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颈髓损伤后患者直立性低血压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颈髓损伤患者术后直立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将129例颈髓损伤患者按住院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63例)和干预组(66例),均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弹力绷带、腹带、吹气球和体位练习的早期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术后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髓损伤患者早期使用弹力绷带、腹带并进行吹气球、体位练习,能有效减少直立性低血压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颈髓损伤;直立性低血压;康复护理 直立性低血压是高位脊髓损伤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低血压会严重影响神经组织的血液供应,加重神经损伤,不利于神经功能恢复。目前对颈髓损伤后直立性低血压的治疗尚无特效]。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我科对颈髓损伤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预防颈髓损伤后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9例,男83例、女46例,年龄19~68岁,平均38.2岁。其中颈3颈髓损伤27例,颈4损伤34例,颈5损伤19例,颈6损伤17例,颈7损伤14例,2个节段损伤18例。患者均为外伤所致颈髓损伤,血压9O~14o/6o~90mmHg。 排除高血压、低血压、合并心肺脑疾病患者。6例并存糖尿病,经积极内科治疗血糖控制在8mmol/I以下。所有患者术前行枕颌带牵引、抗感染、支持等治疗7~14d,在全麻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同定术,手术时问1.5~4.0h,术中出血量1()()~300ml,平均住院时问(75.0±7.0)d。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下预组(66例),两组性别、年龄、颁髓损伤部位及程度、麻醉币ll手术方式比较,差异兀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照常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术前准备。术后给予头高脚低体位并保持颈部中立,密切观察病情,做好伤口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氧疗,瘫痪肢体向心性按摩,双下肢主被动活动等预防压疮、泌尿系感染或结石、坠积忡肺炎、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护理[。r预组托此基础上进行期预防低血压的护理干预措施:①应刷弹绷带。入院即开始使用弹力绷带,从肢体远端向近心端绷扎至大腿上部,松紧以小腿和大腿肌肉有一定的紧张感、不影响患者的舒适和睡眠为宜。弹力绷带持续使用,患者术后下床完成站立训练而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则改为每次下床站立训练时使用,至能自主活动时停止。②应用腹带。人院后2~3d患者肠蠕动正常,无明显腹胀症状即开始使用腹带,腹带绑扎于肋缘以下至腹股沟以。于每次餐后2h使用,进餐前放松。使用期问需每日进行腹部按摩以促进肠蠕动,从右下腹开始沿大肠蠕动方向按摩,到乙状结肠处即左髂前上嵴与脐连线的外下三分之一处,每天3次,餐后2~3h进行,每次15~20min。使用到扶助患者下床完成站立训练活动后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时停止。③吹气球练习。入院后第2天开始吹气球,指导患者用鼻深吸气后再吹气球,白天每2小时1次,晚上睡前1次,每次5~10下。 吹气球时注意先用双手捏住气球近口唇处或将气球扎在吸管上再吹。防止气球爆破时其碎片吸人呼吸道引起窒息。④体位练习。术后4~6h麻醉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开始,抬高床头3O。,根据患者病情每天3~5次、每次2O~30min,以后每天增加5。~10。 直至患者床上坐起无不适感。术后2周佩戴颈托后开始进行坐位训练,先让患者床上坐起5min,无心慌、眩晕等不适感后,再由两人扶助患者坐在床缘,双腿悬空,每天3~5次,每次20~3Omin,直至患者能自主活动。 依据美国神经病学会和自主神经协会制定标准,站立3min内收缩压下降至少2OmmHg或舒张压下降至少10mmHg,可判定为直立性低血压;或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患者出现眩晕、轻微头痛或昏倒,平卧后症状缓解亦可直接诊断为南立性低血压。住院期问由专人观察并记录患者直立性低血压发生情况。 采用Y检验,检验水准a-0.05。 2.结果 对照组发生直立性低血压45例(71.4),其中19例为眩晕、头痛,26例血压测量值下降;干预组发生直立性低血压l3例(19.7),4例为眩晕、头痛,9例血压测量值下降。无晕倒、摔伤及其他并发症发生,均予以直即平卧,吸氧,安抚及饮用糖水或输注葡萄糖注射液后症状缓解。两组低血压发生率比较,Y一34.8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颈髓损伤患者脊髓组织出血、水肿变性、坏死等原发和继发性病理改变,均可致损伤平面以下脊髓神经功能障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问功能失衡,导致外周m管紧张度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又冈四肢肌肉瘫痪,欠去唧简作用,肋问肌瘫痪,胸腔负压下降[j,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直立性低血压可影响颈髓损伤患者康复训练,目前药物治疗虽然有效,但易反复。有研究证实,站直立床之前先进行20min的治疗性运动可改善脊髓损伤后直立性低血压症状5j。颈髓损伤患者由于供应骨骼肌和内脏大血管对神经介导的『血管收缩缺乏反应,以及周同小血管对人体重力变化缺乏代偿性改变,术前使用弹力绷带有利于血管外周阻力增加,使外周静脉受到挤压,迫使血液回流;而腹带可使腹压增加,凹心血量增多,增加循环血量,有利于血压恢复。颈髓损伤患者肋问肌瘫痪,胸腔负压下降,致使心血量减少;加上长期卧床,心脏收缩对血液产生的压力不需要对抗地球引力产生的静水压,心脏长期处于低做功状态,导致心收缩力不断下降,从而产生低血压症状。吹气球练习可增加胸腔内负压,使同心血量增多,且方法简单,患者容易接受。有文献报道,高节段脊髓损伤患者在静止状态下,血浆中儿茶酚胺水平,特别是去甲肾上腺素很低。体位练习是一种渐进性体位刺激方法,可以保持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部分激活的状态;同时通过不断增加患者可以耐受的床头抬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脑组织对缺血的适应性。表1显示,两组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早期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颈髓损伤患者直立性低血压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