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社区护理

 杏林脉香 2014-08-05

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社区护理

【关键词】腮腺炎,社区,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与家庭相结合对腮腺炎患儿的观察与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在本站就诊的18例腮腺炎患儿采取社区与家庭“两结合”护理进行了回顾总结。结果:对腮腺炎患儿实施合理有效的“两结合”护理对减少并发症、控制传播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社区与家庭两结合对腮腺炎患儿的观察与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该病毒对腺体和神经组织具有亲和力,可合并睾丸炎、卵巢炎、脑炎和胰腺炎等多种严重并发症。在腮腺肿大前16天到肿大后9天均可自患者的唾液中检出病毒。本病多见于5岁~15岁儿童,冬、春两季多见,常在幼儿园、校园里流行。根据其特点,我们对2004年2月至4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18例腮腺炎患儿在精心治疗的基础上加强了护理力度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1.1患者来源

18例腮腺炎患者均来自于2004年2月至4月到我站就诊的儿科患者。

1.2一般情况

18例均源于本站儿科门诊确诊为腮腺炎的患儿男11例,女7例,5岁~13岁,其中3例合并颌下腺炎,2例合并咽炎,2例合并扁桃体炎。体温高达39以上者7例,3839者4例,37.538者4例,其他3例体温略高。

2.治疗

一经确诊,即给予干扰素肌肉注射,连续3d;阿昔洛韦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对合并颌下腺炎、咽炎、扁桃体炎者另加甲硝唑静脉点滴1/d(药物剂量均按公斤体重计算)。同时辅以中药治疗:紫金锭散醋或茶水调成糊状敷患处,1次~2/d,目的是止痛消肿、清热解毒。发热患者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肌肉注射安痛定或口服布洛芬片等。

3.护理措施

3.1设隔离病房,控制交叉感染

所设隔离病房光线充足,空气流通,空气常规紫外线每日照射消毒1h。开窗通风时先将患者遮挡,避免穿堂风。护理人员操做时带口罩、帽子、护理操作前后常规清洁洗手。

3.2做好高热护理,防止产生抽搐

由于小儿有因高热而引起抽搐的特点,我们通常对体温达39以上的患儿给予头部冷敷,温水、酒精擦浴降温。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对高伴热循环不良者禁用)以免加重循环障碍出现虚脱。要嘱其多饮水,同时注意保暖,为防止因降温而出汗引起虚脱[2]

3.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

由于小儿病情变化较快,加之语言表达能力差,我们根据其腮腺炎临床表现、发病规律,在治疗的同时细心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注意有无腹痛、下腹不适、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男性患儿注意观察阴囊是否疼痛、肿大等,并及时与大夫取得联系,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4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基础护理

3.4.1心理护理

有部分较小的患儿进入医院或见到穿白衣的医务工作者就开始哭闹,不能配合治疗,此时,我们准备一些玩具诱导其注意力,对胆小、内向者我们用表扬的语言给予鼓励,用关怀的语言与患儿进行交流,消除其恐惧心理。

3.4.2进行护理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穿刺技术要过硬,心态稳定,由于输液时间较长注意保护好每一条血管,并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操作,必要时可使用留置针头,减轻患儿痛苦,增强患儿和家属的信任感。

4.家庭护理指导

4.1保持室内空气及衣物清洁

要与健康儿童隔离至腮肿完全消退,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为达到消毒目的应常备8?4消毒液(比例),对患儿用物应进行消毒处理,被褥、衣物要采用日光照射消毒。

4.2卧床休息

重症患儿因发热,精神、体力消耗较大,应卧床休息,有助于康复,病情缓解后也不能到公共场所,不与易感人群接触。

4.3合理饮食

由于发热新陈代谢旺盛致食欲减退,加之咀嚼时对腮腺局部刺激引起疼痛,应吃清淡饮食,必要时给予流质、半流质。鼓励并帮助患儿多饮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促进体内毒素的尽快排泄。

4.4口腔护理

注意口腔卫生,饭后及睡觉前用淡盐水漱口清除口腔及牙齿上的食物残渣,防止继发细菌感染。本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对18例腮腺炎患儿施行上述有效护理措施及指导方法后,无一例发生新的并发症,8例在治疗护理2天后退烧,症状减轻,74天后退烧腮肿减轻,2例治疗5天后退烧腮肿减轻,3例原本症状较轻,经过5d治疗护理后痊愈,18例患儿均在我们精心护理下10天左右基本痊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