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齐白石铜镇纸

 敬事大吉 2014-08-03
[转载]齐白石铜镇纸

[转载]齐白石铜镇纸

[转载]齐白石铜镇纸

此对镇尺是齐白石为他的得意门生、好友、艺术知音瑞光和尚精心绘制的。释瑞光(1878—1932年),号雪盦,亦作雪庵,曾任北京阜成门外衍法寺、广安 门内莲花寺住持。其善画山水,风格学石涛,笔势豪放,意境甚高。齐白石定居北京后不久,瑞光即拜他为师,其时瑞光已是京城颇有名气的画僧,画名尚未显达的 齐白石对此颇为感慨,他在为瑞光所绘《阜成门外衍法寺灵瑞光上人像》上曾题诗:“帝京方丈识千官,一画删除冷眼难。幸有瑞光尊敬意,似人当作贵人看。”记 载其事。

    齐白石对于瑞光的艺术造诣极为赏识,他在《白石老人自述》中曾说:“门人瑞光和尚,他画的山水,学大涤子很得神髓,在我的弟子中,确是一个杰出人才,人都 说他是我的高足,我也认他是我最得意的门人。”平时见到瑞光画作中题材独特者如《大涤子作画图》等,白石老人也常钩摹下来,留作自己绘画的底本。白石老人 还曾向京华美术专门学校校长邱石冥推荐瑞光到该校任教,亦可证他对这位得意门生的艺术造诣的高度认同。

    在白石老人眼中,瑞光不仅是他的得意弟子,还是他的好友和艺术上难得的知音。他曾把自己和与自己情趣相契的瑞光、湖南籍画家冯臼绘入《西城三怪图》中,并 为瑞光与冯臼各绘一图以为纪念。他在《白石老人自述》中提到反对宗派拘束、反对死临摹等艺术主张时,还曾特别指出:“赞同我这见解的人,陈师曾是头一个, 其余就算瑞光和尚和徐悲鸿了。”
据《白石老人自述》载:“民国二十一年(壬申一九三二),我七十岁。正月初五日,惊悉我的得意门人瑞光和尚死了,享年五十五岁。他的画,一生专摹大涤子, 拜我为师后,常来和我谈画,自称学我的笔法,才能画出大涤子的精意。我题他的画,有句说:‘画水钩山用意同,老僧自道学萍翁。’他死了,我觉得可惜得很, 到莲花寺里去哭了他一场,回来仍是郁郁不乐。”由此看来,齐白石与瑞光堪称亦师亦友的难得知己。

    镇尺上题字“雪庵老禅师法正,甲子在家僧齐璜造。”手绘篆书印文“木人”,可知此尺绘刻于1924年。

    从此尺构图与笔法上看,显系白石老人精心所作。限于尺面狭长,他没有像通常在纸上描绘树下达摩时将菩提树画在人物背后,而是使树干自左尺取斜势而上,从而 为描写人物留出了足够空间。延伸的菩提树主干被虚实之笔分作远近两枝,两枝高低错落,奇正相倚,可谓匠心独运。枝头叶片以实笔勾描,参差交错,生机盎然。 端坐静思的达摩与侧前方的菩提树一正一倚,互为呼应。达摩低眉闭目,神态祥宁,已入禅境。面庞清瘦,额头与下颌外突,须发浓密,佩大耳环,喻示其异域身 份。衣纹凝练简约,以直笔写出,行笔迅疾,笔锋硬转,粗放遒劲,既准确地表现出袍服的质感与折转关系,又具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不愧大匠手笔。不同于白石老 人通常所作佛像席地而坐或盘坐于蒲团之上,他在此达摩身下精心勾描出繁密的菩提叶,愈加衬托出达摩造像之简约淳朴,内涵之静穆平和,其为爱徒精心写绘之良 苦用心,亦由此可见一斑。
   
    此尺刻工,以刀锋追笔意,合神韵,虚实远近、点划飞白,均不失毫厘,堪称神工。齐白石曾在同古堂挂有治印笔单,与张氏兄弟交往甚密,而张樾丞辑其治印精华 而成的《士一居印存》中亦收录有一方“瑞光之印”,可证瑞光和尚与同古堂人亦有交谊。由此看来,此镇尺之刻工应出自同古堂张氏兄弟之手。

    此对绘刻俱精的镇尺既是白石老人以笔墨传禅意的经典之作,亦是他与瑞光和尚艺缘渊深的实物见证,弥足珍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