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弟子规》原文及解说(六)

 木樨图书馆 2014-08-06

《弟子规》原文及解说(六)  

2014-01-17 12:39:29|  分类: 默认分类 |举报 |字号 订阅

《弟子规》原文及解说(六) - 扬帆 - 扬帆博客

 

亲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余力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敝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弟子规》原文及解说(六) - 扬帆 - 扬帆博客

 

解说:

同样是人,类别却不一样,就一般而言,随潮流的俗人占多数,而仁德之人较少。对于真正的仁者,大家自然敬畏他,仁者说话不隐讳、不扭曲事实,也不会谄媚求好。能够亲近仁者,向他们学习,非常有益,自身品德定然进步,过错也跟着减少。如果不亲近仁者,有许多害处,小人乘虚而入,事情会弄得一败涂地。

对于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等,只在学问上研究探索,却不肯力行,这样最容易养成虚幻浮华的习性,怎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呢?相反,如果只重力行,对于学问却不肯研究,就容易固执己见,而无法契合真理,这也不是我们所应有的态度。

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的做到。读书时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别段,这段还未读完读通,不要因为没有兴趣,就跳到另一段,不要东翻西阅,要定下心来,按步就班地读完。

遇到滞塞难通的地方,更要专心研究,只要功夫到了,自然就能通达了解,这正是所谓书读千遍,其意自现。有疑问的地方,经反复思考,还不能了解的话,就用笔把问题记下来,向有关的师长请教,一定要得到正确的答案才可放过。

书房要整理得简单清洁,四周墙壁保持干净,书桌清洁干净,所用的笔和砚台要摆放端正,在砚台上磨墨,如果墨条磨扁了,就是存心不端正,写字若随便不公正,就是心里先有了病。

排列经典图书,要安放在固定的地方,读完以后立刻归还原处,即使发生紧急的事也要先收拾整齐以后才能离开。遇到书本有残缺损坏时,应立刻补好保持完整。

如果不是传输圣贤道理的书籍,一概摒弃一旁不要理它,因为书里面不正当的事理会蒙蔽我们的聪明智慧,会败坏我们纯正的志向。不要自以为是而狂妄自大,也不要自甘堕落而放弃自己。圣贤的境界虽高,但只要按步就班,循序渐进,人人都可到达。(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