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 2007年6月12日宁夏某饲料厂发生一起爆炸事件,5名工人不同程度受伤。为查明原因,消除爆炸源,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进行了现场调查分析。配料仓粉尘浓度过高是引起爆炸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生产性粉尘 职业卫生 爆炸 饲料 2007年6月12日下午17:45,宁夏回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某饲料厂发生一起爆炸事故报告即于当日18:20左右到达现场进行调查。 1 企业基本情况 发生爆炸的企业为银川市某饲料厂,是一家1998年建厂的合资企业,主要生产加工各种饲料。生产的主要工艺为:原料投料后用提升机提入粉碎仓,经粉碎后再用提升机提入配料仓,配完料后根据需要制成不同形状或成分的饲料,最后进入饲料库。生产原料主要为玉米和粕类,成品为各种形状和成分的饲料。 2 发生爆炸和人员伤亡情况 6月12日下午15:00左右,该公司职工四人正在车间二楼加料、配料,一声突然巨响后一股巨大的热浪伴随着黑色的粉尘瞬时将工人面部、颈部和上肢烫伤。四楼一看仓平台(高度18.5m)巡视的工人因惊吓从窗户跳到二楼的阳台,造成上肢和踝部骨折。爆炸还造成二楼和四楼部分窗户玻璃被击碎。 爆炸发生后,受伤的5名工人被立即送往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抢救治疗,诊断为Ⅰ~Ⅱ度不同程度的烧伤。一名症状较轻的患者门诊治疗后当日出院,其余4名患者住院治疗数日后均康复出院。 3 现场调查及检测情况 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于6月12日18:30左右对该公司发生爆炸的现场进行了职业卫生调查,在此之前消防队员已对爆炸现场进行了浇水灭尘处理。发生爆炸的场所为料仓,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料仓共有39个,其中粉碎仓5个,配料仓23个,制粒仓2个,成品仓8个。每个仓均为漏斗状,深约8m,物料从提升机到料仓底的落差约10m。下部为单独的仓体,靠近仓口处互相连通。每一个仓上面都有一个仓口,生产时仓口由铁盖封闭,现场调查时仓盖全部被气浪掀开,配料仓仓口周围地面上散落着一些烧焦的饲料颗粒。每个料仓还有一个通风管与外界相通,通风管最后的检修时间为2006年底。各料仓内的物料每天都不定时的进仓和出仓,仓内物料的储存不超过24h。 该公司在投料、配料、粉碎等岗位都安装有排尘罩。现场没发现有警示标识。 用MICRO DUST pro数字直读式粉尘仪对料仓进行监测,结果见表1。表1 爆炸3h后料仓粉尘浓度检测结果(略) 4 讨论 饲料加工的料仓是个密闭的罐体,饲料在仓内如长时间的存放会产热产气,气压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爆炸。但本案例中饲料在料仓中储存不超过24h,因此本次事件可以排除是气体爆炸,从现场的调查和监测判断,是因粉尘浓度过高引起的。 粉尘在料仓内受热后,表面粉尘颗粒分子就会分解或干馏出可燃气体分布在周围,这些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混合气体,进而产生燃烧现象。粉尘爆炸是由粉尘着火引起的,粉尘着火后都能产生大量的能量,在有限体积和极短时间内释放出的大量能量,导致了粉尘爆炸。凡是能被氧化的粉尘,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发生爆炸[1]。 粉尘爆炸要有一定的粉尘浓度。粉尘的化学计量浓度单位采用单位体积所含粉尘粒子的质量来表示,即g/m3或mg/L,如浓度太低,粉尘粒子间距过大,火焰难以传播。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只有在爆炸上限和下限之间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才具有爆炸性。一般工业可燃粉尘的爆炸下限位于20~60g/m3之间,爆炸上限位于2~6kg/m3之间[2]。本次监测料仓的粉尘浓度,距爆炸时间已过3个多小时,而且在我们监测前消防人员已经对部分料仓进行了浇水灭尘处理,由此推测发生爆炸时料仓的粉尘浓度远远高于我们监测到的浓度。另外粉尘爆炸要有一定的氧含量、足够的点火源、粉尘云状态和相对封闭的空间[3]。 饲料粉尘属于易燃易爆粉尘。饲料及饲料粉尘易吸收热量而不易散发热量。饲料及饲料粉尘局部易在热传导、热辐射的作用下或本身发热,使粉尘粒子表面受热,表面温度上升,粒子表面的分子产生热分解,形成高于环境空气温度的混合产物,这种产物与周围的气相和固相的可燃物继续进行化学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很快增高,而使反应气体发生强烈的放热反应出现明亮的火焰,即发生爆炸。 饲料入仓、出仓或倒仓都需经过输送、提升、配料、粉碎等各道工序,每经过一道工序粮食都要产生碰撞、挤压、磨擦,所以产生粉尘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每道工序都要经过从提升机到仓底约10m的落差,产尘量就更大,这种粉尘如没有控制和净化设备,将随着各种气流在扩散、蔓延,并不断增大空间的粉尘浓度和环境的积尘。积尘是粉尘爆炸最重要的尘源,压力上升速度最大,造成的破坏力也最大。 5 建议 5.1 避免形成粉尘云 在操作区域要避免粉尘沉积,勿使粉尘到处堆积,或者使沉积粉尘不能飞扬,在空间内的弥散度就达不到爆炸下限。 5.2 降低助燃剂的浓度 车间应安装氧气表,对产生粉尘的系统进行氧气含量监控,同时可以降低系统的操作压力(甚至负压)[4],在磨碎机和空气再循环用的风管、筛子、混合器等设备内采用不燃性气体部分地或全部代替空气,以保证系统内粉尘处于安全状态。 5.3 公司应加强安全、职业健康教育,严格各项操作规程 定期检修各工序的通风除尘设备,定期清除各料仓内的积尘。在任何生产过程中,应注意建筑物内的所有表面没有粉尘。对外来人员加强管理,偶然进入生产车间的外来人员是引起爆炸的常见原因。 5.4 严禁明火 如吸烟、使用加热炉等,定期检修和保养各种线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