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车讯网《车讯实验室》对昌河铃木生产的利亚纳A6进行了一番测试、测量与拆解,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不少数据,将其与其它车型进行一番比较,看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这样的比较,对于打算购车的朋友来说,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利亚纳A6属于小型车 轴距在2.3-2.5米之间,发动机排量在1.0-1.5升之间的车,被称为小型车,我国部分媒体效仿德国部分公司的习惯,将其称为AO级车。小型车以两厢车为主,少数车型为三厢造型,只有部分小型车兼备三厢、两厢两种车型,利亚纳A6就是其中之一。 与微型车相比,小型车的空间与舒适性有了一定的提高,是私人汽车中,经济与舒适较为均衡的车型,尤其适合单身者和2口之家,或者是不愿意为购车花费太多的3口之家 。 我国市场上目前有67款小型车。其中,自主品牌40款,常见车型是夏利、吉利全球鹰的自由舰和奇瑞的风云;国产外来品牌21款,常见车型是上海大众波罗、广汽本田飞度和上海通用雪弗兰赛欧;进口车6款,分别是本田飞度、标致207敞篷版、奥迪A1、奔驰A级、宝马迷你和雪铁龙DS3。
利亚纳A6是利亚纳的后续车型,动力分为1.4升与1.5升两种,1.4升发动机匹配手动变速器,1.5升发动机匹配自动变速器,共有14个版本,厂家指导价5.59-8.39万元,很显然,这是一款低价位的小型车。 空间是利亚纳A6的最大优势 利亚纳A6的价位虽然比较低,但身材并不小,它的轴距是2480毫米,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380毫米、1720毫米和1545毫米。从轴距和排量看,这是一款典型的大尺寸小型轿车。通过测量车内空间发现,利亚纳A6在小型车阵营中,属于较为宽敞的车型。
行李仓比较大 利亚纳A6三厢车的行李仓容积为492公升,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相比之下,赛欧三厢的行李仓为370公升,瑞纳三厢的行李仓为454公升,嘉年华三厢的行李仓为470公升,威驰的行李仓为476公升。
利亚纳A6两厢车的行李仓更为宽敞,在没有折叠座椅的情况下,仅行李仓本身的容积便高达877公升,远远大于同级车中的两厢车——标致207的行李仓为245公升,波罗和马自达2的行李仓均为250公升,嘉年华两厢的行李仓为270公升,晶锐的行李仓为300公升,飞度的行李仓为380公升。 空气质量甚至优于20万元的车 为了了解车内空气品质究竟如何,我们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利亚纳A6的车内空气质量,进行了检测。最终,给出的检测报告是5个项目全部合格。与历届《拆车坊》的测试结果相比较,利亚纳A6的成绩非常优秀。 加速性能在10款车中排名第一 利亚纳A6的1.4升发动机是昌河铃木在K14B发动机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改造,较为突出的变化是压缩比从9.5升为10.1,从原来的进气门正时可调变为进、排气门正时均可调。从下表可以看出,这台源自铃木的发动机,功率大于同排量的波罗,小于同排量的赛欧,基本处于中等水平。 虽然功率与扭矩的数据只是位居中游,但在实地测试中,加速性能却出人意料。当车讯网的试车小组拿出11.2秒的成绩单时,我们翻看了之前的9款小型车、紧凑型车的加速成绩,利亚纳A6居然是第一名。 底盘离地间隙非常大 小型车虽然不是越野车,但在日常使用中,难免会遇到坎坷不平的路段,比如正处于维修的公路,乡间的砂石土路,等等。具备不错的底盘离地间隙以及接近角和离去角,会让汽车变得更有实用价值。由于多数厂家并不公布这类数据,所以,我们只找到了数量极少的几款小型车的通过能力数据。相比之下,利亚纳A6的成绩不错。
前后左右均有钢梁防护 拆开前、后保险杠外壳以及车内的内饰板,看到利亚纳A6的前部、后部以及左右车门内部,均设置了钢梁进行防护。其中,前部防护杠有上下两道,下部的防护杠在空车状态下距地面345毫米,酷似美、德系车中的行人保护装置。汽车前部虽然全部具备防护杠,区别在于有的采用钢铁材料,有的采用复合材料,还有的采用铝合金材料,但是,在国产车中(含外来品牌与自主品牌),同时具备上下两道防护设计的车并不多见。 在车讯网《拆车坊》的第一期节目中,拆解车型是科鲁兹,该车的前钢梁下设计了塑胶材质的可变形吸能横杠,这种装置的目的是行人保护,有厂家将其称为“防小腿卷入杠”。在以后拆解的近60款汽车中,绝大多数车型都不具备这样的装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某款20余万元的中型车,刚刚国产时拥有这个装备,几年后改款时,悄无声息地被省略了。而售价在5万元左右的利亚纳A6竟然也有这样的行人保护装置,确实令人钦佩。 事实上,在《拆车坊》的拆解过程中,类似的例子不止一个——某款轿车上市之初进行宣传时,曾反复提及车门的安全,以及车门防撞梁的高科技,可当《拆车坊》对其进行拆解时,并未看到。拆解报告公布后,引来一阵风波,该车车主们认为媒体不公,可厂家却在私下承认取消了该配置。 具备独立的吸能盒 不管是前部的防护杠还是后部的防护杠,利亚纳A6均具备超过100毫米的吸能盒,吸能盒靠螺栓与纵梁相连,这样的设计,使得发生碰撞事故后,可以节省修理的费用与时间。而《拆车坊》在2013年拆解15-25万元的中型车时,发现部分车型的吸能盒被省略,防护梁与汽车纵梁直接相连,如果发生碰撞事故,且不说因为繁琐而延长修理时间,费用方面也会因此上涨,尤其令人担忧都是,由于这样的设计,只能采用切割后重新焊接或者是加热拉伸两种方式进行修理,而采用这两种方式修复后的车身,是否还具备原有的强度,尚有疑问。 罕见的四轮独立悬架 汽车悬架分为2大类,独立悬架与非独立悬架。一般来说,中型车及以上的轿车和越野车,大都采用四轮独立悬架,紧凑型车及以下的轿车,后轮往往采用非独立悬架。由于各个厂家的设计并不相同,因而诞生了各种各样的名字:拖拽臂式、扭力梁式、复合扭力梁,等等。有的厂家为了包装的更漂亮些,将自己的非独立悬架称为半独立悬架。 由于调校技术的高与低,我们很难断言非独立悬架就一定不如独立悬架,但在颠簸发生时,独立悬架的舒适度会更好些,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对于小型车而言,四轮独立悬架是非常奢侈的配置,较为常见的车型是迷你(MINI)。而20万元左右的奥迪A1、进口标致207、雪铁龙DS3,无一例外全部采用了非独立悬架。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售价5万多元的利亚纳A6,居然采用了四轮独立悬 。 这种情况,令人想起2年前,某款轿车更新换代时,从昔日的独立悬架变为非独立悬架,引起一阵不大不小的质疑,迫于压力,厂家在坚持了2年之后,最终还是恢复了旧貌。利亚纳国产8年有余,始终使用四轮独立悬架,值得赞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