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 同样是人,类别却不一样,就一般而言,随潮流的俗人占多数,而仁德之人较少。对于真正的仁者,大家自然敬畏他,仁者说话不隐讳、不扭曲事实,也不会谄媚求好。能够亲近仁者,向他们学习,非常有益,自身品德定然进步,过错也跟着减少。如果不亲近仁者,有许多害处,小人乘虚而入,事情会弄得一败涂地。 对于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等,只在学问上研究探索,却不肯力行,这样最容易养成虚幻浮华的习性,怎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呢?相反,如果只重力行,对于学问却不肯研究,就容易固执己见,而无法契合真理,这也不是我们所应有的态度。 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的做到。读书时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别段,这段还未读完读通,不要因为没有兴趣,就跳到另一段,不要东翻西阅,要定下心来,按步就班地读完。 遇到滞塞难通的地方,更要专心研究,只要功夫到了,自然就能通达了解,这正是所谓书读千遍,其意自现。有疑问的地方,经反复思考,还不能了解的话,就用笔把问题记下来,向有关的师长请教,一定要得到正确的答案才可放过。 书房要整理得简单清洁,四周墙壁保持干净,书桌清洁干净,所用的笔和砚台要摆放端正,在砚台上磨墨,如果墨条磨扁了,就是存心不端正,写字若随便不公正,就是心里先有了病。 排列经典图书,要安放在固定的地方,读完以后立刻归还原处,即使发生紧急的事也要先收拾整齐以后才能离开。遇到书本有残缺损坏时,应立刻补好保持完整。 如果不是传输圣贤道理的书籍,一概摒弃一旁不要理它,因为书里面不正当的事理会蒙蔽我们的聪明智慧,会败坏我们纯正的志向。不要自以为是而狂妄自大,也不要自甘堕落而放弃自己。圣贤的境界虽高,但只要按步就班,循序渐进,人人都可到达。(全文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