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比巨大的孤独的黑洞:读《族长的秋天》

 昵称535749 2014-08-04

阅读《族长的秋天》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你需要经得起如长歌一般的语言倾泻而下不容喘息,你也要经得起人物情节与经验中所惯知的“小说”的迥然不同。

马尔克斯在这本书中的语言运用是一个实验性的尝试,连篇累牍的长句迎面扑来,时空和场景的转换任意呈现,更在结构上呈现了多点式和跳跃式的面貌。阅读的过程成为了对已有阅读经验的挑战和颠覆。但是,你不得不为之惊叹,这就是充满自信的拉美文学的领军人物以自己的气势与风格对我们的轰炸。

魔幻现实主义也罢,超自然现实主义也罢,这样一种对历史和人物的建构性的书写,是拉美的狂热血液的流淌,因为,你永远不能辨析其中的真与伪、现实与想象,在迷乱的想象中分明有对现实的逼真的折射,而在对现实情境的描述中又是无可辩驳的荒诞。

族长,作为一个独裁者的形象,极尽疯狂,又极尽孤独。他死了一次又一次,人们根本不能确定哪次是他真实的灭亡,哪次是他蓄意的安排。但无论怎样,“在孤独暴君的漫长生命中,他用这样的姿势睡过了一个又一个黑夜”。他找到的替身帕特里西奥?阿拉贡内斯无比强烈地憎恨他,尽管他拥有许多与族长同等的权利——“在宫殿里过得像个国王”,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睡他任意的女人,甚至他们的子女都分不清是谁的血缘。但是,帕特里西奥?阿拉贡内斯对他说:“我只会离开您的狗屎世界一小会儿,将军阁下,因为我的心告诉我,我们不久后就会在地狱深处再碰面的。”当替身死去的时候,面临误以为族长死去的人们肆无忌惮的破坏和巨大的欢呼,族长“只消一眼,就看到了太多的无耻与忘恩负义”,经过血腥的镇压后,他变得更加残暴,也更无可挽救地走向孤独。“他一个人就是政府,他在自己的荣光中如此孤独,孤独得连一个敌人都没有剩下。”只有一种例外——“只有面对爱他爱到不惜为他死去的人射出的慈爱子弹时,他才是不堪一击的。”

睾丸生有巨大的疝气、拖着被木槌砸扁的双脚行走的他,就连做爱都不卸下全身的装备。最精彩的章节当属描述他在黑夜中对整栋大楼内外巡查的他,牛棚、十四个哨兵、女人、二十三扇窗户的插销、二十三个牛粪饼、四十八只鸟儿、十四面镜子、二十三遍地欣赏加勒比海、卧室的三把门环三道门闩三个插销、再挤出两滴四滴七滴艰涩的尿液,之后凌晨两点三刻醒来,大汗淋漓、战栗不安。而这样的人权力大到“当他问时间时,人们会回答他,您说几点就是几点,将军阁下”,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与巨大的讽刺!

在他的母亲就要离去的日子里,“尽管在房间内吸着疫病诊所的气味的空气,他还是会和她用同一把勺子分享同一个盘中的同一份食物,把她放上床之前还是会用犬类除蚤皂为她沐浴,她用最后的残喘之声发出的指示令他的心脏酸楚得几乎停止跳动”,遇到他最爱的女人莱蒂西娅后,他和衣在她的身边躺了两年却因为自己的恐惧而不敢触碰她,最后的一刻到来的时候,他在自己的惊叹间哭泣,“我怎么可能活了这么多年都没有尝过这种折磨的滋味呢”。当他回首自己的晚年时,除了他的生命莱蒂西娅外,“再无其他时光,再无其他欲望,再无其他光芒”。“莱蒂西娅,再没有别的什么,只有你图腾般的乳房、你扁平的脚掌、你药方中的一把芸香,以及遥远的安提瓜岛上压抑的一月时光”。

书中的256页开始的大段独白具有强烈的寓言意味,在死亡来临的一刻,他隐隐明白——“人不是在生活,真他妈见鬼,而是在苟活。他注定只能颠倒着认识生命,注定无法参透世事。”

“生命是艰辛又转瞬即逝的,然而再没有另一个生命了”。当族长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也是宿命最终降临的一刻。尽管逃过了数次刺杀,但他终究要在自己狂妄的暴虐的独裁的统治的王国中老去,终其一生难以逃离的恐惧也终将随他而去。他的权力有多大,他的孤独就有多深。在这样的一本书里,你一边惊诧它的不可思议,一边战栗于它的无比真实。在文字裹挟而来的汹涌的撞击中,你总会不自禁地一次次追问——这样彻骨的寒冷与悲哀,仅仅,仅仅属于族长吗?(《族长的秋天》书评/水秀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