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地图

 RK588 2014-08-07
时间:2013-05-17 11:06来源:中国测绘新闻网 作者:admin 
据文献记载,最早的全国地图出现在战国时期。《战国策·赵策》中有“天下之地图”之说,《周礼·职方》中有“天下之图”之说,《周礼·大司徒》中有“天下土地之图”之说,《周礼·夏官》中有“九州之图”之说,这些 ...

据文献记载,最早的全国地图出现在战国时期。《战国策·赵策》中有“天下之地图”之说,《周礼·职方》中有“天下之图”之说,《周礼·大司徒》中有“天下土地之图”之说,《周礼·夏官》中有“九州之图”之说,这些文献中提到的“图”都是全国地图。

 

此外,《史记·三王世家》《汉书·武帝纪》《汉书·淮南王传》均提到“舆地图”,《汉书·地理志》两次提到“秦地图”,《后汉书·马援传》《后汉书·邓禹传》《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均提到“舆地图”,《汉书·江都易王传》还提到“天下之舆地图”。《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索隐》引晋虞喜《志林》曰:“舆地图,汉家所画,非出远古也。”就是说,舆地图是汉代人画的,不出自远古时代。这些地图也都是全国地图。

 

《皇舆全览图》部分

 

《三国志·魏书·孙礼传》提到“疆域地图”。西晋裴秀的《禹贡地域图》中有全国地图,又把旧《天下大图》缩制成《地形方丈图》。南朝刘宋谢庄作木质《方丈图》。这些全国地图有的是政区图,有的是地形图,有的两者兼有。

 

唐代比较有名的全国地图有贾耽的《海内华夷图》,官府绘制的《长安四年十道图》《开元三年十道图》,李吉甫的《十道图》等。

 

宋代的全国地图有沈括的《天下州县图》,晏殊的《十八路州军图》,赵彦若监制的《天下州府军监县镇地图》,佚名的《十七路图》《十七路转运图》《九域守令图》《禹迹图》《地理图》,黄裳的木质《舆地图》等。

 

元代的全国地图有朱思本的《舆地图》,李泽民的《声教广被图》,僧清浚的《混一疆理图》。

 

《兆域图》

   

明代的全国地图有罗洪先的《广舆图》、李默的《天下舆地图》(又名《皇明舆图》)、杨子器跋《舆地图》、陈祖绶的《皇明职方地图》、汪作舟的《广舆考》、程道生的《舆地图考》。

   

清代的全国地图有《皇舆全览图》《十排皇舆全览图》《皇舆方格全图》《乾隆十三排地图》以及胡林翼的《大清一统舆图》。

 

地方图

 

地方图的出现应该比全国地图早。文献中记载的商末周初的地图几乎都是地方图。战国时诸侯国都有本国地图,如燕国的督亢地图。还有范围更小的地图,如放马滩出土的木板地图、《兆域图》等。

 

《汉书·匡衡传》提到郡图。从班固《东都赋》中“天子受四海之图籍”一语看,汉代可能已有由各郡国奏进地图的制度。马王堆汉墓出土的3幅帛地图都是地方图。

   

据裴秀《禹贡地域图序》的记载,魏文帝曹丕曾派人绘制了吴、蜀地图。南北朝时有《五岳真形图》《岭南地图》。

   

隋唐时期随着地方志中图经的兴起,地方图的数量也迅速增加,可惜这些图都亡佚了。唐朝政府明确规定:“凡地图委州府三年一造,与板籍皆上省。其外夷每有番客到京,委鸿胪讯其人本国山川风土,为图以奏焉。”建中元年(780年)以后,改为每五年造送一次,“如州县有创造及山河改移,即不在五年之限。”贾耽也绘过一些地方图,如《关中陇右及山南九州等图》《十一州地图》等。

   

宋元时期的地方图一般都附在图经、地方志中,单篇的少。如淳熙《严州图经》有地方图8,景定《建康志》有地方图19幅。嘉定《赤城志》原有地方图13幅,今存9幅。宝庆《四明志》有地方图16幅,绍定《澉水志》有地方图1幅,开庆《临汀志》有地方图9幅,咸淳《临安志》有地方图13幅,至正《金陵新志》有地方图21幅。

   

宋代地方官员对地方图重要性的认识比较深刻。北宋陈襄说:“迓吏初至,虽有图经,粗知大概耳。眡事之后,必令详画地图,以载邑井都保之广狭,人民之居止,道途之远近,山林田亩之多寡高下,各以其图来上,然后合诸乡邑所画,总为一大图,置之坐隅。故身据厅事之上,而所治之内,人民、地里、山林、川泽俱在目前。凡有争讼,有赋役,有水旱,有追逮,皆可以一览而见矣。”宋袁燮说:“命每保画一图,田畴、山水、道路悉载之,而以居民分布其间,凡名数治业悉书之。合保为都,合都为乡,合乡为县。征发、争讼、追胥,披图可立决,以此为荒政首。”这里讲到了以小图合成大图,其方法战国时已有。小图的作用很大,用途广泛,如征税、打官司、追捕罪犯、水旱灾害等都需要它。

   

明清时期的地方图,除地方志、地图集内比较集中以外,有的是刻在石碑上,或保存在类书中。如《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中都有一些地方图。其内容除各级地方行政单位如省、府、州、县的地图外,还有城市、乡、镇、边塞、名山、寺庙、墓地图。

(责任编辑:天道不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