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

 杏林脉香 2014-08-04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高。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通过对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护理,使患者减少发作,改善呼吸功能,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emphysemaCOPE)是指不同程度的气道阻塞、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腔过度膨胀,伴有气泡壁的破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肺气肿类型。主要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和肺部感染等诱发慢性支气管炎,进一步演变为本病。数十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现就COPE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910月至20104月共收治COPE患者3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4例。年龄5879岁。慢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18例,慢性支气管炎伴阻塞性肺气肿12例,支气管哮喘2例。入院时均有急性呼吸道感染。

1.2临床表现

1.2.1呼吸困难

在原有咳嗽、咳痰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活动后可出现胸闷。

1.2.2咳嗽、咳痰

患者出现咳嗽,咳白色痰,感染时痰液为黄色脓痰,部分患者有喘息。

1.2.3全身症状

食欲不振,体质量减轻。患者由于呼吸功增加,呼吸的能量消耗增多,加之慢性缺氧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摄入减少常引起营养不良。

1.2.4体征

视诊患者为桶状胸,胸部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低或消失,叩诊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听诊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

1.3治疗

1.3.1止咳、祛痰、平喘

急性发作期应根据痰培养或药敏试验尽早选择抗生素治疗,同时进行气道湿化,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必要时翻身拍背。

1.3.2氧疗

采用鼻导管或鼻塞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

2.护理

2.1.般护理

2.1.1休息

室内环境安静、舒适,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衣服要宽松,被褥要松软,以减轻对呼吸运动的限制。保证患者夜间睡眠质量,对因呼吸困难影响睡眠的患者要采取有效解除呼吸困难的措施,如改变卧位和遵医嘱应用解除支气管痉挛的药物,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静、催眠剂。

2.1.2活动

可在缓解基础上根据其病情选择必要的治疗和适当的呼吸功能锻炼,维护和改善呼吸功能提,提高患者工作和生活能力。如步行、呼吸体操、太极拳等能改善呼吸循环功能,提高肌肉的协调性。运动的形式、时间和强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以运动后出现轻度呼吸急促,停止运动后10min可恢复至运动前水平为宜。应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2.1.3饮食

COPE患者呼吸负荷加重,能量消耗多。又因药物不良反应或缺氧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使进食减少,因此患者营养不良常见。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油炸、干果、汽水、豆类等食品,以免引起便秘和腹胀,影响呼吸。指导患者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不宜过饱。

2.2氧疗护理

COPE患者急性期宜给持续低流量吸氧,浓度25%-30%,流量为1.5-2L/min。缓解期氧分压在7.33kPa55mmHg)以下,尤其是合并及发生红细胞增多症或顽固性有心力衰竭者应家庭氧疗[1]。氧疗时间应昼夜持续吸氧15h以上为宜。

2.3病情观察

应密切观察患者咳嗽、咳痰情况,注意痰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痰液是否易于咳出,呼吸频率是否正常,有无面色发绀等。

2.4排痰护理

教会患者正确排痰的方法。指导患者深呼吸5-6次,屏气片刻,然后咳嗽,将深部痰咳出。鼓励患者多饮水以稀释痰液,易于排出,每日饮水量25003000mL

2.5药物治疗的护理

按医嘱应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物等。

2.5.1抗感染药物

要观察用药后患者体温是否下降,咳嗽是否减轻,痰液的颜色是否转白等。

2.5.2祛痰止咳药

观察用药后痰液是否易于咳出。如有消化道溃疡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氯化铵,因其对胃肠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恶心、呕吐及上腹部疼痛。

2.5.3解痉平喘药

用药后注意观察咳嗽是否减轻,气喘是否消失,应用茶碱类药物时应严格掌握用药浓度及滴速。

2.6呼吸运动

锻炼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可以延迟支气管闭塞时间,锻炼膈肌功能,增加肺通气量,改善缺氧状态,从而延缓疾病的进展。

2.6.1缩唇呼吸

缩唇呼气增加气道外口段阻力,可阻止气道过早闭合。指导患者用鼻吸气然后经口呼气,呼气时嘴唇缩成吹口哨状,气体经缩窄的嘴唇缓慢呼出,吸气与呼气之比为1213810/min1020min/次,每日训练2次。

2.6.2腹式呼吸

通过腹式呼吸锻炼可以提高呼吸效率,从而改善缺氧状况,提高活动耐力。取端坐位,先收腹经口呼气,后鼓腹经鼻吸气,呼吸要慢而深沉。吸气要借助呼气后腹部的反弹力量,不必过度用力,如此反复进行。35/d510min/次。熟练后可增加训练次数和时间。同时,可将腹式呼吸与缩唇呼吸结合,每天进行锻炼,逐渐习惯平稳而缓慢的腹式呼吸。

2.7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长期呼吸困难,生活质量下降,多有焦虑、抑郁、悲观等现象。护士应帮助患者尽早适应医院的生活和环境,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本病虽然病程长,但坚持治疗,消除诱因,定期进行康复锻炼,可有效预防发作,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8健康教育

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合理安排日常生活,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康复锻炼,坚持开展家庭氧疗及力所能及的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