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何处?

 易之复 2014-08-08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何处?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何处? - 危石 - 危石的小易易

     陶渊明,东晋大诗人,我国田园诗派的始祖,其所写的《桃花源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恬静、纯朴的田园风光,是一篇千古流传的杰作。它之所以有这样长久的生命力,除了作品具有曲折的情节,生动流畅的描述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外,还在于作品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百姓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在这里,“土地平旷,房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正是在这闲散的空间里引发出来的快乐,对生命自身的讴歌和钟爱,深深打动并陶冶着历代中国人的心灵。
    自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世以来,历代注家蜂起,诠释接踵。那么这样一个安乐理想的地方在哪里呢?人们从各个方面探寻桃花源的真实所在,只可惜到如今仍然众说纷纭。
    首先有人认为,桃花源就是陶渊明家乡浔阳柴桑附近的庐山康王谷,这是一种比较可信的说法。
    康王谷,俗称庐山垅。从现在的星子县乘车至隘口,然后沿着通往庐山的南山公路北行数公里,在一处叫“观口”的地方弃车步行,即可进入庐山垅。这是一条长达七公里的绝密坳谷,据《庐山旅游介绍》中说,“整个垅中,峰岭对峙,连绵延伸,东靠着最高汉阳峰,西临于长岭马耳峰,森林掩映,溪泉沿流,竹木青秀,花草烂漫。屋舍靠近山水,碧荫遮盖村庄,阡陌纵横,水田旱地,男耕女织,一展世外桃源景象”。进谷的“葫芦口”极狭,一踏进谷口,溪声林涛便扑面而来,但见青山高耸,古木参天,山重水复,曲折蜿蜒。循着溪旁小道山行二三里,山势渐缓,眼前出现一片村落。田园葱翠,“房舍俨然”,“鸡犬之声相闻”,倘若再是春天进谷,则夹岸桃花灼灼,香气氤氲,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极为相似。
    除了景色极为相似之外,文中的描写与史实也相当吻合,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得从“康王谷”的来历说起。据宋《南康军图记》记载:秦灭楚时,楚怀王之子康王避难谷中,秦将王翦追赶甚急,幸而天降大雨,康王得以脱险,从此隐居谷中,“不复出焉”。“康王谷”因而得名。以上记载不禁使我们联想起《桃花源记》中“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遂于外人隔绝”的描写。而陶渊明长期生活在庐山南山一带,对谷中的风光和康王避难的事件应当非常熟悉,故而他便以康王谷作为生活原型,构想桃源情境,进行艺术创造,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应该是当信勿疑的。
    其次有人主张湖南桃花源说。
    现今湖南省桃源县有一个景点恰似“桃花源”。那里面临沅水,背靠青山,景色秀丽,松竹幽深,有唐人建的寺观,宋人建的楼阁,明清人建的景点,这些仿佛都符合作品中“渔人遇仙”的意境。然而上述寺、观、景点均是后人的附会。据考证,桃源县是在宋代的时候才在这里设县命名,因此这种说法过于牵强。
    再次还有人认为,桃花源应为湖北武陵地区的苗民村落。
    这种说法的根据是,在陶渊明所处的时代,生活在武陵地区的湘西苗族正处于父系氏族初期的社会阶段,这里生产力低下,剩余产品极少,贫富不悬殊,无徭役,无关税,百姓生活安宁,相处和平,与《桃花源记》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十分相似。武陵地区的苗族人民崇拜桃树,并有杀鸡待客的习俗,也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吻合,但具体地点没有人说的清楚。
    最后一种说法认为桃花源是在古海州的宿城山凹。
    古海州即现在的江苏连云港。据考察,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无陆路可通外界。临海处有一座半身浸浮于海中的峻峭山峦,山脚转弯处有通向高公岛的逶迤石峡。这与陶渊明所绘的“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方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景色十分相像。据说,陶渊明曾任参军时,到过此地,领略过这里美丽的景色,他在此觅到了心中的桃花源。
    以上诸种说法,各有依据,至今没有一个一致的答案。桃花源是文学作品中的地名,毕竟是人们向往中的世外之地,难以实地对号入座,那么,这些争论或许将永远继续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