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留学:港校在内陆为何逐渐降温

 洁洁赢 2014-08-07

香港的大学在内陆的招生,目前有降温的趋势。从总人数来看仍然在增加,十年来香港对内陆招生高校从8所增至17所,招生人数从250人增至1588人。但香港的大学对内陆考生的吸引力在下降,也是事实,据统计,今年香港浸会大学的申请人数下降了约1000人,而香港理工大学、岭南大学的申请人数也分别减少12.5%和5%。香港中文大学招录的省市三甲人数比去年少25人,比前年少32人。香港大学状元人数也在减少。某些港校,二本的分数也可以申请到。

  这与当年港校备受追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其中原因很多。我个人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内陆考生对香港的大学了解逐渐增多,从而选择更加理性所致。

  事实上,当年内陆考生对港校的追捧,多少有些非理性、盲目的成分。多数考生对港校并不是十分地了解,只是看了看宣传手册和大学排行榜,就做出了决定。但入学以后,发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首先要遇到的就是语言关,在课堂上是英语,在生活中是粤语,这令很多学生极不适应。

  我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当时来港的学生都是各地的佼佼者,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这本不意味着上课就能听懂,这其中还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来看,一些专业尤其是人文学科相关专业与内陆高中课程几无衔接,比如说大一就讲分析哲学,对于在这方面毫无基础的内陆生而言,无疑是在听天书,就是用中文讲,也听不懂。其他专业也或多或少有类似的问题。另外从教学模式来看,香港当地学生从中小学()开始,就是在课堂不断发言,课后不断地撰写Paper的训练中成长起来的。而陆生在这方面的训练严重不足,进入港校后一时难以适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