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嘴沿菠

 平平安安866 2014-08-07

  

覆盆子,图片来源网络

 

福安新闻网(杨昌长)与春姑娘热恋四五月后,待在田头、地角、坡地、路边的嘴沿菠,便羞红了脸庞。这当儿,儿时的我,就猴急猴急与小伙伴们扑到了嘴沿菠的身旁。

 

嘴沿菠,是我们这一带乡民对覆盆子、藕田藨、悬钩子三种植物和果实的统称。其实, 这三种植物均为落叶小灌木,属悬钩子科,也算同为一家族吧。

 

嘴沿菠,顾名思义,即嘴边的菠萝呗。嘿,这些植物的果实也的确长得像枚小菠萝。所以,我总觉得家乡人民将这些植物果实统称为“嘴沿菠”,还真的蛮有道理。民谚云:“路边果子,惹人嘴齿”。嘴沿菠哎,你还真的惹了我们多少回的嘴(牙)齿呀!

 

四五月,羞得稍早的是嘴沿菠中的覆盆子和藕田藨。覆盆子和藕田藨均为匍匐状落叶小灌木,家乡人又将两者叫作匐地嘴沿菠,以区别于骑(立)树嘴沿菠——悬钩子。熟透的覆盆子果实中空,将其果翻过来,确实像个红盆子。这小野果滋味甚甜,又无渣粕,且果粒也略大于藕田藨和悬钩子,加之田畴厝边经常可见,因此,覆盆子便成了我们猎物中的首选。不过,大人们一般是不让我们去采摘的。不让采撷的理由是:“这种嘴沿菠,都被老蛇舔过,吃了会肚子疼”。其实,我们才不管大人的吓唬呢,碰到大颗红透的覆盆子,小手一伸拎到嘴边,哈一口气便放进嘴里,哈哈,那个味道呀,真是美极了!

 

覆盆子,还是一味上佳的中药材呢。据说,它具有补肾、助阳、固精、明目等功效。成年后,我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才晓得了这个“秘密”。

 

同是嘴沿菠中的藕田藨,乡人又将其称作“布田菠”。因其大都在布田(插秧)时成熟,且大多长在田塍的岩壁上,故而取其名称。布田菠亦鲜甜可口,瘪籽无渣;因此,也成了儿时我等的猎取对象。不过,要蹚进水田里,摸到塍壁上采摘,对我们来说是有点困难。但儿时口中的馋虫老是蠕痒,也不管田里有水没水,能蹚得进去扑个正着便可解馋,尽管每次弄得裤子甚脏,回家后便遭爹娘责骂,但骂人不痛,我们早有领教,于是就不当一回事,孩提时那种顽劣,至今想起还真是觉得好笑、好玩。

 

藕田藨的根亦可入药,儿时常见大人将其和猪腿混在一起熬汤,说是喝了能祛除寒湿。如今,我从当地青草医那里得知,其根具有发表散寒、活血调经,以及消除肿胀等功效。而在当时,大人若谎称布田菠也有老蛇毒,那是骗不了我们的。因为,我们享用多次后也没见过谁被毒着的。

 

嘴沿菠中的悬钩子,一般长在山野或涧旁,它叶呈掌状,颇似凹角的桑叶,树枝刺特多,不小心小手就被咬出血,去采摘时我们会特别地注意呢。悬钩子的果实实心多肉,果熟时呈橙黄色,最具小菠萝状,且味道酸甜可口,往往一棵采撷下来数量不少。因此,上山时我们都会带上掏空的书包,将悬钩子“一网打尽”后装在书包里拎回家慢慢地享受。

 

说也奇怪,悬钩子一旦吃多,那阶段一般我们都不大容易患感冒,且手轻脚轻,做事特机灵。成年后,方知悬钩子也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材,有醒酒、解毒、袪痰、固精及治疗重感冒的功效。

 

山川多秀色,大地尽迤逦。儿时的天真好动、活泼顽皮,倒是为自己的嘴巴平添了几多“机遇”,以至今日一大把年纪了,想起了当时喜欢的嘴沿菠,还是满嘴涎泼,如嚼甘饴!

福安新闻网ww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