,投资越大,实际山指示者给核桃树已经造成了实际伤害越大、经济收获越低。
    结论是:技术在产业化整体中,具有战略性地位,必须直接参与决策。

    二、如何找到适合自己核桃产业基地的、能够胜任的技术员。
    技术核心的重要性是战略性的,但不等于技术员必须具备很高的学历、职称,甚至不需要技术员有非常丰富的技术经验。当然,如果有适合的、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可以做基地技术员,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那么,技术员要求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1、最好是农林院校的毕业生。学校里的书本知识虽然不能直接用于生产,但是,起码对于果树管理的基础知识、专业术语有所了解,便于日后工作中对于各种表象的发现、识别和判断,也便于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实用的知识,尤其是通过电话、网络,以文字、语言、图片等模式,和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导师的沟通,使得沟通不具严重障碍;
    2、具有吃苦耐劳的性格,具有责任心。
    现在的年轻人普遍比较浮躁、娇气,而作为基地技术员,风吹日晒雨淋是必须的。技术人选需要在田间地头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非在办公室空想;
    3、掌握基本沟通技能和基本工具的技能。
    数码相机、电脑网络是一线技术人员必备的工具。通过这些工具,可以记录发现的问题。可以判断清楚、可以独立解决的,通过图片、实物向决策层汇报、向劳动工人布置相应的工作;不能识别、不能解决的,通过图片、网络向导师咨询沟通,获得相应方法后,自己备份、向决策层汇报、向劳动者分配工作。
    结论:只要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并有导师遥控,一个新毕业的大学生,基本可以胜任基地技术骨干。

    三、如何将一个学员,变成一个胜任的技术员。
    前文已经说过一个途径,就是实地发现问题并与导师沟通,这是途径之一。另一个途径,就是有针对性的派遣技术员,到处于不同阶段的(比如规划过程中的核桃园、新建的核桃园、2-3年的核桃园、丰产期的核桃园;冬季的核桃园、春秋季的核桃园、夏季的核桃园等)、比较成功的核桃基地或者教学基地,实地感受、感悟,并接受相应指导。第三个途径就是通过书本、网络学习相关知识,并进行甄别、与导师沟通,进行储备性知识积累。第四个就是结合自己核桃基地所特有的环境、品种等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比如病虫草害识别预防工作、修剪管理工作等。
    结论:通过3-5年,将一个学员,蜕变成一个可以独立工作、并出色完成工作的技术骨干。

    四、培养好了要留得住。
    两方面,一方面要有完善的合同约束,要求选择的技术人员脱离基地后,一个时段内不得从事本行业工作。没有充分理由脱离本职工作的,需要合理数额的经济赔偿。这种比较残酷的约束方式,虽然残酷,但是也必须有。但反过来说,靠这种方式,可以留人,却很难留心,所谓身在曹营心在汉、出工不出力,对技术人员、对基地都是极度不利的;第二,主动 性的给予技术员应得的工资待遇、利益分成、领导地位,和人文关怀。把技术员看成核桃基地的肌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一部分。正确评估一名技术员在整个产业相关工作中所能够创造、确实创造的价值,进而给技术员相应的、优厚的待遇;同时评估技术员失职、失误有可能造成的损害价值,约定因此而产生后果后给予的经济、待遇方面的惩罚。
    结论:合同约束、待遇留心、荣辱与共。对于技术人员的定位要达到应有高度,包括决策权、经济待遇,基地也会得到实质性的回报。

    五、“技术组织管理核心”与“技术员”的关系。
    技术员,早期应该直接接受核桃基地第一直接领导人即基地经理领导,有权并必须直接向经理汇报沟通。通过培养、甄别,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技术员,可以作为“技术总监”单独组织“技术组织管理核心”,并向基地经理直接负责;如果仅仅具备技术能力而不具备组织能力的技术员,大的核桃产业基地应该委任技术副经理与技术员共同组成“技术核心部门”,共同对基地经理负责;较小的基地,技术员直接向基地经理负责。有能力胜任“技术总监”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应该低于副经理、不应该大幅低于经理;决策权应该不低甚至高于其他副经理。
    结论:有组织能力的技术员,晋升技术总监进入决策层,并组织技术核心;有技术能力但组织能力不足的,与一名副经理共同组成技术核心参与决策。

    六、“人事管理组织核心”与“技术管理组织核心”的关系。
    从组织角度讲,“人事核心”领导“技术核心”;但是,人事核心要充分认识到“技术核心”可以决定产业走向,直至决定产业成败,也就是说,如果“技术核心”崩溃,“人事核心”也将失去存在的价值。
    结论:认识到了“两个核心”的内在关系,“组织核心”就应该爱护、尊重“技术核心”,共同维护核桃产业基地的利益。

    一句话:技术人员必须有、技术核心必须硬。技术,可以决定成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