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ummer_wm 于 2014-8-4 12:41 编辑
上周四听了王老师关于管理会计的课程,因为时间有限,所以王老师只是就管理会计的框架结构做了介绍,感觉并不过瘾。王老师讲了管理会计的定义,涉及的领域以及现在常用的管理工具。就此次听到的课程结合自己的工作我对这几方面做了自己的理解。 1、管理会计是什么?我的理解管理会计就是通过对各类财务数据、内外部环境资料的收集,通过分析提炼提供给有需要的管理者(各层次)支持其做出管理决策的信息。 2、管理会计的领域:王老师把管理会计分为十二个领域:财务战略、成本管控、绩效评价、利润管控、资产管控、资金管控、投资管控、风险管控、融资管控、内部交易管控、纳税管控、经营预测与决策。按我的理解就是确定战略(财务战略)---经营管理(成本、利润、资产、投资、融资、纳税、内部交易、预测与决策)-内审(风险、内控)-绩效考核。记得在学校里时管理会计这门课只要讲的是成本管理和投资决策。管理会计是一门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学科,每一个阶段所注重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内部管理需求的增加,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一步步的扩大,贯彻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不单纯是为了降本增效,而是为了企业的持续经营。 3、管理会计工具:王老师提及的管理会计主要工具有:预算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价值链、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标杆管理、战略地图、资金池、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有效产出会计、管理分析报告。这几样工具我所涉及过得也就是预算、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其他对我来说都很概念化,在企业中是否能适用,是怎么使用的,我想后续需要一些案例来支持理解。 4、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王老师提到的管理会计能力框架为:1、沟通与协调2、职业道德3、各种管理会计工具4、熟练运用数据分析5、熟悉本企业商业模式6、懂得战略选择与评估。这说的有点高大上,把管理会计能力提到一个太高的领域,让常人有种遥不可及的感觉。 财政部在2014年提出发展管理会计的这个概念,所有的讲话都有点在云端。好多同学说公司没用管理会计的岗位,好多公司连基础核算都没做好,做什么战略啊,管理会计啊。我觉得首先财务人的思路需要转变。财务部门是什么部门?如果你公司的人事部门有按职能划分的文件,你可以看到财务部就是管理部门,那我们每个人都是管理会计,我们需要的只是多想那么一点。好多财务人员说自己部门在企业没有地位,你单纯把自己定位到账房先生,那你就为企业提高不了价值,那地位必然不会提高。财务管理的目标每个人都能说出来企业价值最大化,如果你的工作提高不了企业价值,那按照我们做预算的思路来讲,你必然得不到相应的资源配置。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管理会计。我在会计初体验版发了我的第一个贴,讲的是好出纳的必备素质,其中好多项其实都是将工作定位到管理会计的角色中,你要提供出管理者需要的东西你才会得到自我提升。为什么王老师在能力框架中提到的第一条就是沟通与协调,不去沟通你永远不知道你拿到的数据是不是真是的,不会协调你也永远办不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不要把管理会计想的多么高大上,也不要把他模式化,准则化。管理是个性的东西,就像买鞋一样,适不适合只有走起来才能感觉到,而且随着变化,还需要不断的改变。重要的是你要有改变现状的勇气,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不仅仅是财务知识,因为非财务信息有时要比财务信息更难取得也更为重要。 PS:我是个记性不好的人,好多东西听过就忘记了,感谢“待兔者”的帖子,唤醒了我得记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