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党员干部要筑牢“精神堡垒”

 指间飞歌 2014-08-04

党员干部要筑牢“精神堡垒”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13-06-14 星期五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丰富,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这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从物质追求到精神追求的转变,而物欲横流的时代更多的是腐败与堕落。现如今,在新的环境下,自中央到地方,更加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文化、讲道德、树新风,在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环境下推进全社会的进步。笔者看来,作为党员干部的那些人,更要当好带头人,谨防“精神空虚”,用一颗真心、诚心筑牢“精神堡垒”,真正起到示范模范作用。

要有一颗强烈的“进取心”。 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的表率和楷模,要不断进取、不断奋斗、不断超越,才能不负群众和党的重托。常怀进取之心,才能充分挖掘自身的各种潜能,才能牢牢掌握前进的主动权,努力在平凡中成就伟大。要把进取作为一种精神追求,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用先进文化统领思想,丰富内涵、陶冶情操、消除空虚。将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不断奋进中成就美好人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崇高追求。

要有一颗真诚的“责任心”。有了高度的责任心,就会去想事、去谋事、去干事,最后也就能干成事,干成大事和好事。党员干部只有紧紧抓住当今难得的好机遇,切实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联系,把个人才能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在时代赋予的使命中寻找方向,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发挥才智、贡献力量,就一定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能当好模范,引领全社会进步。

要有一颗平和的“平常心”。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平常心,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名利享受看得淡一点,将党的事业看得重一些。要实实在在地工作和生活,甘于清淡安静地过日子,努力把组织和领导交给的工作做好;要振奋精神、积极有为,防止因挫折而产生懊恼情绪不能自拔;要胸怀宽广,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多想想困难群众的疾苦,做到知足常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