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成熟观”?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13-09-17 星期二
时下,在少数年轻干部身上存在着一个“三年蜕变期”的现象:第一年,初入职场踌躇满志,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第二年,面对理想与现实间的落差,在放弃与坚守之间摇摆不定;第三年,经历一番思想挣扎后,信念原则让位于利益考量,在各种“游戏规则”的盲从中得过且过。 经过“三年蜕变期”后,这些年轻干部往往被冠以“成熟”的赞誉,他们自己甚至也以这种“成熟”沾沾自喜,并奉为行事圭臬:面对工作存在的问题,不思谋变,而是以“积重难返,己力难改”为由,对问题“见怪不怪”,循着“欺上瞒下”的“老规则”蒙混过关;面对单位内部的不正之风,不是坚决斗争,而是耍起“枪打出头鸟、老好人不吃亏”的小聪明,发现问题不吭声,批评净捡好的说,以求得“明哲保身”;对待个人升迁去留,不是凭努力工作获得提拔,而是奉“资历比能力重要、关系比实绩重要”为真经,致力于投机钻营,编制各种“关系网”,靠“后台操作”谋求官位…… 那么,这些所谓的“成熟”带来了什么呢?它使得许多本该大有作为的年轻干部过早的消磨掉了斗志与进取心,最终在随波逐流中沦为平庸;它使得工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失误进一步被掩盖,单位内部的“好人主义”、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盛行。显然,这样的“成熟”,年轻干部要不得。 成熟不是对沉疴旧疾“见怪不怪”,那是麻木,不是成熟。真正的成熟是在改变的努力暂时失败后,充分认识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从而去掉“毕其功于一役”的理想色彩,脚踏实地,默默积蓄力量,等待改变时机的出现。 成熟不是在不正之风面前“明哲保身”,那是软弱,不是成熟。真正的成熟是在“慷慨诤言”遭到非议后,充分认识到成事不可仅凭一腔热血,从而在坚持原则的前期下,更加注重行事的方式方法,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果。 成熟不是靠“后台操作”谋求官位,那是无原则,不是成熟。真正的成熟是在看到身边的少数人靠熬资历、拉关系获得提拔后,更看到“重德才、看实绩”才是干部选任的主流,从而主动到艰苦岗位锻炼,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凭踏踏实实的工作成绩赢得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