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杏林脉香 2014-08-06

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日的分析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了解四年制护理本科教学的改革效果。方法以263名护理本科生的入学年龄、学制、性别、高考成绩以及基础课程、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成绩作为相关因素,临床实践能力(由各临床实习单元的综合平均成绩组成)为因变量,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研究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摹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与性别、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成绩呈现高度相关性(P<0.05.P<0.01)。结论该研究形成的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基本反映了临床实践能力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我国四年制护理本科教学改革提供了科学和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临床实践能力;教学改革;影响因素;护理本科教育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实用型学科,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各种临床实践能力。而临床实习效果不仅是反映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方面,而且是反映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Klein等认为对学生能力评价及其影响因素正成为国内外护理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为适应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我国高等护理院校开始对护理课程结构进行了较大幅度和力度的改革悼J,虽然大多数学校在原来五年制教学的基础上试行了四年制教学,但影响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多因素分析报道罕见,尤其是两种学制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是否存在影响尚无报道。在教育研究中常把教育目标的某个定量指标作为因变量,用回归分析法来研究该指标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用某种意义上最优的定量关系式表述出来,我们在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实施“以人为本,前后期整合”的四年制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分析两种学制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旨在为四年制护理本科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20042007263名本科生,年龄1720岁,平均(18.374-0.60)岁;其中五年制学生126(47.90),四年制学生137(52.10);女学生221(84.03),男学生42(15.97)

1.2方法

1.2.1确定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使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收集两种学制和教学模式护理本科生的基本情况(入学年龄、性别和高考成绩)、学制和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基础课程、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平均成绩)作为解释变量(X);临床实践能力作为被解释变量(y),由各临床实习单元的综合平均成绩组成(包括平时考核、技能考核、理论考试和个案考核等)

1.2.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5统计软件包进行描述性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J。根据本研究的因变量(Y)和自变量(X)情况,可以列出多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Y2bo+blXl+b2X2+b3X3+b4x4+b5X5+b6x6+b7x7+8(公式1.1)。其中,xl=学制:五年制(1),四年制(2)X=入学年龄;X=性别:男性(1),女性(2)X=高考成绩;X=公共课程成绩;X=基础课程成绩;x=专业课程成绩。Y=临床实践能力;£=残差项。

2.结果

2.1全模型回归方程的F检验表1显示P=0.000,多元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非常显著,可建立线性模型。解释变量:专业课程成绩、高考成绩、入学年龄、性别、公共课程成绩、学制和基础课程成绩;被解释变量:临床实践能力.

2.2回归模型及参数的t检验利用SPSSl3.5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经整理得到:Y=58.794+0.272xl+O.084x2+0.615x3+O.000x4+0.182x5⑦一0.044x64-0.205x7(公式1.2),其中①P<0.05,四P<0.01。从表2中可见,如果显著性水平仅为0.05,除X(性别)x5(公共课程成绩)X(专业课程成绩)外,其他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性t检验的P值均>0.05,因此认为这些其他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线性关系不显著,即学制、入学年龄、高考成绩及基础课程成绩不是被解释变量的独立性影响因素。x。一x,变量经标化后的回归系数(b)分别为0.0680.0250.1130.0050.346、一0.1250.468

2.3回归结果,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与学制、入学年龄、高考成绩和基础课程成绩等因素无相关性,但与性别、公共课程成绩和专业课程成绩呈现高度相关性,它们的关系可以用(1.2)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描述。

3.讨论

标准化系数(b)描述了多元回归模型中自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如标准化系数为0.1意味着自变量一个标准差的变化将引起因变量0.1个标准差的变化”。因此,本研究从标准化系数的角度对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3.1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与学制、入学年龄、高考成绩和基础课程成绩无关研究表明,学制在全模型方程中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068(P>0.05),即学制与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无显著相关性。分析原因: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

①设置适合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从知识、态度和能力三个基本维度建构课程培养目标和以综合性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②强调以学生可持续性发展为根本宗旨,打破原来五年制从理论到实践的“二段”教学模式,形成四年制从理论到实践和实践到理论的“网状交互上升”教学模式,改变以“讲授为主、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实施三轮与临床护理课程内容相结合的临床实习,使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将知识真正建构内化成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③加强院校合作和教学环节管理,学校和临床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注重教学设备与实习基地的建设,构建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学校和临床教学管理制度及质量保障体系。

④形成以情境评价为主体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体系,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上述四年制教学改革综合措施,使两种学制和教学模式的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能力评价结果均能达到学校的培养目标旧1,不仅缩短了学制,加快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护理本科人才,而且在单位时间内加大了护理人力资本的投入,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生入学年龄和高考成绩与临床实践能力无相关性,其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0250.005(P>0.05)。本研究结果与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Daley等¨1发现本科护理学生的年龄与毕业后注册考试成绩无关。但本研究显示高考成绩的影响结果与马骥等”1的不同,可能因为作者研究的因变量是

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属于护理专业综合应用实践能力,学生经过大学34年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不断接受和实践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能,其高考成绩的影响作用逐渐降低,因而两者无相关性。学生基础课程成绩因素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一0.125,呈负相关性(P>0.05),说明基础课程成绩对临床实践能力无重要影响。可能因为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基础课程是以学科理论学习为主,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死记硬背和不结合护理实践等因素均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因此,如何设置服务于专业发展的基础课程应作为四年制护理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3.2临床实践能力影响因素的多维分析性别对于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其标准化系数为0.113。引起性别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的护士都以女性为主,患者也比较认同女护士;而男护士的出现时间还较短,临床实习时,男学生不但要克服自身的心理问题,还有可能受到患者和其他医务人员异议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性格差异,女学生比较安静和细心,适合于护理技能学习,在对患者的关爱和照护等方面有一定优势;而男学生虽然好学、好问,思维活跃,但比较好动和粗心,易忽略一些细节。另外,也有可能与本研究男学生样本量较小有关。公共课程成绩对于临床实践能力影响非常重要,其标准化系数为0.346,这与我国医学模式转变和社会经济、医学护理的快速发展一致。护理学作为一门服务人的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临床实践能力非常重要。公共和人文基础课程群的主要功能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使学生获得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专业学习提供了基础旧1。因此,在护理本科教学改革中,要强调公共课程及其内容与护理专业情境教学相结合,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人际沟通能力、良好的心理状况以及为人服务的理念等,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护理专业课程是以解决实际护理工作问题来组织和设计的,是培养学生临床、教育、管理和科研等各种能力的主要课程,为护理人员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本研究表明,专业课程成绩对于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其全模型回归标准化系数为0.468,说明专业课程成绩提高1个单位,临床实践能力可以提高0.468个单位¨J。这一结论进一步支持了Haasp。的研究成果。因此,不仅要注重专业课程及其内容的选择,重视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而且要积极采用各种教学方法,设置各种真实教学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对生理、心理、社会等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临床护理、教育、科研、管理等实践能力,为服务人类打下扎实的基础。本研究基本反映了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与学制、入学年龄、高考成绩和基础课程成绩无关,而与性别、公共课程成绩和专业课程成绩有关,为我国四年制护理本科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

更多护理毕业论文就在中国代写护理论文网

参考文献:

[1]固瑞芹,沈宁,蒋艳.我国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进展及未来趋势[J].护理学杂志,200520(1)75-77.

[2]李改梅.教育技术学专业相关基础课的回归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433(2)145-148.

[3]薜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247-258.

[4]马曩,孙海燕,果洪丽,等.农科院校学生入学成绩、基本情况对大学成绩影响的实证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314950-52

[5]章雅青,徐丽华,秦江涛,等.两种学制和教学模式的本科护生临床综合能力评价的比较[J].中华护理教育。20085(1)3-6.

[6]傅兵.教育理论基础一教育学卷[M].济南:济南出版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