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消化道出血 内服:(药疗) 大黄100克,车前子30克,地榆20克。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4~6次服完,每日1副。一般服药3~4副即可治愈。 2.胆囊炎: 内服:(药疗) 龙胆草15克,海金沙20克,鱼腥草20克,散羊草(又名剪刀夹、扁竹根、豆豉叶、蝴蝶花)15克,夏枯草10克,布菜(又名布叶草、齐头蒿、布菜子)20克,野靛(又名小泽兰)15克,水适量煮水,早晚各喝1次,1天喝完。 内服:(食疗) ①芦根160克,水煎代茶饮。一般服药3剂后症状明显减轻,继服7日1疗程。 ②金钱草每天60克泡水当茶喝,忌口。B粳米2两加适量的白糖加适量鸡内金粉(炒黄)煮粥喝。 ③玉米须2两,茵陈1两,山枳子5钱,广郁金5钱,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5剂可能痊愈。 ④冬瓜籽、绿豆各5钱煎1碗汤,1次服下。1日3次,连用10日。 3.胃痛: 内服:(药疗) ①百合30克,乌药10克,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② 维生素B6加,呋喃唑酮服用。7天1个疗程。前2天每日2次每次各2粒,中间3天每日3次各3粒,最后2天每日2次各2粒。胃病没有疼痛时不适合用。 内服:(食疗) 1.大蒜1次1两连皮烧焦,再加1碗水烧开,加1碗水烧开,加适量白糖空腹食用,1日2次,一般连用7天没症状。 2.枳壳白芨粥:枳壳、白芨各15克,糯米100克,大枣5枚,蜂蜜25克。先煎枳壳、白芨,取汁去渣,再加入糯米、大枣、蜂蜜同煮至粥熟。每日3次,温热空腹食,连续食用30日。
4.溃疡性结肠炎: 内服:(药疗) 金钱草30克,柴胡10克,黄芩15克,葛根15克,白头翁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也可取液30~50毫升每晚保留灌肠1次。 内服:(食疗) 山楂片,红糖,白酒各1两半,干炒山楂片直至发粘冒烟停火,倒入白酒挪进砂锅,多加半碗水,最小的火煮10多分钟,最后放红糖搅化,早晚空腹各1次,连用5-10天,需严格忌口。 外用: 乌梅、川椒、黄柏各等分,鲜生姜适量。前3味共碾为未,加生姜共捣制成糊膏状,将姜膏摊在纱布上。外敷神阙穴,用胶布加压固定。用药半小时,脐腹有温暖舒适感,一般外敷1次可症状告愈,若不愈,2至3日后可换药再敷。 5.便秘: 内服:(药疗) 1.大麻仁、炒白芝麻、炒杏仁、紫苏子、松子仁捣碎可以加点蜂蜜调成丸剂,红枣大小,早晚空腹各服1次,严重者3—4次(五子仁润肠丸) 2.生白芍25克,生甘草15克,枳实10克,2大腕谁熬成半碗,每天早晚空腹服用,2—5天通便,最多喝7天。 内服:(食疗) ①桑葚苁蓉汤:桑葚、肉苁蓉各30克,黑芝麻15克,炒枳壳9克,水煎成汤饮用。此汤有滋阴润肠之功,用于阴虚血少之便秘。 ②决明子茶:决明子15克,用开水冲泡后,饮用时调适量蜂蜜,治疗内热便秘。 ③当归首乌茶:当归10克,生地15克,生首乌10克,蜂蜜适量。水煎代茶饮。用于治疗血虚肠燥便秘。 ④肉苁蓉15克,羊肉60克。水煎取汁,再取大米 100克与药汁同煮粥。治疗老年人阳虚便秘。 ⑤黑芝麻60克捣碎,黄芪20克。水煮熟,调适量蜂蜜食用,治疗气虚便秘。 ⑥郁李仁6克~12克,粳米30克~60克。先将郁李仁捣烂如泥,水研并绞取药汁或捣烂后水煎煮,去渣取汁;以药汁人粳米煮粥,粥成可加入适量冰糖调味。晨起作早餐食用。 ⑦生土豆、生西红柿、生苹果、生胡萝卜各1个,加点温开水榨汁每天早上空腹喝。可加点蜂蜜调味。不但治疗便秘对各种眼病、美容、胃肠都有好处。 ⑧鲜桑葚50克或干品30克,粳米50克,一同入锅煮粥,先武火烧开,后文火煮至粥熟。此粥具有滋补肝肾、养血明目的效用,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目眩,视力减退,失眠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血虚便秘等。 ⑨桑葚1000克,捣绞取汁,煎熬成膏,每服1匙,开水冲服。本膏具有滋阴养血、乌须发、消瘰疬的功效,主治须发早白,便秘,瘰疬等。 外用: ①黄芪55克、当归5克、五味子10克,打粉研末贴肚脐。便秘、头晕的症状会出现在多种体质中,本方只适用于脾肾阳虚证引起的此症。 ②大黄,玄明粉,生地,当归,枳实各30克,陈皮,木香,槟榔,桃仁,红花各15克,将上药研成细粉,每用20克用蜂蜜调成膏贴肚脐,2天1换。本方有很好的泻下通便的作用,如果是气虚可加党参20克。小儿亦可。见好就收。 6.止泻 内服:(食疗) 1.山药粥:鲜山药100~200克,粳米100克。制法
将山药洗净去皮切块,与粳米同煮即可。 2.桂花糯米藕:藕2节,糯米4两,桂花适量。将莲藕洗净后擦干,从1端切下2厘米长左右的1节作为帽盖;糯米洗净后塞入莲藕孔内,塞满后将莲藕帽盖盖上,以牙签扎牢,上蒸笼蒸透(约需2小时);莲藕取出,泡水刮皮,去掉帽盖,分切为0.5厘米厚片状后,放入大碗中,加桂花,再以玻璃纸封住碗口,上蒸笼以小火蒸上1个半小时后取出,倒扣入盘中,即可。 (注:糯米,在北方又被称为“江米”,生活中许多食品都是以它为原料制成的,我们最常吃的八宝粥中的其中1宝便是糯米。糯米甜酒想必大家也尝过了,“寒衣补故褐,家酿熟新糯”,就是北宋文学家苏辙吟诵糯米甜酒的诗。我们端午节必吃的粽子也是用糯米制成的,更不必说年糕、甜糕、打糕之类的糕点了。糯米的主要功效就是温补脾胃。《齐民四术》中记载:“米益人心脾,尤宜老病孕产,合糯米为粥、味至美”。《本草经疏论》也说糯米:“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利,则中(指人体胃部)自温,力便亦坚实;温能养气,气顺则身自多热,脾肺虚寒者宜之。”所以,脾胃虚寒的人食用1些糯米,是很有好处的。但糯米1次不宜食用过多,它毕竟是比较粘腻的,不好消化。) 3.苹果削皮上锅蒸,每天吃2—3个 外用: 把鲜姜捣烂,固定在肚脐眼上,晚用早取。 7.内外痔: 内服:(药疗) 1.金钱草50克,地榆25克,槐花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7天。 2.槐花20克、穿山甲(土炒)10克、僵蚕(炒)10克、石决明(煅)10克、胡黄连10克、熟大黄10克、金银花10克、蒲公英10克;效果:1副药后部分病人可有大便时肛门坠胀疼痛,可隔1日在服,第2付药一般肿消痛止。用3付就可以。至少1月内需要严格忌口。 内服:(食疗)
外用: 1.去市场买上2两花椒(越麻越好),准备1个新脸盆,1块新毛巾,每次用30粒花椒烧水,烧开之后,坐在盆子上先薰后洗。每次10分钟,每天2次,2周见效。 2.白芷、川芎、青黛、红花各等份(各20克也可)煎水坐浴外洗,内外痔均可治。
8.胃溃疡疼痛,胃反酸: 内服:(药疗) 1.延胡索,鸡蛋壳等分。焙干,研磨。每次5克,水送服,每日3次。 2.附子3克,黄连3克,白芍3克,每日两次,连服7日。忌口
9.慢性胃炎 内服:(食疗) 1.肝胃不和症:扁豆佛手粥:扁豆100克,佛手30克,粳米100克,同煮粥食之。 2.脾胃虚寒症:生姜大枣粥:生姜3片,大枣15枚,粳米50克,同煮粥食之。 3.养胃莲子粥:莲子30克,山药30克,薏苡仁30克,白扁豆30克,大枣20枚,粳米100克。同煮粥食之。 4.生姜杨梅山楂饮:生姜5片,杨梅50克,山楂50克。切细水泡1小时,再加红糖适量,共煮30分钟即可饮用。 5.石斛沙参炖猪肉:瘦猪肉200克,石斛、沙参、麦冬各10克,无花果3个。先将瘦猪肉洗净,切成中块;其他洗净切片。将所有用料放人炖锅内,加入沸水1碗半,隔水炖之。先用大火炖30分钟,再用中火炖 50分钟,后用小火炖1个半小时,即成。 6.萎缩性胃炎:小麦粉半两炒焦(黄),加白糖,开水调匀,饭前空腹吃10天,忌柿子,香蕉。
10.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内服:(食疗) 1.包心菜粥: 包心菜500克,粳米50克。先将包心菜水煮半小时,捞出菜后入粳米煮粥。 用法: 每日2次,温热服。本品对胃及10二指肠溃疡有止痛和促进溃疡愈合作用。 2.枳壳白芨粥:枳壳、白芨各15克,糯米100克,大枣5枚,蜂蜜25克。先煎枳壳、白芨,取汁去渣,再加入糯米、大枣、蜂蜜同煮至粥熟。每日3次,温热空腹食,连续食用30日。
11.五更泻 内服:(食疗) 山药粥:鲜山药100~200克,粳米100克。将山药洗净去皮切块,与粳米同煮即可。山药健脾止泻,益肾补肺。此粥四季皆可食用,对于慢性腹泻以脾胃虚弱者最为适宜。
外用: 肉桂3克,硫磺6克,白胡椒1点5克,鸡内金3克,枯矾6克,5倍子6克,新鲜葱头3至5节。前6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取葱头捣烂,与上述药末拌匀。加适量醋酸调成糊状,平摊于脐部,用纱布覆盖井用胶布贴稳,每天敷2小时即可,每日1次;6次为1疗程。若敷药后出现发痒、灼痛等现象,停药后即消失。
12.胃寒 内服:(食疗) 1.鲜姜500克(细末),白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3次,饭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汤匙);坚持吃1星期,一般都能见效;如没彻底好,再继续吃,直至好为止。 2.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以水3碗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
13.消化不良 内服:(食疗) 1.桂浆粥:肉桂2~3克,粳米50~100克,红糖适量。将肉桂煎取浓汁,去渣;再将粳米淘净,加水煮粥;煮沸后调入肉桂汁及红糖,同煮为粥。或用肉桂末1~2克调入粥内同煮。每日2次,一般连续食用3~5日。本品温中补阳、散寒止痛。适用于虚寒性腹痛、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稀薄及妇女虚寒性痛经。 2.扁豆山药粥:白扁豆100~150克,山药50克,均研细末。大米150克,加水适量煮粥,每日分两次服。本方具有健脾和中、助消化之功。 3.大枣10枚(炒焦),橘皮10克(或陈皮4克),共放保温杯内,沸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常服有效。 4.消化不良(儿童消化不良同):鸡盹皮4两炒黄研成粉,饭前用白糖水冲服、1日2次,1次2钱(约半调羹)、儿童减半、1剂服完即可,忌吃田螺。 5.6个鸡内金,6个橘皮,4克砂仁,粳米1两。煮着吃可以加白糖。 外用: 吴茱萸30克,丁香6克,胡椒30粒。共研为极细末,储瓶内备用。使用时,每次用药粉1.5克,调入凡士林适量敷脐部,每日换药1次。一般敷药1~2次后可痊愈。
14.阑尾炎 内服:(药疗) 地榆,当归,黄芩,金银花,玄参各20克,生薏苡仁30克,麦冬12克。水煎煮,急性1副,慢性4-6副。 以上药方由华天宝桂龙药膏专家提供,仅供参考,如需服用,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