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特征,常见地质灾害共有12类、48种:
1、地壳活动灾害
2、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
3、地面变形灾害
4、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
5、城市地质灾害
6、河、湖、水库灾害
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
7、海岸带灾害
8、海洋地质灾害
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
9、特殊岩土灾害
10、土地退化灾害
11、 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
12、 水资源枯竭灾害
台风是指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12级及以上,风速大于或等于每秒32.6米的热带气旋,是热带气旋4个强度等级中的最高等级。在北太平洋西部、中国南海地区称其为“台风”,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及北太平洋东部则称其为“飓风”。
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破坏力极大,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台风所经之处往往遍地狼藉,满目疮痍,导致大批房屋、建筑被毁,城镇、农田受淹,电力、交通、通讯中断,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分类和预警
1.台风级别
2.台风预警
台风预警由低到高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4级。
防御对策
1.室内防御对策
(3)检查门窗是否密封,防止雨水从窗户进入屋内。
(4)如果无法撤离至安全场所,可就近选择在空间较小的室内(如壁橱、厕所等)躲避,或者躺在桌子等坚固物体下。
(5)在高层建筑的人员应撤至底层。
2.室外防御对策
(1)尽量不要出门,并且保持镇静。
(2)出行时请注意远离迎风门窗,不要在大树下躲雨或停留。
(5)尽可能远离建筑工地。
3.海岸附近防御对策
(1)不要在河、湖、海堤或桥上行走。
(2)不要去海滩游泳,正在游泳的,应立即上岸。
温馨提示
(1)尽量不要出门,并且保持镇静。
(2)一定要出行的话则建议乘坐火车。
(3)尽可能远离建筑工地,路过高大建筑物下注意躲避高空坠物。
(4)保持消息畅通,注意广播或电视里的天气情况播报。
(6)如果风力过强,请远离窗户等可能碎裂的物品。
(8)台风过去后,仍要注意破碎的玻璃、倾倒的树或断落的电线等可能造成危险的状况。
(9)未收到台风离开的报告前,即使出现短暂的平息仍须保持警惕。
雷电
雷电的危害
自救对策
1.防止雷击措施
(3)在郊区或露天操作时,不要使用金属工具,如铁锹等。
(5)雷雨天不要触摸和接近避雷装置的接地导线。
(8)雷雨天气时,若是骑车旅游,要尽快离开自行车,亦应远离其他金属制物体,以免产生导电而被雷电击中。
2.雷击救助措施
(1)当发生雷击时,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
(3)要注意给被击者保暖。
(5)对被击者被电灼伤的局部,在急救条件下,只需保持干燥或包扎即可。
温馨提示
(1)在路上避雨时不要靠近孤立的高楼、电杆、烟囱、房角房檐,更不能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到大树下躲雨。
(2)远离开阔地带的金属物品。
暴雨
暴雨一般指每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或连续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以上的降水。
分类和预警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强降雨称为暴雨。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3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50毫米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
自救对策
(2)危旧房屋或在低洼地势住宅的人员应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
(3)不要在街上停留,立即到安全的室内避雨。
(6)立即停止田间农事活动和户外活动。
温馨提示
(3)家住平房的居民应在雨季来临之前检查房屋,维修房顶。
(4)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时,须特别注意。
山洪
自救对策
1.日常防范措施
(3)家中常备如船只、木阀、救生衣等可以安全逃生的物品,并在汛期到来前检查是否可以随时使用。
2.遭遇突发山洪怎么办?
(2)突然遭遇山洪袭击时,要沉着冷静,以最快的速度撤离。应该选择就近安全的路线沿山坡横向跑开,千万不要顺山坡往下或沿山谷出口往下游跑。
3.来不及转移怎么办?
(1)向高处转移,如在基础牢固的房顶搭建临时帐篷。
(2)身处危房时,要迅速撤离,寻找安全坚固处所,避免落入水中。
(3)除非在洪水可能冲垮建筑物或水面没过屋顶时被迫撤离,否则呆着别动,等水停止上涨再逃离。
(4)扎制木排等逃生用具。
4.落水自救
(1)万一掉进水里,要屏气并捏住鼻子,避免呛水,试试能否站起来。
(2)如水太深,站不起来,又不能迅速游到岸上,就踩水助游,或抓住身边漂浮的任何物体。
(3)如会游泳,就游向最近而且容易登陆的岸边。如不会游泳,千万不要慌乱,可按以下两种办法行动:一是面朝上,头向后仰,双脚交替向下踩水,手掌拍击水面,让嘴露出水面;二是迅速观察四周,看是否有露出水面的固定物体,并向其靠拢。
温馨提示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泥石流
自救对策
(1)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发现山谷有异常的声音或听到警报时,要立即向坚固的高地或泥石流的旁侧山坡跑,不要在谷底停留。
(2)一定要设法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
(3)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走。
(4)去山地户外游玩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
温馨提示
(1)连续长时间降雨后,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时,注意可能会发生泥石流。
(3)泥石流发生时,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4)切忌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搭建宿营棚。不要在山谷、河滩上和河沟底部露宿。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导致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自救对策
1.当处在滑坡体上时的逃生自救
(1)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慌乱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极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
2.如何抢救掩埋人员?
(2)应从滑坡体的侧面开始挖掘。一定不要从滑坡体下缘开挖,这会使滑坡加快。
温馨提示
(2)不要在滑坡危险期未过就返回发生滑坡的地带,以免再次发生滑坡时遭遇危险。
旅游是一种享受,但夏季台风肆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季节性灾害”频发,因此导致道路中断、航班受阻、游客被困等事件时有发生。
如果遇到有积水以及即时涨水的路段,自驾车需要立即掉头,离开当前位置,不能硬闯。
如果汽车不慎涉水,且在水里熄火,乘客及司机需要马上撤离车辆,而非继续点火。
如果汽车落水,在车辆下沉的过程中,应尽快打开车门,离开车辆上岸,否则会有在车中窒息而亡的危险。
特别提醒:如果山洪暴发,已无法前进或返回,要选一高处平地或高处的山洞,离行洪道远的地方休息求救。
遇泥石流 垂直登高
一旦发现泥石流,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不要躲在陡峻山体下。需要提醒的是,切记不要上树躲避,因为泥石流的力量足以扫除沿途的一切障碍。
特别提醒:长时间降雨、暴雨渐小或雨刚停时,不能马上返回危险区,因为泥石流常滞后于降雨暴发。
遇泥石流,往两边山坡上跑
如果在公路上驾车时遇到泥石流,游客需要第一时间离开现场,弃车往公路两侧的更高地势方向撤离。
户外有效求救方式 靠喊是不行的
在野外,要把求救信息传出去,靠喊是不行的,这时候如果有救生笛,可以用莫尔斯码里的SOS转换成声音——三短三长三短,吹出求救信号。吹的时候一定要有规律,并要坚持反复重复这种规律,对面的人就算不懂得莫尔斯码,也会引起注意。
户外求救 光靠喊不行
如果你什么装备都没有,只有一顶帽子,那么帽子的挥动也有技巧。可以通过头巾、帽子、服装等面对救援方向,长时间有规律地绕“8”字,以引起别人注意。求救信号发出后,也要不停地传递这个信息,直到引导救援人员来到你跟前。
雨天驾车安全注意事项
宜:特别注意刚下雨的头几分钟是最危险的,这时行车应该降低车速,要特别注意不能急刹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