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与民俗中的成都七夕

 知足常乐开心好 2014-08-03

  《诗经·小雅·大东》

  (节选)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古诗十九首》之十

  汉代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燕歌行》

  魏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宫词之五十五》

  唐 和凝

  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总上穿针楼上去,竞看银汉洒琼浆。  

  《奉和七夕侍宴两仪殿应制》

  唐 杜审言

  一年衔别怨,七夕始言归。敛泪开星靥,微步动云衣。

  天迥兔欲落,河旷鹊停飞。那堪尽此夜,复往弄残机。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

  唐 李峤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槎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一百五日夜对月》

  唐 杜甫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颦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天河》

  唐 杜甫

  常时任显晦,秋至转分明。纵被微云掩,终能永夜清。

  含星动双阙,伴月照边城。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  

  《秋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马嵬》

  唐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七夕》

  唐 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  

  《七夕》

  唐 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渔家傲·七夕》

  宋 苏轼

  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 望断碧云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

  鸟散余花纷似雨,汀州苹老香风度。 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  

  《鹊桥仙·七夕》

  宋 苏轼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女。风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七夕亿远》

  明 杨慎

  离人惜离景,星聚又星分。双津乌鹊候,三山鸾鹤群。

  锦江澄夕浪,玉台生晓云。山途何渺渺,愁思极纷纷。

  《鹊桥仙》

  宋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蜀绣女与乞巧节

  小程

  晋代常璩在《华阳国志》中指出,当时蜀中的刺绣已十分闻名,蜀绣与蜀锦并列,被视为蜀地名产。最初,蜀绣主要流行于民间,分布在成都平原,世代相传,清朝中叶后逐渐形成行业,以成都九龙巷、科甲巷一带的蜀绣最为著名,刺绣手工作坊多达八九十家。

  光绪二十九年 (1903年) ,清政府在成都成立四川省劝工总局,内设刺绣科,各县劝工局也设立刺绣科。劝工总局聘请名家设计绣稿,同时钻研刺绣技法。当时一批有特色的画家的画作入绣,如刘子兼的山水、赵鹤琴的花鸟、杨建安的荷花、张致安的虫鱼等,既提高了蜀绣的艺术欣赏性,也产生了一批刺绣名家,如王草廷、罗文胜、陈文胜等。其中张洪兴等名家绣制的动物四联屏,曾获巴拿马赛会金质奖章。

  他们对刺绣的原有针法进行筛选、改造,创造了一些新的针法,特别突出的要数表现色彩浓淡晕染效果的晕针,它适应性强又最具特色,是区分蜀绣与其他刺绣流派的主要标志之一。专家认为,晕针技法是蜀绣最具有特色的创造。近年来,蜀绣在晕针上施加辅助针,表现力更丰富了。

  一些老成都至今记得,科甲巷的张老头为“五老七贤”之一的尹仲锡60大寿,刺绣“百子图”的故事。“百子图”把祝福、恭贺的良好愿望发挥到了极致。图案上许多天真烂漫的孩子在亭台楼阁间追逐嬉戏,有的捉迷藏、打秋千、下棋……孩子的神态形象各不相同,刺绣者将每个小孩的调皮可爱,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尹仲锡先生一见张老头的百子图,大为惊叹,决定让他训练一批徒弟,专绣百子图。全年生产不过百十来件,订货者络绎不绝。之后,科甲巷绣花铺为了使百子图使用范围扩大,将寿幛改为床单和被面,轰动蓉城,人们争相购买。“七七”事变后,科甲巷的绣花铺每况愈下,关门破产……抗战胜利后,百子图床单、被面的生产开始复兴,后又遭物价暴涨,百子图逐渐从市面上消失……这故事展示了科甲巷蜀绣精品的嬗变,也体现了民族手工艺的兴衰。

  在清代,省内各地不少学子为参加科举,在科甲巷食宿。巷内绣花铺女工成列,丝线与蜀绣在阳光下五彩斐然,摩肩接踵,让举子们目迷五色。据说,绣花铺特意出卖一些男欢女爱题材的绣品,大受举子们欢迎。

  农历七月初七为七夕,民间也把这天称为“乞巧节”或“女儿节”,是姑娘们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从汉末七夕节发端始,至民国时期,七夕节最重要的节俗皆为乞巧,参与者俱为女性,因而有学者认为更应该称为“女儿节”或“妇女节”,而真正的中国情人节应该为上元节即元宵节。

  对蜀绣重镇科甲巷而言,七夕的重要性不亚于中秋。宋代田况的《七月七日晚登大慈寺阁观夜市》一诗有吟:“年年巧若从人乞,未省灵恩遍得无?”当晚,科甲巷绣花铺的姑娘、媳妇都要洒扫庭院,设立香烛与时令瓜果,沐浴后参拜织女星,以求提高绣技,民间称为“敬巧神”。她们对月穿针,祈求获得神奇技能,穿过者谓之“得巧”。然后以碗盛清水,将灯草或豆芽截成短节浮于水面,观看水中浮现之水影,以验“乞巧”。用手搅动使其旋转,如有两节相遇,即是如愿得巧,预示来年会绣出精妙的绣品,自然得到众多女伴艳羡。这一习俗,又与“灯草客”扯上了关系。灯草即灯心草,盛产在四川东部,因此灯草客多为川人。乞巧节前夕,往往是川东灯草大举进入成都的最佳时机。

  还有另一种“乞巧”法。学者黄尚军指出,在巴蜀地方志中,凡记有年节习俗,必有七夕:七日之夕,为牛女渡河期。先期,用水浸豌豆于碗中,令芽长尺余,红线束之,名叫“巧芽”。至此夕,妇女焚香、献瓜果、向空跪、祝天孙以乞巧。祝毕,摘取巧芽尖,投水中,对灯、月下照之,或现树影,或露花影,相与为欢,谓之“得巧”。

  清人杨燮《锦城竹枝词》云:“豌豆芽生半尺长,家家争乞巧娘娘。天孙若认支机石,块质犹存织锦坊。”展示了成都乞巧节的现实与渊源。

  巴蜀地区七夕节还有染指甲的节俗,闺中少女捣碎凤仙花染指甲。民国年间《涪陵县续修涪州志》还记载,科举时代,为求秋闱吉利,士子们会在七夕参拜北斗星首星,此为“拜魁星”,似乎这是女人狂欢节日里唯一的男人活动。

  宋代的成都七夕

  刘时和

  唐宋时,成都经济、文化发达,市民热衷于过七夕节。那天,官方要在大慈寺设晚宴、观夜市。妇女要穿七孔针,铺设几案,摆放笔墨针线、酒菜瓜果,于庭院中乞巧。

  宋代名臣京镗,是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宋宁宗时担任左丞相,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京镗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他到任后,蜀地大治。美好的巴蜀大地和优美的巴蜀风情,十分滋润京镗,让他佳作频现。

  京镗任成都知府期间,写了《好事近》《定风波》《念奴娇》《满江红》四首词,描绘成都人过七夕的风俗民情。《满江红·壬子年成都七夕》云:“雨洗新秋,遣凉意、驱除残暑。还又是、天孙河鼓,一番相遇。银汉桥成乌鹊喜,金奁丝巧蜘蛛吐。见几多、结彩拜楼前,穿针女。舟楫具,将归去。尊俎胜,休匆遽。被西川七夕,四回留住……”

  其中“金奁丝巧蜘蛛吐。见几多、结彩拜楼前,穿针女”,写当时民俗。古人认为天仙织女能造出云彩般精巧的织锦,人间妇女若能向她乞求一点精巧技艺,一定终身受用,这就是“乞巧”。《荆楚岁时记》记载:七夕时,妇人要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黄铜)制作的针,铺陈几案,摆设筵酒、肉脯、瓜果,于庭院中乞巧。有蟢子(一种小蜘蛛)附于瓜上,则以为天地相应了。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七月初七晚,很多富贵之家要结彩楼于庭院,叫乞巧楼。金珠玉翠装饰,再供奉花果酒菜、笔墨针线等。妇女们祭拜织女后,要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装入盒子,次日查看,若蛛网圆正,谓之“得巧”。小户人家搭不起彩楼,往往把香案摆设在家门口。

  专记成都民俗的《岁华纪丽谱》记载:七月七日,官方要“晚宴大慈寺设厅,暮登寺门楼观锦江夜市,乞巧之物备焉。”从田况的《七月六日晚登大慈寺阁观夜市》和陆游的《七月八日马上作》等诗可知,成都的七夕节要连搞三天,豪华游赏,胜过他地。

  京镗任满将离开,回顾在成都“被西川七夕,四回留住。”写出了他对成都七夕的留恋之情。

  七夕,来自远古的中国爱情

  吴志维

  小时候,全年的农历节日,我只记得两个。一个是压岁钱丰收的春节,一个是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那天,是母亲的生日。那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母亲说起生日是七夕,言语间都带着几分自喜。长大了才知道,那是一个美丽的巧合。

  母亲说,“七夕节”来自牛郎与织女的传说。由于古代女子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向七姐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的姻缘。因此,七夕节成了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七夕”也源于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诗经·小雅·大东》有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彼牵牛,不以服箱。”诗中牵牛即为牛郎。但那时候的牛郎和织女只是指天上的星星,尚无爱情方面的含义。到了西汉,牛郎织女被描述成两位神人,班固的西都赋中曾有描写“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和许多传说一样,因发自民间,无法考证确切的源头。魏晋南北朝时,随着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日趋完善,七夕已成为普遍的节日。《荆楚岁时记》一书中描述此俗云:“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妇人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等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隋唐是七夕节大发展的时期,虽然其习俗基本上和魏晋相同,但其规模和盛况远远超过了前朝。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明清时期,七夕作为最重要的民间年节之一,可谓精彩纷呈。

  最终,牛郎织女的故事呈现出这样的版本。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个计谋,教他怎样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玉皇大帝后来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这天,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

  牛郎织女传说也与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并列中国汉族四大民间爱情传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在神州大地,七夕更是被视为“中国人的情人节”。一改往日送玫瑰花、巧克力的西方情人节,更习惯含蓄的国人,开始回归用富含中国文化元素的方式表达情感。

  古典诗词的中国七夕

  刘晓凤

  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人们俗称的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追溯七夕节的渊源,与远古先民对自然的崇拜密切相关,逐渐形成七夕拜星的传统。牵牛星、织女星最初是人们崇拜的星星。如《大戴礼记》“初昏织女正东乡。时有霖雨。”祖先记录不同时辰织女星的位置,判断天气。《诗经·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祖先对织女星、牛郎星的位置、形状、移动、特点观察非常细致。

  到汉代,七夕逐渐成为重要节日。汉武帝刘彻的生日正是农历七月初七,加之武帝非常相信神仙方术,这位皇帝的推动,使得七夕受到格外重视,甚至出现武帝七夕会王母的神话故事。在汉代,七夕与除夕、元旦、元宵、上巳、寒食、清明、重阳、腊日等中国传统节日一起形成定制,延续至今。

  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和七夕习俗是不断丰富完善发展的。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在汉代已具雏形。玉帝之女织女,在七夕渡过喜鹊搭成的鹊桥与牛郎相会。“织女,天子真女”(《后汉书·天文志》),身份高贵。“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也”(应劭《风俗通》逸文)。魏晋南北朝时期,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日趋完善。南北朝任昉的《述异记》记载:“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后来我们熟知的版本就是在此基础上不断演绎而成的。而民间,七夕的节俗活动也逐渐丰富,增加以瓜果祭牛郎、织女、穿针乞巧的内容。唐宋以后喜鹊因搭鹊桥而被踏秃头的情节被重视;民间七夕出现乞巧市、乞巧楼,人们买“花瓜”、巧果,土偶泥人、丢乞巧针、种巧芽、穿针乞巧等内容。宋、元之际,七夕乞巧非常隆重,京城中还专设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乞巧市”。从七月初一人们即开始置办用来乞巧的各色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热闹非凡。宋代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记载:“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总之,七夕人们与亲人团聚,曝衣晒书,以瓜果祭牛郎、织女,拜巧神,穿针乞巧,种巧芽,祈求爱情,这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不难看出七夕节的浪漫气质,从最初的拜星就具备,并一以贯之。浪漫,是夸张,是梦幻,是天马行空,是触人情思,让人遐想……织女是玉帝宠爱的神仙公主,牛郎是人间受尽苦难的平凡男子,他们的相爱注定惊世骇俗。七夕的浪漫,以爱情为中心,人与神跨越世俗的爱情,一波三折,历经磨难,越发真挚,深沉。两人每年仅七夕的一次相会,弥足珍贵。但七夕的浪漫又不仅仅是爱情,还有故事里的情节、神仙、凡人、动物、对中国人思维情感的影响、对后来诗人的启发……可以说七夕节是民众的集体创造,是祖先浪漫精神的果实。这种浪漫情怀,是中华智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魏晋 曹丕借七夕抒离情

  历代吟咏牛女二星、牛女爱情、七夕习俗的诗词佳作众多。汉代的《古诗十九首》之十“迢迢牵牛星”是非常优美的关于牛郎织女故事的诗歌。“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字里行间弥漫着淡淡的忧伤,而结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更是将古诗中的含蓄蕴藉发挥到了极致,语言平实,而意蕴无穷,流淌在字里行间的伤感无奈动人心弦。

  曹丕《燕歌行》同样是抒离别与怀远之情,全是女子口吻。“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秋景如此让人怀念远游的丈夫,落泪,抚琴,夜深仍无法安睡,无意间仰望天空,看到牵牛织女星遥遥相望,思念之情稍缓。这与“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的效果类似。女主人公以牛郎织女遭遇安慰自己。与《古诗十九首》一样,《燕歌行》也是借天上牛女星,抒写人间离别情。

  唐 杜甫笔下的七夕热闹非凡

  唐代,从宫廷到民间,都非常重视七夕节。杜甫初到夔州,因所见而赋的《牛郎织女》诗认为牛郎织女相会本为妄言,以夫妇人伦之道讽喻世人,来表达自己对君子进身之道的认识。但是诗歌详细描绘了人们对七夕的重视及七夕的热闹:“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整个社会,不论贫富,不论朝野,不论贵贱,曝衣瓜果,终夜虔祀。

  杜甫非常有趣,有以牛女相会故事虚妄为喻表达君子进身之道、君臣之道的诗。也有“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句,以牛女传说来安慰自己,和家人相聚有时,这是这个传说的魅力所在,而后杜甫果然在秋后与家人团聚。

  杜甫的祖父、“文章四友”之一的杜审言有《奉和七夕侍宴两仪殿应制》诗,让我们了解皇帝七夕宴客、官员赋诗的雅俗:“一年衔别怨,七夕始言归。敛泪开星靥,微步动云衣。天迥兔欲落,河旷鹊停飞。那堪尽此夜,复往弄残机。”七夕,皇帝在两仪殿宴客,杜审言和李峤侍宴,此诗应制之作,将织女的风采、牛女一年相见一次的无奈、相见时的悲喜交加、相会的短暂、离别的惆怅一一呈现。与杜审言齐名、一同侍宴的李峤也有《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诗:“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槎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宋 苏轼在七夕思念成都

  大文豪苏轼对七夕非常重视,有多首咏七夕的词作。《渔家傲·七夕》:“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望断碧云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鸟散余花纷似雨,汀州苹老香风度。 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不吝赞美祝福。而另一首《鹊桥仙(七夕和苏坚韵)》:“乘槎归去,成都何在,万里江沱汉漾。与君各赋一篇诗,留织女、鸳鸯机上。 还将旧曲,重赓新韵,须信吾侪天放。人生何处不儿嬉,看乞巧、朱楼彩舫。”成都代指故乡,诗人在七夕想念家乡,可江汉相隔,“人生何处不儿嬉,看乞巧、朱楼彩舫”这是苏轼才有的豁达。七夕的节俗:儿童嬉戏,女子朱楼彩舫乞巧。另一首送别好友的《鹊桥仙·七夕》词:“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女。风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与友人在七夕分别,自然想到牛郎织女。朋友潇洒风度,不拘泥于儿女之情。想象好友遨游天界银河,二人相逢一醉,是前世夙缘。词写送别,驰骋想象,豪气纵横。

  苏门弟子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此词意境高远,“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相比其他作品中的哀婉、凄楚格调,别开生面,是写爱情的佳作上品。

  曾在四川为官的黄庭坚也有《鹊桥仙(次东坡七夕韵)》:“八年不见,清都绛阙,望河汉、溶溶漾漾。年年牛女恨风波,拚此事、人间天上。野麋丰草,江鸥远水,老去惟便疏放。百钱端欲问君平,早晚具、归田小舫。”以牛女故事抒发内心块垒。

  曾走马锦城的陆游在《癸丑七夕》诗中写自己和家人的七夕:“风露中庭十丈宽,天河仰视白漫漫。难寻仙客乘槎路,且伴吾儿乞巧盘。秋早时闻桐叶坠,夜凉已怯紵衣单。民无余力年多恶,退士私忧实万端。”七夕,诗人和儿子一起乞巧,此时虽然远离庙堂,仍心忧时局与百姓。七夕忧国忧民,陆游高尚人格、爱国情怀牛女星作证。

  杨慎的《七夕亿远》:“离人惜离景,星聚又星分。双津乌鹊候,三山鸾鹤群。锦江澄夕浪,玉台生晓云。山途何渺渺,愁思极纷纷。”游子七夕怀乡,路途迢迢,愁思纷纷。以锦江代故乡。

  关于七夕的诗赋作品非常多,比如庾信、谢脁都有《七夕赋》。再如词牌鹊桥仙,最初就是咏牛郎织女在七夕藉鹊桥相会故事的。而七夕早已超越了爱情、各种热闹的乞巧习俗,七夕时在易于让人感怀的秋季,游子思乡,思妇怀远,羁旅之愁,相思之苦,是不可能绕过的内容。诗词歌赋中的七夕节,人们各有怀抱:期盼,忙碌,喜悦,思念,感伤,落寞,忧民……这丰富细腻的情怀为七夕注入永恒的生命活力。

  作为成都人,尤其要了解牛郎织女传说和成都若隐若现的隐秘联系:具有深厚仙道传统的成都,与牛女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都的支矶石街,命名即与织女有关。《蜀中广记·严遵传》记载:汉张骞天上遇织女、牛郎,带回织女用来支织机的石头请教西蜀成都严君平,严君平由此明白了去年客星侵入牛郎、织女星座的疑虑。作为锦官城,成都的织工七夕敬巧神,买豆芽乞巧,每日三餐必有豆芽就不仅仅是仪式那么简单……

  今天,我们回望历史长河中的七夕,试图理解感受七夕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意味及其应有的复杂细腻情感,珍惜和感恩亲人、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