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证监会惊天股评的背后

 huahu100 2014-08-03
证监会惊天股评的背后!

事情起源于周五证监会的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邓舸罕见对股指做出评论,认为近期国内股市出现反弹行情,主要是由三重利好推动所致。一是因为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经济出现平稳增长的良好势头。二是市场流动性比较充裕,国务院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三是改革措施的效果逐步显现,沪港通、优先股试点、蓝筹股ETF期权等为市场带来良好预期。

上述三点,是标准的“股评”,更是给股评人士做了一个范本。不过,根据惯例或证监会的监管职责所在,似乎提示风险才是其正道,为何突然在反弹中来这么三条股评?这里面自然大有玄机。我们来分析一下证监会的三重利好是否总结得够精炼。

首先,经济平稳增长是否股市就得涨?我们看看2014年前几年的经济增长率,2007 为11.4%,2008年为9%,2009年为8.7%,2010年为10.3%,2011年为9.2%,2012年为7.8%,2013年为7.7%,2014年上半年为7.4%。按照这个数据,平稳增长的似乎只有2010年,不过,2010年大盘大跌14.31%,大盘其间上涨的只有2009年和2012年,分别为上涨79.98%和3.17%。

其次,三重利好是否只能推动主板涨?我们仍看看数据,7月份,上证综指累计上涨7.48%,深证成指上涨8.36%,沪深300指数上涨8.55%,中小板指数上涨3.25%,创业板指数则下跌4.28%。根据证监会的股评,主板上涨可以由三重利好推动,创业板指数下跌却没有做任何评论。

再次,流动性是否就能推动股市涨?我们仍看近几年的M2,2007年为40.3万亿,2008年为47.5万亿,2009年60.6万亿,2010年72.58万亿,2011年85.16万亿,2012年97.41万亿,2013年为110.65万亿。可见市场货币供应量近年来是呈几何级别的爆发性增长,这样的数据给出的流动性到哪里去了呢?为何近年来股市就不能涨。

最后,什么样的改革才能推动股市涨?证监会举例了沪港通等三个举措,并指出是由这三者的主要举措的预期,使股市上涨的效果出现。这里面有两个疑问,一是以往的每年没有改革,或者说改革就没有效果吗?二是今年以来推出的沪港通就是为了出现上涨的“效果”吗?“效果”一词一般代表的是某项举措的最终目标。证监会推出举措应该为股市营造健康公平环境,好象并不能以出现上涨的效果为目标。

综上所述,证监会此时当“股评”,实有“越位”之嫌,但它透露出重要的信号。一是说明证监会对当前的股市有呵护的因素,所以才拿出经济增长等几项与股市并不是时刻成正向关系的因素来诠释反弹。二是说明证监会此时急需股市上涨,所以才迫不急待地将已推出或即将推出几项改革举措拿出来作为工作成效来标榜。三是说明后市还有多项举措,包括流动性与其它的改革举措会出台,而且这些举措都基本是直指一个效果,就是要股市再涨一点。

印象中,证监会在下跌中也做过一次股评,2012年8月初,彼时也是2100点附近,上证综指频新低。对此,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股市下跌存在恐慌性因素,A股股息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已经不低,投资者不要盲目跟风,以免造成巨额损失。

我们不妨在事后的当前再来分析一下2012年的此则股评:面对当时的下跌,证监会对其给予的是正面的肯定,称下跌是“有恐慌、股息率高企”等带来的必然结果,言下之意,自然是股市跌的有理由,后面还得跌,大家不要盲目跟风,损失自负。果然,2012年8月后,股市仍继续走熊了2年。

整整2年后的今天,证监会再当股评,在欧美股指频创新高的情况下,中国股市的点位仍是2年前的那个点位,股息率仍只高不低,为何当前的股评就突然有利于股市上涨了?只能说明,彼时股市的跌,证监会没脾气只能给出下跌理由让其跌,而现在的涨,证监会却在千方百计找理由让其涨!

在我看来,三重利好确实是股市上涨的必要条件,但是非充分条件。中国经济确实在复苏,但是绝对会有反复,很多风险还没有暴露。实体经济困难重重,担保公司的倒闭潮与无数以地产为首的公司的资金链紧绷,说明流动性并没有完全流入实体中,或者说流动性并不会普惠任何企业。而今的股市,也许只是在经济向好与流动性利好预期下,市场对于反腐的信心达到了第一波高潮,在股市连年下跌跌出反弹空间,从而引发的迭加效应而已。

这种效应同样会体现到外资身上。欧美股市近日暴跌,同样有套利资金流入港股与A股的原因。另一个野史分析是,移民资金或腐败资金近年来推高了美股,而今,该回流了。

在一个预期向好的股市中,微观操作中所要做到的是定力。

(观点只代表个人,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