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屌丝的本质是什么|壹读精选

 汕头能率 2014-08-05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傅踢踢

前几天一早,吴晓波老师微信号推送《算算你的“屌丝值”》,通过和北京的哥小张的聊天引出文眼:屌丝的标配与他从事的职业其实没有关系,而在于两个指标。第一,屌丝只有职务性收入,甚少财产性收入;第二,屌丝的银行负债率为零。

读罢此句,领导干部频频颔首,王思聪表示不服。吴晓波老师文章中的两则贴片广告,也作为财产性收入,闪耀着贵族应有的光芒。

在文章里,主人公小张因为父辈的积蓄,有房无贷。更要命的是,小张“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因为“不欠银行的”,说话的声音还“陡然响亮起来”。面对这种微妙的气氛,吴晓波老师从家庭财务的角度,讲授了一堂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

除上述文眼外,主要思想原文摘录:对于一位有可持续收入的人来说,无论他是开出租还是在摩天大楼里当白领,咬着牙维持一定的家庭负债是必须的,在我看来,50% 到 70% 的负债率是安全的。“既无外债也无内债”,是一种“家庭犯罪”。你看古人造这个“债”字,便是“一个人的责任”,在商业社会中,一个敢于负债的人,其实是一个敢于对未来负责的人。

说完这些,吴老师抛出一颗蜜糖:“如果一个家庭的财产性收入与职务性收入各占一半之时,财务自由的曙光便可能出现了,而当前者占到绝大比例之后,你就会摆脱对职业的依赖,越来越自信,开始考虑如何过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

这年头谈财务自由,就像80年代谈诗和远方,有太多男女就像你就像我,眼中都射出葫芦娃的精光。

我理解,吴老师的本意是鼓励大家树立理财观念和习惯。但在天朝,纯理论学习未必就有正能量加持。何况算法本身有问题。举个栗子,一个普通中产家庭,夫妻双方年收入30-40万,因为结婚购房买车花掉两家几乎所有积蓄,背了一身房贷。按吴老师的说法,这算是持续稳定收入且有负债了。这时候,假如家里有人生了场大病……

告别职务性收入,靠财产性收入养活自己,翻译一下,就是不用整天看老板脸色给同事点赞,心情像风一样自由啊,谁不想有这一天。但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更何况,屌丝不屌丝,修行在个人。有的人世界杯豪赌数百万,家财散尽上天台,说穿了还是屌丝。有的人,花200块钱买张电脑桌,啊,是吧。

什么事往钱里说,难免就窄。屌丝说到底还是心态。

我有一个熟人,在美国公司上班,开德系豪车,吃日本怀石料理,唯独轮到买单,开始展示中国特色。先示意买单,再果断尿遁,回来装作无事说一句“啊呀你们怎么买掉了说好我买的呀”。若不是所有人果断撤,向服务员说明“找那个上厕所的人买单”这种行为太屌丝,真想尝试一下。

我所理解的屌丝与否,其实取决于人的格局。

初高中的时候养成基本的性格和爱好;在大学里奠定三观、磨砺涵养;工作之后,仔细认清现实,找到底线之上的进取空间;30岁之前,规划好人生的大方向;30岁之后,心怀家庭和朋友,尽力改善彼此的生活。不必有过人的成功,但一天有一天的进益,离长期的目标逐日迈进。到晚境,纵然诸多无奈,仍能平和地说一句: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有这样的历程,即便终生无缘大富大贵,也算不得屌丝。不然,像《中国合伙人》那样,要靠冠名美帝的实验室甚至纳斯达克上市来一吐胸中恶气,仍旧是穷得只剩下钱。

人只要找对方向,不避险阻,有持续的努力,钱总是越挣越多的。对物质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永远希望抄近道的人,才会感慨钱不够花、人生辛苦。

吴晓波老师有一点说得对,人生不怕负债,尤其在年轻的时候。但债不仅是金钱上,也包括承诺和背负。敢于向世界宣示,再用尽全力去实现,不就是年轻人的专利么。当然,孽债不算。

别哭穷啦。屌丝和钱真的关系不大,快点振奋精神,醒工砖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