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措施

 杏林脉香 2014-08-05

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措施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缺氧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同时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室功能障碍,持续疼痛和组织坏死引起的全身反应,如: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给患者带来痛苦并严重危及生命。严谨、周密的护理措施实施是抢救心肌梗死成功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1.及时、细微的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常伴有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患者表现为焦虑、紧张、恐慌、急躁,这些不良情绪对疾病极为不利。因为不良情绪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冠状动脉供氧、供血进一步减少,心肌坏死范围扩大。所以进行及时、必要的心理护理极为重要,可以起到药物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在护理过程中,多与患者进行交谈,耐心倾听患者主诉,详细描述心里感觉,有针对性的给予解释、安慰,让患者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及主要诱因,向患者说明监测、治疗护理的目的,增加安全感。

如告知患者在心脏监护病房,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和先进的治疗方法、监护设备、最终会转危为安的,并适当介绍一些成功病例,使其能认识到心肌梗死是可以治愈的,让其能够正确对待疾病。

在与患者的交谈过程中,采取暗示、说服、示范、诱导等方法,让患者学会放松(可以指导患者用深呼吸配合全身整体放松训练每天2次每次15min),转移注意力,消除恐惧心理,向患者讲解平静的心境、乐观自信应对方式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积极应对能力,并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根据患者的家庭情况,通过医生选用合适患者的经济的药物,必要时将一些检查和药费的真实情况暂不告诉患者,以免增加思想负担或不配合治疗,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以争取他们的帮助。

另外,在监护病房,抢救其他危重患者时,注意保护周围患者,将监护仪的报警声尽量低调,以免增加其他患者的心理负担。

2.认真、到位的一般性护理

2.1要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休息可以降低新陈代谢,减少组织对氧的消耗,减轻心脏负担。所以,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12周。患者发病48h内更要绝对完全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翻动,一切活动如洗漱、饮食、翻身、大小便等,均需要有护理人员协助。护理人员要耐心说服前来探视的亲友,谢绝探望,避免患者因见亲友心情激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诱发心律失常。

2.2缓解患者心前区疼痛急性心肌梗死常有心前区剧痛,持续性疼痛常提示病情的严重,剧烈疼痛可引起反复性症状,动脉收缩,加重坏死的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等。指导患者在疼痛时,不要紧张,不要用力屏气,要遵医嘱给予解除疼痛的药物,如硝酸异山梨脂、安定、硝酸甘油,严重者可选用吗啡。

2.324h不间断心电监测急性心梗患者极易并发心律失常,并多发生在24h之内,是急性心梗致死原因之一。因此给予连续心电监测,预见性发现问题,极为重要。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血压、心率、心律、胸痛、出汗、尿量、皮肤温度及湿度、神志等;严格掌握输液速度;注意保暖及皮肤护理,以及皮肤有无花斑、淤斑等。此间护理人员必须做到认真负责,密切观察,详细记录,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尽量减少或避免猝死。

2.4尽早的低流量吸氧心脏对缺氧十分敏感,一旦缺氧即发生心肌损伤。所以通过氧疗可增加心肌血氧供给,改善心肌缺氧,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控制心肌梗死范围扩大。

患者入院后,均应给予低流量的持续性吸氧,病情一般者每分钟24L,严重患者每分钟46L,并连续7d,以增加血氧分压,缩小心肌坏死范围。在吸氧期间,护理人员要注意患者鼻腔的清洁护理,保持鼻腔通畅。并且每天调换氧气鼻导管12次。

2.5血压监测心源性休克也是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及时发现是争取抢救的关键。因此临床护理时,首先了解患者的基础血压,严密的监视、观测血压的变化(起病前有原发性高血压的,血压可降至正常;起病前无高血压的,血压可降至正常以下),通过对血压、脉搏、呼吸、神态、尿量等的密切观察,结合患者出现血压降低后的具体表现,如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出冷汗等症状,判断患者是否处于休克状态,并给予积极抗体克治疗。

2.6保持患者的大便通畅不少急性期或恢复期的患者,由于大小便造成意外。但由于患者长期卧床、进食量减少,或不良的排便习惯,很容易发生大便干燥、结块,所以排便护理显得格外重要。

要指导患者合理调整饮食,给予一定的水分,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适量的蛋白质,充足的纤维素,还可食用蜂蜜、香蕉等,促进排便。药物上,可给予缓泻剂,如果导片。也可以帮助患者加强腹部按摩,必要时可做低压清洁灌肠,协助排便。排便时,要减轻患者精神上和心理上的不安,叮嘱患者避免过度屏气,护理人员要在一旁守护,严密观察。

2.7合理指导患者饮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饮食上强调低热量少食多餐,以减轻心脏负担。

发病初期,应少食多餐,以流质为主,指导患者在前3d多进食牛奶、果汁、蛋汤等流质,并避免过冷或过热的膳食;待症状缓解后可改为半流质饮食,如粥、面条、芝麻糊等。随着病情好转,可适当增加半流食,并逐步增加热能。饮食多以低脂、低盐、低胆固醇、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如含适量维生素的青菜、水果和豆制品等,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浓茶、咖啡。恢复期应少量多餐,进食过多可增加胃肠道血流量而使心脏负担加重,宜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如鲜鱼汤、去浮油的鸡汤等,告诫患者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和巧克力等。一般建议低盐饮食,尤其对有心功能不全和高血压的患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同时记录出入水量。另外,注意钠、钾平衡,适当增加镁的摄入,以防止或减轻并发症,尤其是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膳食中钠、钾、镁的摄入,应据病情随时调整。

3.加强患者自我保健的指导

3.1心情舒畅乐观豁达是健康的催化剂,忧心忡忡可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肌梗死。指导患者及家属,出院后避免精神压力,控制情绪,要相信科学,正确对待疾病,注意调适心境,切忌暴怒狂喜、惊恐哀怨等不良情绪的发生。

3.2必须戒烟要向患者讲解吸烟对健康特别是心血管方面的危害,并告知戒烟方法、戒烟过程等方面的知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定戒烟计划,包括戒烟的方法、戒烟时间、防止重新吸烟的措施。重要的是争取家属的支持,以其监督执行该计划。值得注意的是,提醒患者避免被动吸烟。

3.3饮食合理嘱咐患者要长期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原则。饮食宜清淡,不宜过饱,指导患者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切忌暴饮暴食。饮食平时要有规律,定时定量、少量多餐,多吃含维生素EC和叶酸多的新鲜蔬菜水果,多吃豆制品、鱼和杂粮。每天的食盐量也应控制在5g以内。同时,特别提醒患者注意高发季节的饮食调配,秋冬季除保暖防寒外,还应多吃性温和具有活血化瘀功能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尤以各种药粥最为适宜。

3.4适度运动运动可改善冠状动脉的功能,调节血液供应,减少心绞痛和再次梗死的发生.锻炼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量也要循序渐进。一般的合适运动量,都有轻微的出汗,呼吸次数稍有增加,并有轻微劳累感但并无不舒适感觉。运动方式可选择步行、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练气功等不过分剧烈的运动项目,避免过度疲劳,禁忌屏气。活动中若出现胸痛、气急、大汗、头昏等现象,应立即停止,必要时请医生诊治。

3.5定期复查叮嘱患者在首次心肌梗死发作后,要坚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并定期复查,以便及时掌握心脏功能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和安排适当体力活动,避免心脏潜在性的病变恶化。

参考文献

[1]陈茹,庄小环,陈岚.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时间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4(17):4344.

[2]李红,杨玉凤.21例急性心肌梗死后高危心律失常的护理[J].武警医学,2003(3):616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