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岛:旁观他人之痛苦

 真友书屋 2014-08-06

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15分,“小男孩”在进行了43秒的平抛运动后,于在广岛上空爆炸。顷刻间广岛被一片白光包围,七万余人瞬间被融为灰烬。


这是这个位于日本西南部的小城,首次作为“第一个被原子弹严重破坏的城市”被全世界所知晓。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先后投下的两枚原子弹,促成了日本的投降与二战的结束。然而,战后几代广岛平民至今仍承受着原子弹爆炸所带来的阴影。


这里是一份与这次事件有关的影像、书籍、音乐的清单,有助于从一个侧面了解广岛事件。战争带来的苦难是超越国别与种族的,这不是一件“死了七万人”的事件,而是“死了一个人”的事件发生了七万次。作为桑塔格笔下“发生在另一个国家的灾难的旁观者”,我们能做的只是祈求和平。


-五部影像-


1.黑雨 黒い雨 (1989)

导演: 今村昌平

主演: 田中好子/北村和夫/市原悦子/山田雅人/石丸谦二郎

类型: 剧情/恐怖/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上映日期:1989-05-13


上图:矢须子被黑雨洗礼

下图:爆炸后的惨状


今村昌平的《黑雨》根据井伏鳟二的同名小说改编。黑雨是指原子弹爆炸以后天空飘下的带辐射的、呈黑色的雨水。故事讲述少女矢须子在乘船离开广岛的过程中遭遇了原子弹爆炸,在刺眼的白光与轰鸣的爆炸声中,黑雨从天而降,而矢须子也就此成了受害者。此后虽然她与收养她的闲间夫妇在福山市过上了平静的生活,但身边的幸存者一个个因为辐射导致的癌症去世,而普通人也对他们敬而远之。矢须子迟迟不能结婚,所有来提亲的人听到她是爆炸幸存者都退缩了回去。最后辐射导致的可怕后遗症也在她身上爆发了。在日本,原子弹爆炸所带来的阴影终将陪伴几代人。


2. 八月狂想曲 八月の狂詩曲 (1991)

导演: 黑泽明

主演: 井川比佐志/茅岛成美/根岸季衣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上映日期: 1991-05-25


图:村子里因原爆过世的人

下图:奶奶心中的眼睛是爆炸后天空的光芒


《八月狂想曲》的背景是在原子弹在长崎爆炸数十年后,一位住在长崎乡间的老人收到旅居美国多年的兄长的侄子来信。时日无多的哥哥希望死前能与妹妹见上一面。老妇人不愿去美国,至今对丈夫在原爆中被炸死一事耿耿于怀。挥之不去的战争阴影贯穿整部电影,黑泽明用诗意的镜头提醒年轻一代的观众勿忘历史。


3. 原爆之子 原爆の子 (1952)

导演: 新藤兼人

主演: 乙羽信子/清水将夫/奈良冈朋子

类型: 剧情/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日本

上映日期: 1952-08-06


图:《原爆之子》剧照,在台阶上被瞬间烧死的人的印迹


为了拍摄《原爆之子》,新藤兼人与摄制组的成员多次走访广岛原爆的幸存者,在此基础上加以改编,最后成了《原爆之子》的故事。故事讲述孝子在广岛原爆劫后余生数年后,故地重游找寻当时幼儿园幼童的下落。孝子是家中唯一幸存的人,她回到广岛以后,发现爆炸后的生活才是痛苦的开始:因后遗症不孕不育的同学,失明的父母生前友人,生还的三名幼童如今也过着凄苦的日子。本片用艺术的手法再现了爆炸时的场景。


4. 白光/黑雨:广岛长崎之毁灭White Light/BlackRain: The Destruction of Hiroshima and Nagasaki (2007)

导演: Steven Okazaki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07-07-28


“在我们面前,妈妈烧焦的身体,一碰便碎为了灰烬。”在诡谲的配乐中,广岛幸存者亲口描述的场景令人毛骨悚然。“我们虽然活下来了,但无法像活人一样生存,一样死去。”这部纪录片以幸存者口述的形式再现了爆炸发生的那恐怖的一刻,以及他们在爆炸后所承受的伴随数十年的肉体与心灵的双重痛苦,是怎样去描绘都无法言传的末日景象。


5. 广岛 BBC: Hiroshima

导演: Paul Wilmshurst

类型: 纪录片 /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上映日期: 2005-08-05


BBC所拍摄的纪录片《广岛》,再现了在原子弹爆炸前后日本人民生活的对比。从较为客观的角度叙述了这场二战悲剧,以平行的线索展开。记录从在新墨西哥州的原子弹试验到最后投放到长崎与广岛之间短短的三周内,美国与日本之间的博弈,以及人类历史上一次惨痛的冒险。


-四本书-


1.大江健三郎《冲绳札记》

作者: [日]大江健三郎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译者: 王新新

出版年: 2002-6


1953年夏天,大江健三郎与友人安江一同走访广岛,在那里结识了一群真正的“广岛人”。后来他不断收到这些原子弹受害者的死亡通知单,自此他经常走访广岛,广岛人不屈的精神感动了他,将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广岛札记》中有他在“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记录的受害者的言论,也有对于重建广岛的关注,以及对部分想要抹去广岛原子弹记忆的美国人的不满。


2.约翰·赫西《广岛》

作者: [美]约翰·赫西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4-8


1946年,《广岛》刊载在纽约客上,引起巨大反响。作者约翰·赫西出生于中国天津,之后也在中国待过很长一段时间。1945-46年间他应邀调查广岛原子弹爆炸,用冷静、克制的文字,描绘记录了日本医生、德国神父,罐头厂工人等六个人的不同身影;这些身影在爆炸的一天重合到了一起,之后的人生也因这次爆炸而改变。书中没有直接描述的恐怖场景,也没有煽情与批判,只是真实的纪录,却处处充满死亡气息。


3.玛格丽特·杜拉斯《广岛之恋》

作者: [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 谭立德

出版年: 2005-7


《广岛之恋》以广岛和战争为背景,虽然内容与广岛原子弹爆炸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间接反映了一对男女、两座城市与战争之间的羁绊。《广岛之恋》讲述一位法国女演员为拍一部与和平有关的电影来到广岛,与日本建筑师发生了一段异国恋情,其间穿插遭遇原子弹的广岛、二战时期女演员少女时代在法国小城纳韦尔与德国士兵的爱情悲剧。


4. Susan Sontag 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

苏珊·桑塔格《关于他人的痛苦》

作者: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出版社: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出版年: 2002-02-19

注:此书亦有简体中文版《关于他人的痛苦》(黄灿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与桑塔格这本书的封面有着一样场景的真实故事,是一场在美国小镇的私刑屠杀。年轻的黑人男女被虐杀然后吊在树上,而观者都是去教堂的好市民,裂牙而笑地看着他们。桑塔格在书里说:广岛和长崎的儿童与这些在美国小镇屠杀再被吊在树上的年轻美国黑人男女一样无辜,美国投下原子弹后,数秒之内七万二千名平民化为焦尸。然而美国人更愿意承认前者的残暴,对广岛则报以保留态度,因为承认美国在战争中使用不成比例的武器(违反战争法)是“不爱国”的行为。桑塔格在书中讨论了这种双重标准,同时也警告我们过多地曝光这样的惨烈照片会使人们的承受力增强,添疲乏与冷漠。怜悯之心是浮于表面的,更多是该付诸行动。


-三位艺术家-


1.蔡国强

图:2008年蔡国强在广岛奖纪念展上的作品Black Fireworks(黑焰火)


图:爆破计划《有蘑菇云的世纪:为二十世纪作的计划,1996年4月20日实施于曼哈顿》


“火药艺术家”蔡国强曾获得第7届广岛奖。该奖项专门授予在现代美术界为和平做出贡献的艺术家,而蔡国强的获奖与他在日本的生活经历有关。早在1994年,他就曾实施广岛的室外计划,以自己使用火药的方法论来质疑这段广岛特有的历史的意义,此后以《有蘑菇云的世纪》为题,在美国各地展开的作品与广岛的计划不无关联,与这个世纪最重要的符号——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平山郁夫

上图:平山郁夫与其画作

下图:广岛老人Takato Kageyama站在平山郁夫的The Holocaust of Hiroshima(广岛浩劫)前,他在爆炸中失去了双亲与两个姐姐。


出生在广岛的日本画家平山郁夫,是广岛原子弹爆炸的亲历者。在自传《悠悠大河》中讲述了这段痛苦的经历。爆炸当天年仅15岁的平山郁夫虽然活了下来,但严重的后遗症使他在随后几年患上了白血病。之后他走访丝绸之路,绘画一系列佛教题材的作品。奇迹般痊愈以后,他成为了坚定的和平主义者,和平是他艺术创作的核心。图为平山归乡后,为广岛作The Holocaust of Hiroshima(广岛浩劫)。


3.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

Alfred Eisenstaedt

图:广岛废墟上的母女Mother and China inHiroshima


图:长崎废墟


图:广岛,无家可归的孩子们围炉取暖图片来源:LIFE Magazine


被誉为“新闻摄影之父”的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众所周知他著名的作品《胜利之吻》是在二战对日胜利纪念日时拍摄的。然而不为人知的是,一个多月之后,他来到了美国曾经的敌人日本的土地上,将镜头对准了爆炸后被夷为平地的长崎与广岛。他的Mother and Child inHiroshima(上图),体现了战争给城市、平民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这幅照片也是再版的Hiroshima一书的封面。LIFE杂志评论这幅照片:“这不是一幅充斥政治色彩、哲学色彩或思想性的照片,这只是一幅描绘两个处在绝境(in extremis)中的人的画像。我们自认为从他们眼中读出的疑问,其实并不存在答案。”


-两支音乐-


1.OHKI Masao:Symphony No. 5, ‘Hiroshima’

大木正男: 第五交响曲“广岛”

演奏:新日本爱乐交响乐团New Japan Philharmonic

唱片公司:Naxos

发行时间:2006年10月31日

试听:http://www./catalogue/product.aspx?pid=4828


日本当代作曲家大木正夫(又译作大木正男)于1953年为广岛创作的《第五交响曲广岛》以日本人的角度在线了广岛核爆的恐怖。由一开始的平静逐渐过渡到之后的混乱、躁动,再到死一般沉寂。这首交响曲是日本音乐史上第一部反映广岛原子弹爆炸惨剧的作品,同时也融入了许多日本传统民乐的元素。


2.KrzysztofPenderecki: Threnody for the victims of Hiroshima

潘德列斯基:广岛受难者挽歌

演奏:波兰国家广播交响乐团 Polish National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唱片公司: EMI Classics

发行时间: 1994年01月01日

试听:http://www.xiami.com/song/1770656657


波兰先锋作曲家潘德列茨基的实验弦乐作品《广岛受难者的挽歌》有一个极其令人不适的方式开场。大量的管弦乐器在同一时刻高频率地演奏,模拟空袭的声音久久萦绕在耳畔,以一种令人窒息的方式塑造恐怖氛围。白光红云、漫天黑雨、万物顷灭、百鬼夜行的景象在密集音簇、音区两极化,以及弦乐演奏中的滑奏展露无遗。从头到尾都能感受到原子弹爆炸时如地狱一般的恐怖。


-一部漫画-


中泽启治《赤足小子》

上图:动画版《赤足小子》海报

下图:漫画《赤足小子》


出现在《白光/黑雨》里的日本漫画家中泽启治,就是这部著名表现广岛原爆灾难的漫画《赤足小子》的作者。对一代日本人而言,知名漫画书《赤足小子》已经成为日本民众遭受战争灾难的缩影,也时刻提醒人们警惕军国主义再度抬头。


根据自己童年的真实经历,中泽启治塑造了一个与自己一样失去父亲与兄弟姐妹的赤足小子小元。当年,距爆炸中心不足700米的中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在母亲去世后,他愤而提起画笔,要把这一切记录下来。2012年12月19日,作者中泽启治因肺癌病逝。


文字、整理/Dawnaif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