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茶文化 -- 喝茶讲禅

 冬熠 2014-08-04

          

干货分享,点击标题下琅沐创意年代订阅关注


中国茶文化

参禅饮茶,福慧俱增。末法世人,无不若投窗之蜂,执迷不悟。终日无所事者,无非竹篮打水,水中捞月之类。追名者失势于仁途,逐利者失足于商海。苦心劳形,无穷无尽。然,佛陀言之谆谆,祖师意之切切。吾等凡夫,既然烦恼,何不抛却刚犟难调之顽性,理会祖师西来之善意。至少,每日可坐上几刻钟,理些头绪,饮上几碗茶祛些邪浊,怀一颗平常心,悟个中消息于事茶之际,证无上甚深于止观之间。如是圆融,如是微妙,实不可说,不可说也。

茶之为物, 产自崇高的山, 吸收天地的灵气, 还必须配上清洁的流泉。所谓"仁者爱山, 智者爱水"; 古人的一杯茶包含中国文人、哲人深爱的天、地、山、水、仁、智。


茶与禅宗

"茶禅一味"的典故源自赵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语——"吃茶去"。赵州和尚即著名的唐代名僧从谂(公元778-897), 因常住赵州(今属河北省赵县)观音院(今柏林寺), 又称"赵州古佛", 由于其传扬佛教不遗余力, 时谓"赵州门风"。他于禅学于茶学都有很高的造诣, 《广群芳谱·茶谱》引《指月录》文曰:"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处, 僧曰: '新近曾到此间么?'曰: '曾到。" 师曰: '吃茶去。"又问僧, 僧曰: '不曾到。"师曰: '吃茶去。" 后院主问曰: '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 不曾到也云吃茶去?" 师召院主, 主应诺。师曰: '吃茶去。'"


茶与书法

著名茶贴有:

<唐>怀素《苦笋帖》真迹释文:“苦笋及茗异常佳, 乃可迳来,怀素白。”

<宋> 苏轼《啜茶帖》

<宋> 苏轼《季常帖》

<宋> 苏轼《新岁展庆帖》

<宋>蔡襄《精茶帖》

<宋>蔡襄《天际乌云帖》

<宋>米芾《笤溪帖》

<宋>赵令畴《赐茶帖》

<清>金农《玉川子嗜茶帖》


茶画

著名茶画有:

<唐>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

<唐>周昉《调琴啜茗图》

唐人《宫乐图》

<北宋>宋徽宗《文会图》

<元>赵孟頫《斗茶图》

<元>钱选《卢同煮茶图》

<元>赵元《陆羽品茶图》

<明>文征明《惠山茶会图》

<明>唐寅《事茗图》

<明>丁云鹏《玉川烹茶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