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轻领导干部需要“四明”的上级领导

 指间飞歌 2014-08-05

年轻领导干部需要“四明”的上级领导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13-07-25 星期四

年轻领导干部的选拔和成长,除了要有“天时”和“地利”,即清新的政治空气和健康的工作环境外,还需要有“人和”,即要有一个贤明、开明、高明和严明的上级领导。

领导应“贤明”,是说上级领导要有爱才之心,用人不疑。年轻领导干部一般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进取心,都有干出一番事业来的愿望。他们争强好胜,乐于竞争,不甘人后,素质一般也都比较好。作为上级领导要信赖他们,支持他们的工作。当一个干部被上级领导和组织上信赖和尊重时,他们便会在情感和道义上获得满足,思想会更加放得开,情绪会更加振奋,能量会得到充分释放。要保证年轻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上级领导尤其是老干部还要注意搞好“传帮带”,主动介绍工作经验,积极传授工作方法,并把这样做视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清人郑板桥有一著名的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杆为扶持”,在今天,这一诗句不无教育意义。“桐花万里丹山路,雏风清于老风声”,正是广大老同志对挑起重担的年轻干部寄予的殷切期望。

领导应“开明”,是说上级领导要有举才之德和容才之量。开明的领导首先表现为敢于用人,尤其是敢于启用那些有才识、有棱角、有个性的开拓型领导干部。过去一些领导同志选拔干部总是以服从型为主,喜欢任用那些对自己恭顺的干部,把“稳”作为选用干部的主要标准。这样就不能不使那些有才识、有棱角、有个性的年轻领导干部受到压抑,难有施展才能的机遇和舞台。领导开明,还要对下属有“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行船”的容才之量。不难设想,一个嫉贤妒能、心胸狭窄、鸡肠小肚的领导,不仅难以听取反面意见,更难以容忍下属超过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优秀人才很难出人头地。历史上,齐桓公不计一箭之仇,大度待人,起用管仲,使齐国称雄四方;唐太宗不念私怨,虚怀若谷,重用魏征,使大唐进入贞观盛世的传世佳说,仍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用的启示。

领导“高明”,是说上级领导应有良好的用才之道和育才之方。高明的领导首先要有较高的工作水平和决策能力,以此来影响下级,从而成为下级的好老师。在工作上,要知人善任,善于调动下属和积极性,使他们能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更为重要的是,高明的领导在干部问题上要有战略眼光,舍得进行智力投资,对那些确有领导才干的干部,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培训,缺什么补什么,使之及时更新知识,思想更活跃,思路更开阔,从而达到不断充实、不断升华的境地。但是,有些单位的领导对优秀干部只重视使用而忽视培养,一味强调“工作忙、离不开”,要他们“能者多劳”,这是极缺乏战略眼光的表现。

领导要“严明”,是说上级领导对下属的要求要严格,是非要分明。“小功不奖则大功不立,小过不戒则大过必生”。一个好的上级领导在下属犯了错误的时候,能做到不护短,该严厉批评的要批评,该处分的要处分,以便使他们能够及时接受教训,迅速加以改正。当下属在工作上取得成绩的时候,既要给以必要的鼓励、奖励,更要及时提醒他们严格要求自己,防骄破满,以免被“捧杀”。只有这样,才会“严师出高徒”。当然,所谓“严”,也并不是终日一副冷面孔,还应有一副慈母般的热心肠,在一些关键时刻,不能撒手不管,年轻领导干部由于缺少经验,可能会因改革失误而遭受挫折,可能因取得点滴成绩而遭人嫉妒,也可能因难以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而遭人诬陷或排挤。遇到这些情况,上级领导应有真知灼见,善于明辩是非,敢于力排众议,为年轻干部撑腰壮胆,给予保护,以免被“骂杀”。当年轻干部处在这样的困境中,上级领导能及时扶一下、拉一把,会有效地避免一些优秀干部的夭折和早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