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舒怀

 鸽荣 2014-08-04

       当我远处看见一条蜿蜒的巨龙从眼前跃过时,心潮澎湃,急不可耐地跑下河堤,穿过河滩一簇簇沙松,踩着松软的河滩,急忙蹲下来,如此亲近黄河,接触河水,不免像初恋的少女,有点不知所措。

      

 

     从“女娲补天”到“大禹治水”的几千年传说,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诗词,无不体现出这条母亲河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文明的雄伟壮观。

七夕夜这里静悄悄,没有黄河壶口瀑布的咆哮,也没有青藏高原的空旷,只有微风吹荡着的河面,不时的掀起浅浅的波浪,极像沧桑忧愁的皱纹,似乎平静的沉寂表面下,不知道蕴藏着多少激荡的洪流。

        

 
     九曲黄河,从远在青藏高原的源头,汇集了千万条清澈的涓涓细流,一路狂泻到郑州这宽阔的河面,以及那浊浪拍沙的浑浊。我心情似乎有点失落,怎不见渔舟唱晚、沉鱼落雁的飞花?也不见云烟万里、波浪汹涌的豪迈!那胸中说不出的惆怅不也正是河水泛起的皱纹吗?

我蹲下来挽起一捧水,手缝漏下太过渺小的水滴,马上在浩渺的水面上无影无踪,抬头看着黄昏下黄河,孤独的身影,倒映在夕阳余晖下的河面,显得是那样的凄凉。多想让今夜的织女下凡,来到黄河边,陪陪我驱散焖热的气息,感动的天空中也许会落下一丝相思的泪,缓解干涸的中原大地。

细细的黄河沙细腻得有点透明,我不由得惊叹自然的神奇,沙的细小只有紧密的相依相偎,才有了坚固抵御浪花冲刷侵袭的河道。

也只有站在黄河边才真正体味到灵魂深处的震动,“静水流深,沧笙踏歌”的意境,不是岸边沙松的娥娜,也不是遥指夕阳的态势,这种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岁月流淌着繁华和峥嵘,一部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由此拉开了序幕。

      

 
 

我没有诗人般的文韵,难以书写一曲赞美之词,只是淡淡的抒发此刻的心怀。

只想在远离尘世喧嚣的岸边,静静地聆听一下微风吹动的流水的声音,看一看那搅动后波折细纹的舒展。

曾经观看过壶口瀑布像电影一样浮现在眼前,不觉中像婴儿投入母亲的怀里,安详地甜甜的微笑着有点陶醉。

远处一艏游人乘坐的快艇,惊醒了我酣甜的梦,飞逝着从我眼前掠过,荡起的浪花急急的向我涌来。了却了牵挂,忘记了流殇,只在浪花飞渡到来时,移动岸边的脚印,瞬间被短暂的激流淹没。

好想置一壶茶水,放一竹制躺椅,长河荏苒中,容我心灵港湾的小憩,心灵得一释怀,只为那昔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梦想。

淡淡风里虽然没有等来织女的呼唤,远处传来火车轰鸣的声响,似乎生命里注定要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也有“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遐思。在黄河对岸的邙山上一位炎黄子孙的奋斗史上,倾其一生,善舞苍穹,面对黄河发出了“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豪言壮语。  

 
    
 
    夜幕慢慢落下来,余晖映在河面的倒影渐渐消失,梳理一下褶皱的情怀,再一次抚摸着黄河水,千年的等待,千里的漂泊,只为这静默时光,源远流长的一时幽静,一时瞬间的醒悟。

别了,再见了黄河壶口瀑布“霓虹通天”的壮观,再见了小浪底泄洪“黄龙腾飞”的雄姿,那花园口的一声巨响,中华现代史上又多了一个“黄泛区”的专有名词,我们中华儿女个个都是三门峡大坝的“中流砥柱”,在激流中还是那样的坦然,这就是我们的性格,我们民族的脊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