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略说禅堂的规矩与禅堂的特色名词

 大海里的火焰 2014-08-06

略说禅堂的规矩与禅堂的特色名词在我国汉传佛教的丛林寺院里,一般都有念佛堂或禅堂,念佛堂或禅堂有着同工异曲之妙,念佛堂和禅堂都是僧众参禅念佛、用功办道、安心修持的场所,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念佛堂以“持佛名号(专称南无阿弥陀佛或阿弥陀佛)”为主,禅堂以“静坐止观(禅定观想、明心见性)”为主,下面着重说说禅堂的规矩、禅语以及禅堂内的设施等。
禅堂的设立由来已久,早在唐代,百丈怀海祥师所立的《清规》中就有规定,凡丛林中的常住憎人,不论人数多少,也不分辈份高低,都应住在禅堂里用功办道。禅堂是十方丛林的核心,是僧人求得开悟的地方,故又称大彻(大彻大悟)堂,禅堂有许多别名。或称为“选佛场”,说的是凡夫们进去,他们中间会选出开悟的佛来;或称为“大冶洪炉”,这指我们把自己的身心扔进去,经受种种规矩的约束和师父的棒喝锻炼,战胜来自身心的种种障碍,最后脱胎换骨。
禅堂的位置一般在寺院中心偏西的僻静处,呈长方形,阔三间或五间,禅堂开间的大小依丛林规模大小而定, 禅堂门窗,常有布幕遮掩。禅堂门口一般挂有两块小木牌,一块是“止静”牌,一块是“放参”牌;也有的禅堂门口就挂一个牌子,正面写的是“止静”,反面写的是“放参”,这样就很方便,一块板可以来回翻着使用。放参与止静牌一般宽六寸,高四寸,厚六分,挂在禅堂门帘上。僧人在参禅打坐时,木牌呈现“止静”二字,意即任何人不得入内,不得发出任何响声,这个时候禅堂的门窗都用布幕遮掩起来,以免堂外的干扰。在其它时间,则翻到木牌的另一面,呈现“放参”二字,这时,僧人可自由活动,但仍不得高声喧哗,走路要轻缓,不得踏步有声。
禅堂中央有一佛龛,供奉药师佛、阿弥陀佛或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等,后壁中间为“维摩龛”。佛龛周围留着很宽敞的空地,作为行香之用。行香与坐禅,在禅堂中交替进行着:行、坐,行、坐,其目的是克制僧众在禅坐时的昏沉。禅堂的周围分别有禅凳,禅凳后方的墙壁上都有僧众的名单,僧众们按其帖单标名的位置在上面打坐。禅堂内一般将所有的床铺并在一起,紧靠墙壁排列,供僧人休息,称为“广单”,“广”字取其“并在一起”之义。紧挨床铺外侧陈设的是坐香用的禅床,又称禅凳,禅床外侧是供行香、跑香用的空地。可见,这里既是参禅打坐的地方,又是禅宗僧众传统的生活起居场所。僧人在禅堂内修行是清苦而又有规律的,一切行动包括行住坐卧在内,都必须在法器的指挥下进行,不得闲语杂话。僧人在禅堂里的位次是有严格规定的,必须按照戒腊长短依次排序。禅堂内分东西两大广单,广单上每年请职贴单条,分东西两序。所谓两序,指东序与西序,又作两班。我国古来朝廷中,任职之官员有文武之分,上朝时即分列文武两班。禅林仿此制,于住持之下,设东西两班,辅助住持管理寺院事务,行佛事时即依职司,分列于住持之左右两侧。佛教寺院的大雄宝殿、禅堂等大多向都是坐北朝南,立于东侧者为东序,立于西侧者为西序。

  东序以熟谙世务者担任,主要负责寺内杂务,有都寺,监寺,副寺,维那,典座,直岁六位,为东序之首领,称为知事或悦众。

  西序则以精通礼仪者担任,依敕修百丈清规卷上载,西序计有首座、书记、藏主、知客、知浴、知殿等六头首。又依黄檗清规,则有首座、西堂、后堂、堂主、书记、知藏、知客等。

禅堂的前后壁只有禅凳没有广单,禅堂前壁东边设有香案,案上放着坐禅仪式中所用的器物,如引磬、木鱼、香炉、香板等。

香案正中还放有一个“慧命牌”,上面写着“大众慧命,在汝一人,尔若不顾,罪在汝身”,慧命牌前面方一个小香炉,每天起香时都要点燃一柱清香,一柱即可,不必上三柱香。香案上方悬着一口钟,称为报钟。钟下挂着一块厚木板,按这座寺院所属禅宗的不同宗派,其木板有不同形状。分为横长方、竖长方、三角、半圆和圆形五种,称为“五家钟板”。钟板有不同的形状和不同的敲击方法,作为禅僧,尽管没有看见钟板,只要听见钟板声,便知道这座寺院属于哪个宗派了。

  钟和板是禅堂的重要法器,敲击钟板为参禅打坐的主要讯号。同时,禅堂钟板发出的讯号也是和寺院其它堂口的讯号密切配合的。例如,早晨巡照师打照板的声音传交给禅堂的钟声,而禅堂的钟声又引出钟楼的钟声。每一乐器的第一声,落入另一乐器的最后数声之前。寺院各殿堂所发出的乐声相互衔接,非常有趣,它使僧众们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生活秩序,并且知道什么事情正在进行,自己将又该做什么了。

禅堂讯号的运用,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避免说话,使禅众的心志集中,尽可能不受外界干扰。因此,一些禅僧平时都有“禁语”的习惯,他们随身带着一块写着“禁语”的木牌,遇到别人和自己说话时,即出示木牌,告示别人自己禁语。况且,禅本为“无言之教”,本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故有的寺院禅堂的“堂”字,往往被写为“尘”,中间是没有口的,意思是多用功少讲话。

进入禅堂,不得禅堂中央直行,应依东西两边轻步行走,并依次(按照贴单)跏趺而坐,身心要端正,身不可歪斜,心不可散乱。进了禅堂,不能随意走动或杂话,更不能中途退却,没有商量,人人都要拿出十分的勇气,在断绝了诸多外缘之后,全力以赴,面对自己,料理自己。只要禅堂止静的钟板一响,那就是军令如山倒,任何人不能出去,一心用功办道。

一般的丛林每年都会举行禅七,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禅七又叫http://baike.baidu.com/view/116722.htm,打七是要打我们的第七识末那识。第七末那识是轮回的祸首,因为它执着现前虚妄的身心为自我,安于此三界牢宅而不思脱离,所以修行即要破除此第七识达到解脱。因此打七又称为“打七识”。打七一般以七天为期,“七”这个数字是佛门中,也是中国人常用的数量单位。当然,可以不只打一个七,根据实际情况与寺院规约而定,可以连续打三个七、七个七或十个七。
禅七是佛门中精进修行的一种仪规,是禅宗门庭的重要法事活动,每年秋冬之交定期举办,全寺僧众放下一切外缘进堂坐禅,为求在短期内能够克期(限期)取证之修行。禅七开始的第一天,在禅堂门口要挂一个“起七”牌,解七前收回。起七牌高一尺五寸,宽一尺,两角锯三寸。起七当天早粥回堂,班首、维那佛龛前边站立,众人分东西两单站立,侍者师捧起七牌进堂,居中一举、再向西一举、中间一举、向东一举、中间一举、走向佛龛东边向维那师一举,维那师合掌问讯、接牌,向上一举,侍者合掌问讯退出,维那师将“起七牌”交后面香灯师,接放佛龛前东边,然后将“起七牌”挂在禅堂门口。然后维那师招呼悦众二人穿海青进堂,打引磬迎请和尚起七,悦众四椎引磬问讯,出门途中四椎引磬,至和尚处四椎引磬问讯,回来途中亦四椎引磬,和尚手持香板进堂问讯,悦众四椎引磬,和尚走至佛龛前,转身面向外持香板站立,维那师呼:“顶礼和尚”,和尚云:“不为礼”悦众敲四椎引磬,大众向上问讯毕,和尚持香板将香板打个圆相,说起七法,说法毕,随将香板头落地云:“起!”
禅七圆满,解七与起七的仪轨差不多,同样是班首、维那佛龛前边站立,众人分东西两单站立,侍者师捧起七牌进堂,居中一举、再向西一举、中间一举、向东一举、中间一举、走向佛龛东边向维那师一举,维那师合掌问讯、接牌,向上一举,侍者合掌问讯退出,维那师将起七牌交后面香灯师,接放佛龛前东边,然后将“解七牌”挂在禅堂门口。接着由和尚说法,说法完毕和尚手拿“直指牌”打一圆相,向下一点地云:“解!”,起身将直指牌放椅子上,香灯将椅子与直指牌端下去,维那师呼:“礼谢和尚”,和尚云:“不为礼”,随问讯,又呼:“同寮师打引磬送和尚回丈室”,和尚云:“不消送”,众问讯,维那呼:“大众师转身向上,顶礼班首师、监香师、监值师、内外护七师、大众师,班首云:“维那师师傅”普礼三拜,悦众敲引磬,大众普礼三拜、毕,维那师招呼!“今天放香休息,师傅们有理发,洗澡、洗衣服等可自由,听叫香穿袍搭衣过堂。晚课上殿,维那呼:“带具”,课毕维那呼:“恭诣祖堂”,僧值师呼:“引磬出堂,双班行”,大众至祖堂站齐,僧值喊:“齐”,维那呼:“展具,禅七圆满,礼谢历代祖师,悦众打引磬,大众顶礼三拜”,起具,问讯,维那呼:“诸师至方丈室向和尚消生死假”,僧值师领至方丈站齐,维那呼:“向和尚消生死假”,和尚云:“不顶礼”,众问讯,和尚云:“恭喜诸位得大受用,上报佛恩,下度众生”,大众师出丈室回堂,这样禅七就算圆满结束了。

为了让于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禅堂的规矩,以及禅堂内主要执事僧,下面将禅堂内主要执事僧的职称与职务,以及禅堂内的特色名词作一简单注释和介绍

一、执事僧的职称与职务

主七和尚:是禅七中最重要的人物,除了要主法起七、解七之外,还要能在适当的时机,对学员开示用功的方法。主七和尚不但要能说法,更重要的是,还要是位有修有证有的得道禅师,才能观机逗教,知道学员会在禅坐上出现的问题,及遇到的境界,而能适时给与开示,指点迷津,使学员在禅修当中能用得上功,不被困惑所扰。
首座:地位仅次于方丈和尚,常由丛林中德业兼修者充任。他的责任是表率丛林,辅佐方丈,人天眼目,启迪后昆。他在禅堂带领僧众参禅打坐,在厨房监督执事们搞好斋饭;他模范遵守丛林清规,对违犯戒律者依规示罚。有的丛林,首座之上还有座元,为众执事的上首。座元必须由德高望重的佛门耆宿担任,否则,此执事之位可空缺。
  西堂:地位乃次于首座,才德不愧为班首。他负有教化僧众、宣讲开示的责任。虽然高居班首之位,但处处以身作则,如同普通参学之人。-
  后堂-:首座位居前班之首,称前堂;他位居后班之首,故称后堂。他的责任是扶赞宗风,为僧众的楷模。平时不过问丛林的日常事务,但受方丈的委托,可专管某项或某些事情。-
  堂主:主要指禅堂堂主,一般由才德兼备、修行有素的僧人充任。他负有对寺院僧众进行开导教化之责,地位十分重要。有的寺院,各大堂口都设有堂主,掌管本堂之事,但这不属于班首的范围。
  维那维那于佛陀时代便已制定,是禅堂的主要负责人,也是全寺的总监察。维,即纲维,意为统摄僧众;那,梵文羯磨陀那之意,意为“授事”,汉梵结合,称为维那。维那的职责是纲维众僧,曲尺调摄。凡禅堂中有违犯清规者,无论其职位高低,他都有权予以惩罚。上殿时维那掌握佛教仪式的起腔领念,以音声为佛事。
悦众悦众顾名思议,就是让大众心感和悦之意,其常与维那配合,是维那的副手,根据寺院僧众多少,悦众可设置一人或数人,称之为大悦众、二悦众、三悦众等。若维那缺席,禅堂可由大悦众代管,因此大悦众又叫管堂。悦众的具体工作是敲打法器,配合唱念,并教初学参禅僧人学习礼仪,引领大众进退威仪等事宜
香灯:禅堂的香灯师是东序的一个执事。其职责是:照管香烛、油灯,摆设供器、供品,清洁佛像、佛殿等。还须帮助管堂照顾念佛的老弱僧人,因他们不胜任禅堂严规而在此简便修行。参头:也称禅头,禅堂中参学最久或最熟练者。他主要承担为初学参禅的僧人,做出示范和起到表率作用的重任。
  监香:“监”是指导或督导学人用功;“香”即一柱香,为禅坐计时的单位。所谓“监香”,即是在禅七当中,于禅堂往来巡视,督导及观察学人禅修用功状况的执事,若有昏沉、妄想的情形,则以香板提醒。若有德行、有悲愿的监香,一个香板打下来,可以令学人当下开悟,可知监香为禅七中相当重要的执事。
护七:护七就是护持正法,使打七的学人,能心无旁骛的于禅堂内用功。护七就是在禅七中护持禅堂内外的环境,不让闲杂人员接近禅堂,打扰禅师们的修行,在止静的时候及时关上门窗,拉上布帘;在放参的时候及时打开门窗,拉开布帘;并负责料理打七禅师们三餐生活等。护七功德不可思议。佛经云:“未成佛道,先结人缘。”现世发心护持正法行人,不但与他们结下善缘,未来于菩提道上更是不乏助道与护持之人,而现世命途,自然增上。先世业障,逐渐消除。护七不但上使诸佛菩萨欢喜庇佑,而一切龙天护法也会发心护持。护七者也将得到诸佛菩萨祥光普照,护法龙天、诸天善神的密护其家。
二、禅堂内的特色名词
维摩龛:高五尺八寸,见方二尺四寸五分,座高一尺五寸。方丈和尚坐香用。
放参:(杂语)禅林之语。悬挂禅堂或念佛堂门口的一个牌子,也称之为揭示牌,称为放参牌。禅院中,朝参、晚参等为日常行事,若临时休止,即称放参,后转而特指休止晚参为放参。据敕修百丈清规卷六坐参载,放参之制始于汾阳善昭,因汾洲地寒,不堪夜间坐禅之故。一般则于迎接贵宾、祈祷、普请、看诵、送亡等特殊行事时放参。又通知大众放参所敲之钟、鼓,分别称为放参钟、放参鼓;住持有事或临时祈祷放免晚参(夜之坐禅也),是云放参,即鸣钟三下,谓之放参钟。
止静:使大众由动中归於寂静的意思。大板香(三板一钟)、小香(三槌木鱼),为静默坐禅参修的讯号。
开静: (杂语)禅林晨朝鸣版,开觉静睡之谓也。有小大二种:五更四点之后,鸣库前之板,先起行者,是云小开静。五更五点之后,库前之版及诸堂之版一齐鸣,令阖寺之大众起,是云大开静。禅堂内的开静见大板香(一槌引磬)、小香(一槌木鱼),禅者停止坐禅,听许散动下座之讯号。
跑香:跑香是晚饭后禅堂静坐前后的快步行,用以舒松筋骨、训练定境及长养威仪。打坐时间长了,容易痉挛,气血不通。
开示:http://baike.baidu.com/view/910589.htm中,高僧大德为弟子及信众说法,称为开示。开是点化,为对方开悟;示,指出,并展现给你。佛学注重实修和亲证,开示也是方便说,是高僧大德的体悟,重要是善男信女的实修、亲证。历代祖师大德为教育、启发徒众及行者,每于殿堂或禅堂为大众说法,有时讲说经论,有时仅简单一、二句话,目的皆为使大众明了法意,依之修行,如语录、公案等皆是。
监香牌高一尺五寸,宽一尺,两角锯三寸。将起禅七,维那将监香师名单写在牌上,挂禅堂门外,禅七结束收。
香板用于维系佛教僧团中的规矩和秩序的木板,形如宝剑。依使用目的之不同,而有诸多名称:用以警策用功办道者,称为“警策香板”,长一尺九寸九分,香板上端书写“警策”二字;用以惩诫违规者,称为“清规香板”,;用以警醒坐禅昏沉者,称为“巡香香板”;于禅七中使用者,称为“监香香板”长一尺九寸八分,香板上端书写“监香”二字。一般由方丈、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维那、纠察等职事所持用。
钟板:禅堂钟板悬挂于香桌上方,钟上板下,规格随禅堂的大小而有所不同。禅门五家钟板,各有特色,横式代表“横遍十方”,直式代表“竖穷三际”,圆式代表“圆满报身”。钟板是禅堂大板香、起香,挂二板讲开示、止静及扬板所用
香几:古代承放香炉用的家具,多作方形或长方形,香几不论在室内或室外,多居中设置。
以上是我修学多年来,对禅堂、禅七以及禅堂内特色名词的粗略见解,细心整理成文,还有许多细节问题不够详尽,仅供初学禅宗以及参加禅七者参考。文中恐有错误或不当,还请大德方家不吝赐教,阿弥陀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