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舊照(一)【60P】

 還舊樓主. 2014-08-03
 
 
朝天宫大成殿 
         明朝时,朝天宫不仅为朝觐天子前的习礼之所,也是南京最大的道观~ 太平天国之后,曾国藩将江宁府学和文庙搬于此地。
 
南京鼓楼
 
        国民政府“考试院”,如今“考试院”原址为南京市政府,右侧就是现今南京著名的“樱花大道”和鸡鸣寺。“中央研究院”与“国立中央大学”礼堂亦清晰可辨。
 
明城墙台城段与紫金山
 
 
明城墙解放门段,右为玄武湖
 
南京阳山碑材采石场
 
阳山碑材
 
明孝陵下马坊
 
明孝陵墓道石人石兽
 
江宁牛首山宏觉寺塔
 
栖霞寺俯瞰
 
南京近郊的栖霞寺,也是至今保存相对完整的寺庙之一。
 
民国时期的清凉山扫叶楼
 
民国莫愁湖,烟雨不复见,杨柳未可寻,甚至连湖水都时消时涨
 
明南京故宫遗址之午门,此时午门两阙已经消失
 
明南京故宫东华门。东华门为明宫城的东门,西门则为西华门
 
40年代初的中华西门路,右侧为中华门瓮城,远处可见紫金山
 
南京愚园(胡家花园),其有着“金陵狮子林”的美称,可惜晚清之后日渐衰败
 
南京某园林旧照
 
南京某园林之旧照,依旧未知其具体地点,墙壁上的镂空图案似为荷叶
 
         40年代初中华门外的南门外大街,远处为雨花台。长干桥于1937年被炸断,日军蹂躏的痕迹尚可辨别。
 
        拆除之前的江南贡院旧影。 彼时的江南贡院是明清两代的安徽和江苏考生参加乡试的场所。
 
民国时代的秦淮旧影,1940年代初的汪伪政府时期
 
         民国时代的升州路,角度为评事街路口东望,远处为中正路路口,靠近路口的高大建筑为“美大纸行”。如今这些商铺建筑大多仍然留存,只是遮天蔽日的梧桐将其彻底掩盖,破败得不成样子了。 而这才是升州路的本来面目。
 
        民国时代的升州路评事街路口,图中美盛纸号的建筑依然留存,而今其是老城南居民最为熟悉的章云板鸭店。
 
        30年代的秦淮河,此段前方即为夫子庙泮池,两侧游船画舫排布密集,这与40年代经历过战争洗礼之后的秦淮河判若两地。
 
武定桥下的洗衣妇,桥对面是专营“京苏风味”的包顺兴茶社
 
        “鼓楼”旧照,明朝鼓楼的台基和清代门楼式“碑楼”建筑形成了体量上的对比。南京鼓楼旧制可参见北京鼓楼和凤阳鼓楼。
 
民国时代的北门桥,竟是如此的繁荣
 
         中华门外的南京民居。这条小河至今尚存,只是在现代城市的缝隙中苟延残喘,不成样子了。
 
         城南街巷(疑为评事街)。作为传统的消费型都市,经历了粤匪事件之后,民国时代南京的传统商铺仍然数目众多。
 
 
老南京的纸伞行,“真不二价”的标牌煞是醒目
 
 
民国时代的南京庆源祥板鸭店,门口挂着一排腌制好的板鸭,还是挺诱人的。
 
 
民国时期走街串巷的老行当
 
 
民国时期南京街头的葱油大饼摊
 
 
正在“绞脸”的农村妇女。用绷紧的细线去刮脸,是中国自古就有的女子美容方式
 
 
         彼时南京城内的诸多河流如秦淮河、运渎等,皆于两侧建有河房,如今大多不存。图片摄于40年代初的战后。
 
1937年,南京中华门外
 
40年代日占时期南京老城南的繁华商业,广告立柱上是当时有名的“双斧牌香烟”。
 
        民国时代的南京彩霞街,其与评事街相交于升州路。该照为德国女摄影师海达.莫里循在升州路路口的卫斯理堂所拍摄。
 
        城南街巷,地点不明。照片焦点是远处大路口处的沿街建筑,其立面华丽而精巧,这在当时的南京主干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做法。
 
        1943年前后的南京新街口。1942年汪伪政府将孙中山铜像移至新街口广场,图中的六层建筑如今是东方商城所在地。此外,当时的中国是车辆左右混行的国家,南京则以左行最为普遍。
 
1943年前后的南京新街口
 
         1943年前后新街口之中正路,现改名为中山南路。图中可见1935年建成的“大华大戏院”,其为杨廷宝设计,如今为大华电影院。其隔壁便为“中央商场”。
 
        1943年前后的新街口,图为中山东路西望新街口广场。照片拍摄地大约为今日之大众书局门口。
 
         金陵女子大学为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校园建筑为美国人墨菲所设计。墨菲在设计完金陵女大之后,其第二个相关作品便是北京大学(时为燕京大学)。现金陵女大为南京师范大学。
 
 
民国初年,正在建造中的金陵女子大学
 
建造中的金陵大学东大楼,时间应该是1918年左右
 
         大陆易帜后,金陵女子大学的校友在台湾创立了金陵女子中学,而金陵女中也成为了台湾最著名的女子中学。其校友包括林青霞和邓丽君。
 
        金陵大学行政楼,现为南京大学,校园总体规划和建筑方案为美国帕金斯建筑师事务所设计
 
民国时期的中央体育场
 
         40年代的玄武湖公园,彼时为“五洲公园”。图为1937年落成的环洲喇嘛庙和诺那塔。该喇嘛庙和佛塔是为了纪念首位正式将藏密弘传于汉地的活佛诺那,其1936年于西康甘孜被红军杀害。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公墓,远处为纪念塔。此为明朝灵谷寺原址,解放后改名灵谷公园,俗称则仍为灵谷寺。
 
公墓正门,为绿琉璃瓦仿明建筑,匾额为“国民革命烈士祠”。
 
 
汪伪国民政府所在地,原为国民政府考试院。解放后为南京市政府,此门尚存。
 
40年代初的中山门外,满目疮痍的城门和城墙。1937年12月17日,日军从这里正式进入南京城。
 
          国府路上的“国民大会堂”。49年后,国府路改名长江路,“国民大会堂”改名“人民大会堂”。如今“堂会大民国”的字迹依旧清晰可辨。
 
        萨家湾的国民政府行政院(1946~1949),其建筑前身为铁道部。解放后此建筑与路对面的交通部共为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的学校用房。
 
         汪伪政府时期之“外交部”,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被日军征用,成为“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所在地。此地为原明朝南京武庙,满清中前期为江宁府学所在。
 
40年代南京城南龙门街附近的永安商场,图中左侧为老南京有名的老万全酒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