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饶民间故事、掌故

 寒江读舟 2014-08-05
打 破 鼓

闻名潮汕的“打破鼓”古居,原名“日庆居”位于三饶古城大金山东麓,即今三饶中心小学下大门南侧。此屋座西向东,有照壁围墙,墙内一小院,围墙北侧向北开一门楼,额书“日庆居”,
正座是三厅二天井的格局,厅堂梁柱精致,斗拱交错,后厅略高,气势不凡,两侧有直巷及排屋,后面依山势用石砌成“后花台”,整座浑然一体,是清初建筑的佼佼者,虽历经数百年,仍可看出昔日辉煌。


广东潮剧院有经典剧作“柴房会”,就是取材于“打破鼓”的故事。说的是清初三饶有个姓吴青年,有一年到江西省南昌府邂逅青楼名妓莫二娘,这吴氏老兄,风流倜傥,能言善辩,且工于心计,在莫二娘面前装得十分厚道、诚实,深得莫二娘芳心,这莫二娘因是名妓,积蓄甚丰,自与吴生倾心相爱之后,决意从良,赎身之后,与吴生结为夫妻安家于江西省樟树镇(今樟树市)客店。而吴在饶已有妻室,在莫二娘赎身时,吴得知其积蓄甚丰,一日吴生对二娘说:“想回家将婚事告知爹娘,再营造家室。然后来迎娶娘子”。二娘信以为真,将大部分金银珠宝交付与吴生。吴回家后,建了华屋“日庆居”,成为暴发户,二娘在樟树镇呆了数年,不见吴生踪影,自知受骗,然积蓄将尽,又不愿重操旧业,忧郁成疾,客店又讨房租,她万念俱灰,便悬梁自尽,含恨而去。此后该屋便常闹鬼,无人敢住,店家只临时堆放些柴草之类杂物,一次饶平县三饶人黄勤饶,到江西樟树卖烟叶,夜宿客店,因客房已满,加上烟叶遇雨淋湿,急于晾干,便只好宿于时常闹鬼的柴房,深夜,莫二娘的鬼魂回房,得知黄某是饶平人,更为愤恨,经一番人鬼对话,黄某明悉莫二娘冤情,激于义愤,决定帮二娘报仇雪恨。此段故事便是广东潮剧院经典剧作《柴房会》。剧中李老三便是黄某。黄某愿以雨伞引二娘鬼魂回三饶捉拿吴生,两人回到三饶城,已是除夕,吴与妻小,正在大排年宴。黄某将雨伞倚于门板,敲门喊人,然后悄悄离去,吴生前来开门雨伞倒入门内,二娘闪入,吴生一见二娘做贼心虚,惊叫而死。吴家大小也被弄得颠三倒四。事后,吴家请法师到家驱鬼净屋,法师把鼓打破了,二娘的鬼魂就是不肯离开此屋,故该屋被称“打破鼓”。

吴生枭情绝义,罪有应得,大快人心,因而流传至今。

 
稽公子与三饶楼

三饶楼是旧饶平县衙门的谯楼,楼深约丈,宽约十来丈,北面朝大堂,有石匾“三饶楼”三字;楼台有城堞,甚为壮观。相传是清朝稽宰相之公子稽承闲翰林于乾隆末年建的。


稽公子爱好风景,祖国名山胜水,涉足不少,他听说闽之南,粤之东的饶平县有八景奇观,心甚向慕,必欲登临一赏以舒其怀。他父亲担心闽粤边地多盗,刚好饶平县令任满,便委他个“知饶平县”的县官让他去游览。他急于观景,上任时未及拜谒潮州府便径直来饶平,将至县城已先瞻仰“文明宝塔”,闲步“七榕飞渡”,“左窥”妇房醉卧,“右探”双流古寺。一路奇观,心旷神怡,到任之后,便要登高望远,可是县衙堂舍简陋,并无楼宇,只好登上大堂后面的小山阜。山因横亘如琴,故名琴峰。山间荗林翠竹,嶙峋奇石,颇得清幽;顶有望耕台,便沿曲径而上,稽公子立于望耕台举目四望,环城皆山,峰峦别致,大小高低,错落有序,俨然是一城居中,众山辅弼。他请教了身边的耆老,耆老便边指点边回禀说:“三饶中地,山明水秀,尊君北耸、天马南来、望海东峙、待诏西拱、双流环翠、狮象扼守、仙人醉酒,既饶且平,可无忧也……”稽公子听了,大为赞叹:“秀美而壮观,地灵而人杰”。他深感眼前这简陋县衙极不配此独特形胜之地,故心憾而有所思。


翌年正月,他遵例和各知县一样,到潮州参拜府太爷,府太爷居中,各知县左右列开,恭恭敬敬,正襟危望。可是饶平县稽承闲却翘起二郎腿,鞋底朝天,腿动足抖,很不规矩。知县们只是斜眼窥劝,不便开口。府太爷虽睁眼暗示,他仍不理。府太爷终于开口警告:“饶平县,你的靴子漂亮呀!”谁知稽公子回答倒也幽默:“面不好,是底好!”知县们不禁瞠目结舌,府太爷只好苦笑:“是底好,是底好!”至此,府太爷便知稽知县背景不简单。而稽承闲在述职中便夸奖了饶平地理风貌的壮观,县衙怎么简陋而不配称,意在申请仿效府城,于衙门上建谯楼,设城堞置钟鼓而刻漏,驻衙勇而为卫,以壮观瞻。


府太爷不便批准,又不敢说不可,只含糊其词说地方难于开支。谁知这稽公子想好谋策。原来潮州府每年却以加固韩江壮堤的名义向各县摊派民工款,从中敲榨。各县也借此勒索民财。这年稽知县不交派款,却亲自带了几百民工前来筑堤,此举惊动了府太爷,连忙赶到韩江北堤,对稽知县说:“有请饶平县免劳”。稽公子当场叩谢府尊大人恩免,便命民工回县。饶平从此再也不用摊派了。稽公子便通过地方耆老,利用这项摊派营造三饶楼。


三饶楼建成了,可是衙门口缺乏两只神兽,不够庄严。稽公子又以宰相公子身份,向府太爷请赠一付石狮,府太爷以为此是小事,也就无可奈何地命石工打制,作为私人赠礼送给稽公子。稽公子竞把石狮毛毛草草地再打制成人面兽身的神兽,作为警示不法的獬豸形象,陈设在衙门口两旁地上,以酬其愿。据说这是饶平县衙的特色。


稽公子爱山川,慕名而来,为不辜负饶平风光之美,乃建三饶楼表示他的敬意,这就是稽公子故事流传的原因吧!

 
将 军 陂

传说南宋末期,三饶石壁乡出过一位“护驾将军”,此人姓曾名阿大,是个高长大汉,力大无穷。祖辈以佃耕过活,家境情贫。传说有一次,阿大路过东山村,适逢下雨,一时找不到雨具,见地主曾不仁磨坊门口有舂米石臼,心想借用一下,待晴天送回,便将石臼举过头顶,用手托着,“戴”在头上,冒雨赶路。时被曾不仁管家看见,带七八个帮凶追出村外要来抓他。阿大被激怒,赌气将石臼扔在路边湖洋田里,然后,蹲在路旁看热闹,林管家他们七八个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仍然搬不上来,最后石臼还是让阿大给轻轻提起来,又轻轻地把石臼放在大路中央。


过去每逢天旱,曾不仁总是趁火打劫,发起筑陂募捐,从中敲诈乡民,大饱腰包。这年早造又遇天旱,乡民们为了抵制曾不仁从中敲诈勒索,便一致推选阿大领头筑坡。大伙知道他胃口大,便你一筒我一升地凑集了二斗大米,煮了一大锅干饭,阿大领了情,毫不客气地吃了个精光。嘴湿三分力,肚饱有精神。阿大领着大伙,细心观察坑水流速和昔时残陂形骸,叫大家树下歇息,自己一人上山,专拣上千斤的大石,一手拿铁钎撬,一手用力把石头往坑下推。左一撬右一推,一块又一块的大石就往山下滚,这石碰那石,那石撞这石,顿时,隆隆轰轰如炸雷,炮轰,直捣得地动山摇。好个曾阿大,这推那撵,左冲右突,活象个骁勇盖世的大将军。山民们一齐涌上来,协助阿大,撬的撬,推的推,扛的扛,砌的砌,不到几天功夫,水深流急的南洋坑,便被一道高高垒起的堤陂拦腰截断了,蓄起来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干渴的田园。这回有了南洋坑陂,天旱也不愁无水了。


南洋坑陂一筑成,曾不仁发财美梦破灭了。但他生财有“道”,除了租地,雇工,这派款那募捐外,还暗中与一伙盗贼勾结,透水入船,坐地分赃。农闲季节,山民多上山砍柴,烧炭,白天村里常不见青壮男子,曾不仁瞅准这个时机,暗中引来山贼,常白天进村行劫,乡人受害不浅。阿大砍一根大刺钩竹当作武器,天天在后山佯装砍柴,暗中嘱乡人遇贼即敲锣鸣号相告。一天,十几个蒙面家伙又进村抢劫,他们砸门撞户,翻箱倒柜,牵猪背米,挑挑扛扛,扬长而去。阿大闻讯挥着三丈多长的大刺钩竹,追到村外,抄捷径截住去路。为首的那个贼头,仗着人多,跳出来想跟阿大较量,怎知阿大眼明手快,大刺钩竹来个“秋风扫落叶”,将贼扫倒在地,一双脚筒骨也被打断了,喊父喊母地惨叫着。余者见此,丢下赃物就逃命,阿大大喊一声:“看谁敢走一步!”这一喊,比孙悟空的定身咒还灵,一个个贼子贼孙乖乖地在原地站住了。阿大要他们一个个和向他嗑头,保证今后洗手不干。接着又令他们把抢来的赃物给他串在剌钩竹两端。然后,便一个人挑着他们抢来的七、八百斤物品大摇大摆地回村去了。


从此,曾不仁对阿大恨之入骨,想方设法要拔掉他这根眼中刺。一天,他想出一条毒计,通过他的爪牙在群众中散布谣言,说曾阿大脑后有块反骨,不成叛臣必成反贼,将来乡里必然跟着遭殃。吓得乡亲见着他象见看三煞白虎似的,远远就逃开了,阿大的双亲更是惶惶不可终目。曾不仁看了,知道鱼儿已上钩,便匆匆到阿大家,叫他去掏村后那口古井,说是古井重修,为民造福,阿大信以为真,便拍着胸脯说:“阿舍真的要修心积德,为民造福,不说掏一个古井,就是建十座桥,修百条路,我阿大定然尽力相助……”。说着便跟着曾不仁走了。


阿大在三丈多深的古井里,一心一意地清除淤土烂泥,可是他那里知道,曾不仁正在井台上面一边指挥人们抬来一块块大石,一边请来几个尼姑和尚,举着为全村人消灾解难,代天行道的晃子,准备利用这口古井,处死这个“头生反骨”的祸星曾阿大。在神权和族权的威慑下,阿大父母目不忍睹地离开现场。于是在一片法器的敲击声渗和着普渡灵魂上天的诵经声中,一块又一块的大石接二连三地投下井去。井里的曾阿大直到这时方知中了曾不仁的毒计,但为时已晚,曾阿大终于含恨死在古井之中。


阿大死后的第三天,皇帝特派钦差前来石壁乡,要召曾阿大上京去当“护驾将军”。哪知圣旨迟来三天,护驾将军已死于非命,乡亲们不胜嗟叹,惋惜万分。有村民对钦差透露真情。钦差听了大怒,命人将曾不仁抓来,勘清事情委曲,写了奏章,遂把曾不仁押到古进边斩首示众,祭奠护驾将军的英灵。钦差这番壮举大快人心。乡人为了纪念这位大力士曾阿大,便将南洋坑陂称为“将军陂”,并且将他的美好传说一代代流传下来。

 
将 军 柱





明末清初年间,饶城北面尊君山下有村庄,名叫旱田村(现官田村)。村里有个叫桶掌的佃户,娶妻陈氏,生下二男一女。家中虽日食难度,但夫妻相敬如宾,儿女渐渐长大,却也觉得可以告慰。夫妻二人勤耕力种,期望养子待老。日子一年年过去,子女一天天长大。大女儿出嫁新丰,次子应允才十几岁,便长得虎背熊腰,一表人才。他食似虎,力如牛,可惜生在穷家,整年整月没吃过一餐饱饭。


有一次年边,他到新丰大姐家作客,姐姐见细弟到来,欢喜十分,便叫他将刚煮好准备酿酒用的熟饭,先盛二碗去点心,自己便挑水去了。谁知应允见到喷香的糥米饭,肚子早已吱咕响,便一五一十地吃起来。到他姐水挑好了,近二十斤米的糯米饭已吃得干干净净。应允笑嘻地对姐说:“饭我吃完了,好香啊”!其姐见此情况,好比口吃黄莲,有口难开……。


此后,消息传开,应允大食便出子名。


有一年农忙,应允家要担水肥落田,应允谎称须请人相帮。这天早上,他母亲做了几个菜,煮了一钵饭,叫应允去请帮工吃饭,应允说:“我吃完饭就去请”。他母亲听不清,不去理他,谁知一桌饭菜不一会就被应允吃下去了,他母亲气得说不出话来,可应允擦擦嘴说:“母亲勿生气,我也难得食顿饱啊!要帮工,我就请来”。应允走出去,不多久就在邻居借了一个谷桶回来,他父亲生气的骂他:“是叫你去担肥落田,不是叫你借谷桶收冬”。应允回答道:“饭我吃了,这就去担肥”。说着,拿起一条“扛仔”,挑起谷桶,往厕池舀了二桶满满的厕所水肥,吹着口哨下田去了,他父母亲及邻居一看,都目瞪口呆,惊叹应允力气之大。


此后消息传开,应允这大力士便出了名。


有一年,官府派差役到村里催交地税,谁没交清,就要封厝掠人。这年应允已十八九岁年纪,勇猛更为过人,他见差役凶狠,便想收拾他一下,他对一个差役诈称谷放在外面厝屋,“跟我来”。差役不知是计,跟应允走过厝后刺钩竹下,应允说一声:“着”了,一手攀下一支大刺竹,一手抓住差役辫子緾在竹上,将手一放,那差役被吊上半天,哭爹喊娘,高喊:“饶命”不迭,吊了好久,应允喊道:“若今后再敢凶狠,小心你的狗命”。才将差役放下,差役捧头回城去了。


差役回县衙告到县太爷,县太爷告诉了当时坐镇饶城的吴六奇总后,请总兵爷出兵围剿旱田村,捉拿钱应允。吴六奇沉吟了一下,心里想:“刁民实在可恶,但有这样的大力士,也是难得之才”。于是他不理县尊告发,派人请应允到总兵大衙会晤。应允“牛仔晤识虎”,竞欣然应请而去。吴六奇见允,观他身材高大壮实,暗暗称赞,坐定用过茶,便问应允吊打官差之事,应允只得实说:“穷家难以应付,才做出这蛮事”。吴总兵听后倒不怎么追究。因说:“听你勇猛过人,你敢和我比试么”?应允胆大包天,竞说:“敢、敢,”于是便把武衙当校场,二人赤手比起武来。


但见二人,一来二往,挥拳打斗,起脚相踢。吴六奇少年学拳,颇通拳路,而这钱应允虽未识武术,却力大无穷,二人斗了数十回合,未分胜负。吴六奇暗想:这小子力大难当,以拳难以取胜。便煞住脚步,喊一声“停”!并问应允使用什么武器,打算用武器取胜,应允回答:“小人未习过武器,平时只带长钩镰钩柴”。吴六奇说:“那你就使钩镰,我就用画戟”,遂叫人取来武器,在武衙大院,摆开阵势,斗将起来。但见刀光闪闪,碰撞之声铿锵不绝,斗了二十余回合,应允虚闪一边,用钩镰将吴六奇的鞋鼻一钩,说声:“总兵爷你的‘草马’“受伤了”。吴六奇低头一看,吓了一跳!鞋带断而不伤皮肉,忙煞住画戟,连连说:“好功夫!好功夫”请壮士上座用茶,茶罢送应允出门,并说,“壮士后会有期”。


话分两头,自应允进城到武衙见吴六奇,村民却捏了一把汗,尽说此去凶多吉少,及至听到与吴六奇比武得胜的消息,虽吴以礼相待,但不知吴奇使的是什么鬼心事,乡绅父老更是忐忑不安,说是这次定要来抄乡了,叫应允之其桶掌速拿主意,以免使全村遭难。


桶掌是个老实人,又少见过世面,谎成一团,暗想,只有除去这个孽子,才能确保全村及全家平安,于是想出了杀子之计。


这天,他叫应允一同上后山砍松柏,一丛参天松柏砍到将断时,叫应允来扶,原想压死孽子,谁料砍断之后,应允一手扶住,抬上肩说:“爸爸,要抬往那里?”父亲听了,说不出一句话来,暗自落泪……。


应允未死,抄乡之事,愈传愈凶。桶掌无奈,诈称要为村里修水陂,叫应允扶住石柱,他拿:“空槌”槌打石柱。真是天作孽,应允扶住石桩,他爸半闭双眼,高高举起“空槌”往亲生骨肉当头一锺,应允见状,忙一身顶住千均“空槌”说:“爸,小心我的头呀!”桶掌这时已丧失理智,又重重地向应允的脑门打了一槌,应允一时感到天昏地黑,倒在沟里不省人事,只见他脑袋迸裂,血染沟水。


话说应允与吴总兵比试回去之后,六奇并无派兵抄乡,相反,他观应允力大无比,反应敏捷,正是练武有用之材,日后可为国家栋梁,他连夜修表,派差役赶往京城,奏知皇上,拟封其为“勇猛将军”。差役这一往返,前后花时月余,等到御封下来,应允早已成槌下冤鬼了,吴总兵获悉此事,感叹不已,众人相议,为纪念应允,把陂沟柱桩,取名《将军柱》。

 
马 顶 题 字





明朝末年,饶平县居豪乡有个文武秀才,名叫吕音。吕音能文善武,尤工书法,可算一代名士。但他恃才放荡,刚愎骄矜,加上当时科举制度迂腐,所以屡考不第,连个举人也捞不到。


一年,吕音又上省应试。试毕,他满心高兴,自知这次文心焕发,挥笔自如,想必考中无疑了。谁知放榜之日,又是名落孙山。


过了几天,吕音打听到落榜原委,是“字写破格,不通规范”。他听了,气愤不过,破口大骂宗师迂腐,埋没人才。隔天,他磨了一钵墨汁,来到学衙门口,大笔蘸墨水,一跃三尺高,在照壁上端,疾书“吕音通不通,大字盖广东”十个斗大黑字,书毕,把笔抛上半天,断却功名之念回家隐居。


话说吕音的大字,原已出了名,经这次学衙照壁题字,名声就更大了。县内外慕名而来,以重金求他题字的甚多,但都被“余既无意功名,还题大字怎甚?请另寻高手吧!”等语搪塞,来人莫不碰壁而归。


这年,县城南郊(即现在三饶大庵口)要兴建“宝莲庵”,头人亲登吕府,请吕音题写庵名,他被婉言拒绝,败兴而归。后来探得吕音有个得心仆人,名叫吕才,爱钱如命,便以重金收买他,许以一字送五十两白银,这吕才却也机灵,思索片刻,计上心来,即收下定金,对来人耳话了一阵,连说:“伺机行事,伺机行事!”


这天,吕才得知主子明天要进城访友,便钻个空儿,避开吕音,飞马进城,找到建庵头人,教其明天如此这般,字可题成。


翌日,建庵头人按吕才之言,在古城南郊官道上,摆了几十只八仙桌,设置文房四宝,招来全城文人墨客,来到这里挥毫写字……。


辰时,吕音果然主仆相随,扬鞭拍马,向县城飞奔而来,到了“御史岭”前,吕音远远看去,只是黑压压一大堆人,堵塞南官道,不知出了什么事故?即命吕才先去看个究竟。吕才心中暗笑,说声“领命”拍马向前,插进人群,找到头人,彼此换了个眼色,即掉转马头回报吕音。吕音听了,把眉毛一扬说:“真是岂有此理,写几个大字竞……”话遒未了,即拍马而去。吕才尾随,心中乐开了花,他料定此遭花花白银定可到手。


吕音去近,收住缰绳,但见十几只八仙桌旁,十来个书僮,穿梭磨墨,数十个穿长衫的,挽袖凝神,抹墨挥毫,桌上桌下,摆满写上“宝莲庵”,三个大字的红纸。


吕音见状,勒紧马头,冷笑一声道:“这真是天下奇闻,为写这三个字,竞兴师动众,这未免劳民伤财,待吕某……”。“待吕某”三字一脱口,早有人将一块方形木板,抬到吕音马前,高高举起,又有人将文房四宝送了上来。吕音坐于马顶,扬眉圆睛,提起盈尺狼毫,疾笔写下“宝莲”二字似龙飞凤舞,象仙鹤展翅,令观者喝彩不绝,他正待蘸墨写下“庵”字时,忽然旁边有人“噗哧”一笑,这一笑触动了吕音心窍,他知道上当,即把笔掷于马下,正想将写好的字撕个粉碎,说时迟,那时快,早被一只巨手,抢先将纸抽走了,一时满场哗然,让路给吕音通过。吕音说声:“真是岂有此理……”不屑回顾,扬鞭进城而去。


后来建庵头人,又央人在吕音写的“宝莲”二字左边补写上“庵”字,其逊色自不必说。这就是“宝莲庵”的来历。


现“宝莲庵”早已坍倒,慈悲娘娘也“升天”去了,但“宝莲庵”三字石匾尚在,作为文物保存于三饶文化站中。

 
无 料 中 举





清朝初期,有个学者,名叫郭符甲,江西人氏,某日路过田饶村,因天气炎热,口渴难耐,见村边树下,有一长者带着两个孩童在乘凉,便上前讨口水喝,长者邀郭至家中以茶水招待,这长者家道殷实,颇通文墨,乃有识之士,言谈之间,见郭谈吐不凡,学问渊博,对郭盛情款待,十分投缘,有意延请郭为塾师,教其孙子读书,郭见两个孩童眉清目秀,聪明伶俐,属可造之才,便爽快答应留下。


数年之后,两人孩童学业有成,郭也思乡心切,向长者辞去席位,长者以重金相赠。郭符甲回到家乡,见自家老屋变成新房,不敢进入,只在门口徘回,等到老婆下地回来,问其既然回家,为何不进家门,郭说是以为家庭变故,换了主人,我离家数载,你何来银两修建房屋,其妻反觉奇怪,拿出书信说:“银两不是你所寄吗?”此时的郭符甲方知是饶平田饶黄家假托郭的名义寄来银两,心中感叹万分。


此时的郭符甲,即有新房,又有黄家所赠酬金,生活无后顾之忧,适逢大比之年,决意上京应试,一举得中进士,在朝为官。次年出任广东省乡试主考官,启程之日便驰书饶平田饶,约自己所教弟子上省赴试。谁知这田饶村黄家兄弟读书只为增进学问而已,无意仕途,便没有上省赴试。郭大人到任之后,翻阅考生案卷不见饶平生员到来一再推延考期,专等饶平生员,消息传开,时有饶平县城南关人氏刘某随乡党至广州经商,这刘某曾经进学,只是粗通文墨,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在乡党纵恿之下,抱着碰碰运气的心里,填写了自己的简历,报名应考,此时的郭大人左等右等,不见田饶村的生员到来,见有饶平县的考生赴考,总算了却自己还恩于饶平的心愿,开考之后,刘某便被郭大人破格录取为该科举人,大大的出于刘某意料之外,故称为“无料”中举。至今传为佳话。


郭符甲其人,腹藏万卷,精通阴阳术数,在田饶村执教期间,因饶韵楼临近溪墘,每逢大雨,山洪暴发,洪水常浸至楼内。郭见洪水肆虐,即镌刻镇水碑一块,碑之上方刻后天八卦,将西南坤土置于北方坎水,奇门活用,碑之下方刻四个大字,“洪水至此”;将碑立于溪坎下边。从此以后,不论多大洪水,浸到碑下为止,再不上涨。多年以后,由于水土流失,石碑失去重心,倒于溪坎,一有心人恐碑被水冲走,将石碑抱置于楼前水道旁,一九九一年复发洪水,洪水即跟着石碑浸至楼前,成为奇闻。当时有心人用碳笔写上“一九九一年农历五月十六日水上门楼口”,现碑乃在,碑上字迹清晰尚存可见。

 
灵 山 寺 传 奇





清乾隆年间,三饶镇马岗乡与官田乡交界处,有一灵山古寺,景致清幽。一年四季,善男信女,到此烧香还愿,祈求平安,络绎不绝,时人有诗记之:


灵气牵出峰底月,山岚催开寺前花。


数声蛙鸣惊尘梦,几缕烟飘寄造化。


却说当地乡间一大户人家有姐妹二人,姐香玉习文,妹秀玉习武,均才貌过人,乡间谓为“文武双玉。”


一年清明日,香玉往寺中烧香还愿,礼毕欲归,偶遇寺中一小僧,乃法空和尚也,小僧原名文琦,只因屡考不第,仕途渺茫,万念俱灰,削发为僧。偶得偷闲,花前月下,吟诗作赋,倒也清闲有趣。法空性格开朗,谈吐诙谐,满腹诗文,才华横溢,虽在寺中为僧,却声名远播。曾闻香玉乃才女也,即吟诗试之曰:“被赠青衣衣为石,革伴佳人人不见”。香玉才思敏捷,听罢,奇之,略一思忖,便悟其意,乃“破鞋”二字。香玉对法空才学,人品也早有所闻,叹之,虽有才学,可惜不用在正道上,随口嗔吟:“凤临禾下鸟飞去,马到芦旁草不生”。僧搔首思之:乃“秃驴”也。善哉!善哉!以袖掩面,退入山门。香玉偕众女贻笑痴僧,拂袖而归。


“不打不相识”,僧与玉斗诗,抛砖引玉,一见钟情,此后,香玉数度上山,法空总以诗文互相酬答,半点也不敢轻薄,只表仰慕之心,终于牵动香玉少女情怀,竞成两地相思。妹秀玉深知其情,表示愿当红娘,代传鱼书。及至夜澜,武女施轻功,跃上院墙,投书禅房,而法空惊获情素,喜甚!爱不释手,复书寄玉。自此,雁书往来,转瞬数年,香玉上灵山寺次数渐多。香玉之母始觉蹊跷,使人暗中跟踪,悉知其事,大为震怒:“虽未越轨,但僧俗结缘,有失门风,于理何在?”欲以家法笞玉,香玉一时痰阻气断,一命呜呼,众皆惊泣,秀玉外出归来,闻耗抚尸垂泪,触及胸口,玉体尚温,乃施功点“合间”,“鼻隔”二穴,掐手足指(趾)间,须臾痰通气畅,面色红润,死而复活。继而双玉相拥而泣,其母转悲万喜,乡人亦为之庆幸。


只因香玉情笃,与小僧誓同生死,经多方撮合,灵山寺之方丈亦为其真诚所感法外开恩,予小僧蓄发还俗,偕香玉缔结良缘,真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互助互勉。文琦奋发攻书,后进士及第,为寺题字立匾额,传为美谈。“灵山寺”石匾至今遗于马岗乡顶楼前。

 
林 如 锦





自古及今,人际间总是以恩报德,因仇结怨,故世俗把这一因果关系视为人情事理之常:若偶有超此范畴,则众人称“怪”,纵观古城今昔,唯独林如锦竞一反常情,居然化仇为恩。奇人也!


林如锦号桂斋,是清代古城一怪杰。家在城北枫头村,乃贫农林盘英第六子,是个土里生土里长的放牛娃,从小爱干农活,身高力大,勇敢豪爽,秉赋聪明好学,见到人家练武,回来就耍拳弄棒,塾师教他读书,也易理解成诵,故深得人们的器重,可惜家境穷窘,他不忍父亲负累,便中途缀学,白天帮父兄种田,农闲上山砍柴割草,挑入城中贩卖,换取油盐杂物,夜间求师访友,勤习武艺。


有一天,如锦进城收买人尿肥田,穿街走巷买不到,行经游击署后马房时,看见马厩中拴着许多马匹,便想承些马尿,免得空手回去。谁知战马不比耕牛,一见生人就举蹄跳踢,张口嘶鸣,惊动了管马营兵,一个凶神恶煞般的阿八冲出来,又打又骂,不由分说。林如锦纵有一身武艺也不敢回手,只好自认晦气,提起尿桶要跑,那营兵抢夺扁担当头劈下,尿瓢碎了,如锦忍痛飞奔。路上,如锦自叹:“世道崎岖,老实人总受亏,枉我堂堂七尺之躯,竞遭小卒欺侮,大丈夫不能读书成名,不如从军拼命,建功立业,图个出头日子……”。边走边想,不觉行近溪岸,忽又萌发:“桶问卜”的念头,随手将两只空桶放在水面上祷祝:“老天若赞成我投军,桶就逆流而行。”念毕,偏巧一阵南风劲吹,桶果逆流往上漂。他心满意决,捞起桶,跑进家门就向父兄陈述遭遇及志愿,家人见他意志坚决,便赞同他往福建投军。


林如锦应募参军后,时值康熙年间,福建战祸频仍,时而盗贼抢劫,时而倭寇侵挠,时而台湾郑(成功子)兵入境,当此烽烟四起的乱世,正合如锦大显身手,每次上阵他都奋勇当先,冲锋陷阵,屡立大功,累升任海坛中军协,副总府,澎湖及兴化协镇总兵官。清廷大加赏识,加一等衔。连其父林盘英也诰授为怀远将军,母陈慈惠为三品淑人。


乾隆四年(1739),林如锦急流勇退,六十五岁告老回乡,建起一座圆形楼寨,楼门嵌竖式石匾额,四周刻纹,中题“诰封楼”三字,楼外建“圣旨亭”,供奉诰封其父母的圣旨(圣旨仍存残片),以示光祖耀宗,据传封建时期官员至此必须下马,落轿,表示对圣旨的尊敬。


林如锦告老回乡之后,得知当年欺侮他的那个兵差还活着,便派人叫他到来,赐以酒食,那兵差吓得魂飞天外,浑身发抖,不敢就食。林却和颜悦色地劝道:“别害怕,开怀畅饮吧,幸得你那时一激,我才有今日荣耀,所以,我是诚心报你的德,并不是要报你的怨呀!”那兵差听了这席话,感动得五身投地,既羞愧,又悔恨。


好事传千里,世人易闻知,莫不称赞林如锦宽宏大量,豁达超人,说他“腹中好撑船”甚为千古典范。

糊 涂 官 判 糊 涂 案





清朝末年,溪西乡南陂村天保楼前,有一外村人在这里种了一丘三分多地的水稻。农历六月中旬的一天,该村有几只鸡鸭到田里去啄食已经成熟的稻谷,恰好田主来巡田,一见之下,怒火冲天,边骂边赶打,有一只鸭子被打死。


当天晚上,村民们在楼前的榕树下乘凉,议论鸡鸭落田被打死之事,七嘴八舌,愤愤不平,这时有一人坐在一旁发话说:“大家想不想出一口气,”众人问他
:“你有什么办法?”“办法有的是,只是大家干不干?”众人说:“只要你说出办法,我们就照着干!”他不慌不忙地说了一通,并说:“只要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可保无事”。于是,好事者连夜出动,不到一个钟头,把这丘三分多地稻谷给割了,又把稻草攥好,拖上田堘,并担了二副犁,牵二只牛,把田犁好,又把旁边大水沟的水灌进田里,把浑水冲掉。是夜晧月当空,前后只用了三个多钟头就干完了。


隔日,田主又来巡田,一看,稻被割了,叫苦连天,跑到县衙报案,县太爷一听,哪有此事?好在该地离县衙只有二、三里路。县太爷叫了一班衙役,前往察看,一看,稻割、草攥、田犁、田水清清。哪有做贼者帮你攥草、犁地、更何况田水清清,分明是你这刁民乱告,找本官麻烦,命衙役把该田主打二十大板,也不调查了解,就打道回衙。田主至此,只有自认倒霉,叫苦不迭,真是哑人吃苦瓜。


这边天保楼村的人们却在一旁暗暗发笑,而这出谋者何许人也,乃该村一位教书先生,也是当时全县有名的讼师。

三 饶 人 口 源 流
三饶现有人口五万多人,先祖多数为中原移民。宋末元初,元末明初,中原汉人因避战乱,南移入闽,大多寓居宁化一带,当时闽西南一带商贾到潮州经商,三饶为必经之地。客商在此驻足,见三饶群山环抱,树木茂盛,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叹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于是,便由寓居之地迁至三饶定居。
明代建县之后,或因到县衙门任职,或因随军驻防,或因经商,迁入人口不断增多,姓氏也逐渐繁杂。人口数比较多的有黄、张、钱、邱、林等姓氏。中华民国建立后,部分外地人到县政府各部门任职,并在这里定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家干部、教师、医师等由国家统一分配,到三饶工作后,少部分人在这里娶妻生子定居。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人员流动性较大,有部分外县,外省籍女子嫁入三饶,所以小小山城,据不完全统计,定居的有70多个姓氏,含嫁入的共有80多个姓氏,列明如下:
黄、张、钱、邱、林、廖、詹、陈、谢、刘、邹、朱、陆、卢、何、方、温、李、汪、杨、沈、文、袁、王、吴、江、翁、邓、庄、范、潘、薛、曾、徐、唐、蔡、郑、石、郭、鄞、金、巫、尤、肖、魏、饶、丘、余、祝、吕、曹、杜、罗、叶、孙、许、高、柯、章、冯、施、苏、彭、丁、周、汤、卫、洪、欧、胡、韦、谭、赖、荷、房、项、贾、姚、游、蓝、傅……。
根据县志及族谱显示,部分入饶姓氏源流简述于下:
邱氏,邱氏始迁祖邱成实,原籍福建莆田岩头村。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邱成实之子邱君与知嘉应州,历览梅、潮各地,察三饶琴峰山旁之金山是一胜地,遂致书其父,禀请迁居于此。翌年,邱成实偕子邱君与来到三饶金山南麓建“金山精舍”(今三饶镇孔庙址)。入饶时间先于建县346年,是入饶最早姓氏之一。
道韵黄氏,久安公长子建饶公于元代延佑元年甲寅(公元1314年)由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分派移居广东省海阳县元歌都道韵乡创乡,其后裔派往三饶各地。
张氏,马岗张氏开基祖为唐养公,乳名大十三,字惠宗、谥敦德、祖籍福建省云宵县埔尾,于明永乐年间入饶创马岗乡。
官田钱氏,始祖钱完恪(讳阴、字则成)宋末从浙江临安石坛村迁福建宁化石壁,元朝中期迁居入饶,后裔派居官田各自然村,其中有部分迁入镇内,即北门钱氏。
林氏,林氏南迁路线为:河南卫辉—福建—饶平。其中河口村于元末明初由大埔县大麻迁入饶平饶洋石头林。后代再派河口村创业定居。南陂林和枫头林开基祖古峰公则由福建诏安县下刈镇南陂迁入三饶溪东枫头村和南陂村,新塘镇西石林由福建平和龙头林迁入。
溪东廖氏,饶平开基祖廖创饶来自福建省永定县田鸡浮塘,始祖考厝士引七十三郎,私谥创饶,生于元朝,当季世之年,以择里,卜于潮之三饶旧寨。寿考志明,后裔孙分派现溪东下湖各厝。
翁氏,五十三代植槐祖于明宣德二年(1427年)从福建莆田文赋里迁到饶平县高堂镇军寨村创祖,五十五代裔孙翁奇迁三饶为翁氏开基始祖。
卢氏,由福宁化石壁派饶平上饶白水桥卢氏,后代裔孙派三饶南门卢氏。
詹氏,入饶始祖为詹东潞,元朝初年由福建宁化入饶。
江氏,南门江氏于清雍正年间四世祖景丰公从福建永定金丰里古竹乡迁来定居。
潘氏,一支由隆都迁入,一支由广西迁入,皆因其祖到饶平县任职,经商在此定居。
刘氏,由江苏彭城(今徐州市),唐末避乱入福建宁化,上杭。明初由大埔入饶定居。山美刘氏明初由福建上杭迁饶洋石井,裔孙派山美村定居。
王氏,入饶始祖为王淳质。元延佑二年(1315年)江西蔡五九起义军攻克福建订州,淳质携妻挚子逃避入饶,淳质夫妇第三子择居今新塘镇东山村,六子惟贞创居三饶添宁寨。
陈氏,竹围塘陈氏为广济后裔,宋末元初由福建莆田迁入饶平东界,后九世裔孙,即三饶陈氏开基始祖于明末清初迁入三饶定居。
沈氏,由福建诏安支系派饶平新丰定居,15世其安公到三饶创业定居。
陆氏,宋末宰相陆秀夫(江苏盐城人)殉国之后,其子侄辈选在潮州东津定居。后来有一裔孙到饶平浮山教书,在浮山娶妻生子。明中期裔孙到三饶定居。
由于诸多原因,三饶同一姓氏之中,有同宗不同支的,且同一村,同一姓氏之中也有同宗不同支的。但有一显著特点,就是各姓氏均聚族而居。如:西门翁、南门翁、南门卢、北门陆、南山陆、坎下詹、棕树邱、道韵黄,马岗张、官田钱、北门钱、河口林、南陂林等……。
各个姓氏为表明先祖源流,大都在门楼,竹笠写上源流作为标志,如黄氏写“江夏流芳”、邱氏写“河南传芳”、李氏写“陇西世泽”、林氏写“西河”(今河南卫辉)、张氏写“清河”(今河南省南部),金、钟、刘、彭、钱等姓氏写“彭城”(今江苏徐州市)等。
以前,凡出远门的人,必遵祖训,背诵祖宗诗,学会背祖宗诗,你无论去到哪里都有亲人,在戴竹笠的年代,到处可听到凭竹笠认亲人的故事。在异地他乡,人们凭你头上的竹笠笠字判断你可能是宗亲,只要能念出祖宗诗,说出辈分,便确认你是宗亲,当地宗亲便会为你免费提供住宿,为你办事提供方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