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魅惑而可怕的靡靡之音乐

 ydm0076 2014-08-04
          音乐在中国的前秦时期并不是用来消遣的,在当时除了祭祀用的音乐之外,还有一些宫廷音乐是用来养德的,就像吃饭以养生一样。 当国君有道时,他会以正乐去养德,这样国家就会和谐。音乐就像一种警音,不同的音乐让人想起不同的事情,从而让身在宫君主时刻不忘正其言行。但是当国君而为迷于私欲时,就会迷恋于魅惑而又可怕的亡国之音乐,沉迷其中,心志紊,从而使国家败亡。

      商朝的最后一位国君纣王有一位乐师叫师延,精通音乐。当时纣王日益昏乱,他曾以音乐为谏,希望纣王能够省悟,重回正道。 但是纣王根本不在乎他的一片苦心,并威逼着师延为他创作新声,以助淫兴。师延便创作出了一部魅惑而可怕的亡国之音乐,纣王听到之后非常喜欢,以至于像中了毒瘾似的通宵达旦的沉迷于这靡靡之音和无度的淫乐。 后来武王伐纣时,乐师很害怕,他知道商朝是没有救了,于是他趁那纣王那一帮人沉迷于迷幻的享乐时,提前逃命去了,在濮水河路尽,投水而亡。

      很年过去了,商都朝歌已经繁华不再,盈盈濮水河依然悠悠东流去。
       
      那一天, 卫灵公在去晋国的路上时,经过濮水。当时,天已经很晚了, 于是卫灵公便在濮水河上留宿。到了午夜十分,寂静中 深夜的河水在暗处涌涌汤汤。 这时,卫灵公听到水面上夜色深远处传来一阵微妙的琴声。卫灵公问身边的人没有听到水面深远处的琴声,都说没有听到。 于是他把乐师涓请来,告诉他,我则才听到了一阵琴声,问身边的人,都没有听到。 那情况很有可能是鬼神在鼓琴。你帮我仔细听一听,并记下来。师涓答应说好吧, 然后持琴肃然端坐,等众人离开之后,一切又回归深夜的寂静。师涓听到了那种悠悠的琴声,于是他恭敬的用心和笔记去记那首飘忽若离的琴声,等他记完时,天已经亮了。

      师涓一早就回复卫灵公,他已经记下了那首曲子,但没有练习过,请让我今天晚上练习一夜吧。 灵公答应了,于是师涓又练习一夜,然后告诉灵公说练好了。 于是他们再次启程去见晋平公。

      他们来到晋国王宫见到晋平公。晋平公在施惠台上置酒款待他们。酒席宴上,灵公请晋平公欣赏他在路上遇到的新声。晋平公很高兴,即令师涓坐师旷旁,援琴鼓之。刚鼓了到一半,师旷按住琴弦说,这是亡国之音,不可以再鼓了。平公很吃惊问,你知道此曲的来历吗?师旷说,这首曲是当年师延为纣王所作的靡靡之音。武王伐纣时,师延在濮水投水自尽,这首琴曲一定是从濮水听来,先前纣王听了这种音乐至使国家被灭。平公说,他平生最喜欢音乐。很愿意听完它。于是师涓继续鼓琴,直到曲终。 

  那一刻,平公的心里被开启了一道门,欲求的种子被激活。他想听更悲的音乐,虽然他知道,那诉求已经超越他有的德,但是他还是被一种看不见的东西诱惑着,无法停下来。在音乐中,他看到两排黑鹤在门廊前聚集,然后随着音乐,引颈高歌,展翅而舞。
  平公大喜,他想听更悲的音乐,那诉求已经离他现有的德更远了。他已经忘记了一切,也不顾一切。在音乐中,云生雾起, 风至雨随, 屋瓦横飞。 平公被吓得趴下门廊下面,不敢起来。 后来晋国很快就衰落了。 
  好的音乐如甘泉可以滋润人的心志,让人处事平和而有度,但是恶的音乐却是魅惑而可怕,它可以打开心的欲望,让人丧失心志的内心的和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