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561233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国道特大桥挖井基础的设计及施工方案
2014-08-08 | 阅:  转:  |  分享 
  
挖井基础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跨xx国道特大桥共有三处挖井基础分别是33#、34#、35#墩基础,对应桩号分别为DK473+339.02、DK473+379.87、DK473+443.87。其表层有少量的杂填土及粉质粘土,下部岩层主要为花岗片麻岩δ0=400~1500Kpa,基础开挖深度为7~8m,根据施工图纸,设计地基持力层δ0=800~1500Kpa,本桥范围内地下水无侵蚀性。

主要施工任务包括基坑开挖、基础护壁、基础混凝土浇筑及基坑原状土回填。主要工程量见下表:

主要工程量表

项目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石方开挖 m3 3405 基坑回填 m3 1523 原状土 基础混凝土 m3 1492.5 C30 护壁混凝土 m3 265.5 C30 钢筋制安 t 12.235 2临时工程施工布置

2.1组织机构

跨xx国道特大桥33#、34#、35#挖井基础由四工区水电一局桥梁二队负责施工。

2.2施工便道

33#、34#、35#基础为跨xx国道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段桥墩基础,挖井基础在新xx国道两侧,施工便道已经贯通,施工交通方便,满足施工生产需求。

2.3施工用电

跨xx国道特大桥临时用电已经接入现场可以使用,同时现场配备30kw柴油发电机,以备应急供电。

2.4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主要为混凝土拌和用水及混凝土养护用水,拌和用水采用ZSD-12#混凝土拌和站自来水提供,站内配备50m3水池。现场配备一辆洒水车经常性洒水,防止扬尘。

2.5拌和站

根据工程监理进度计划和混凝土用量考虑,利用ZSD-12#混凝土拌和站为供应挖井基础混凝土。

3沉降及变形观测

沉降及变形观测网的测量设计方案严格按照设计、规范以及有关文件要求进行。挖井基础观测标埋设符合《京沪桥通-32》。

3.1桥墩台沉降观测的设置和测量精度

(1)沉降观测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0.1mm。

(2)观测标的设置依据铁三院《桥涵沉降观测标构造图》(京沪桥通-32)具体设置情况如下:

a隔墩埋设进行变形沉降观测。

b在承台上布置2个临时观测标,观测标-1位于底层承台左侧北京方向角上,观测标-2位于底层承台右侧上海方向角上。

c根据施工图纸及跨xx国道特大桥总体沉降观测标埋设设置,仅34#基础底层埋有2个沉降变形观测标。

依据铁三院《桥涵沉降观测标构造图》(京沪桥通-32),挖井基础的埋设位置见下图:























⑶基础沉降观测频次 观测频次 备注 观测期限 观测周期 墩台基础施工完成 / / 设置观测点,进行首次观测 墩台混凝土施工 全程 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 承台回填时,测点移至墩身或墩顶 m以内时采用反铲直接出碴,装15t自卸车运至弃碴场,坑深超过4.5m采用卷扬机配和人工出碴,装载机装15t自卸车运输至路基填筑现场或弃碴场。基坑有水时,在基底中间设集水坑,集中将水排出坑外,保证工作面处于干燥环境下施工。

基坑开挖7~8m,距xx国道较近,为不影响xx国道车辆通行,采取垂直开挖方式,为保证边坡稳定,挖井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方式对基坑边坡进行防护。

为保证设计结构尺寸,基坑开挖时较设计结构边线扩挖30cm,坑深3米范围内采用20cm厚C30钢筋混凝土护墙对边坡进行支护,并保证护墙上部露出原地面30cm作为截水埂,以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兼做挡碴墙防止地面碴料滚入基坑,对坑内施工人员安全造成伤害。采用冲击锤开挖时,每下挖1m出碴结束后,立即采用20cm厚C30钢筋混凝土对边坡进行防护,护墙的厚度及配筋不变,但为保证护墙的整体性,同层护墙四周混凝土须整体浇筑,不同层护墙上下搭接5cm。护壁形式、尺寸及配筋等见挖井基础配筋图。

开挖至基底预留20cm保护层,保护层采用风镐开挖至设计高程,基底出碴结束后找设计地质工程师现场确认。基础现场确认后,找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资料完善后,立即浇筑一层50~100mm厚混凝土垫层,垫层强度符合规范要求后进行基础砼施工,避免基底外露时间过长而降低地基承载力。

5钢筋制安

钢筋在加工厂集中按照施工图纸统一下料制作成型,按部位、级别、规格分批架空存放在仓库内,并分类设立标牌,达到文明施工标准。钢筋在运输、存储过程中,应防止锈蚀、污染和避免压弯变形等,钢筋采用平板汽车运输到施工现场绑扎,装卸钢筋时不得从高处抛掷。钢筋安装时,钢筋的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符合施工图纸要求,钢筋与模板之间采用混凝土垫块支垫,垫块的强度、密度高于本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密实度,垫块错开、分散布置,并不得横贯保护层的全部截面,垫块分布按规范要求执行。绑扎和焊接的钢筋骨架,在安装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得变形、开焊或松脱现象。安装钢筋骨架时,不得倾斜、扭曲,不得变更保护层的规定厚度,钢筋安装完成后,进行检查,做好验收记录并妥善保护。钢筋加工及安装允许偏差符合下表规定。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L≤5000 L>5000 1 受力钢筋全长 ±10 ±20 尺量 2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3 箍筋内净尺寸 ±3 注:L为钢筋长度(mm)。



钢筋安装的允许偏差表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 1 受力钢筋排距 ±5mm 2 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 板、墙 ±20mm ±20mm 4 箍筋间距 绑扎骨架 ±20mm 焊接骨架 ±10mm 5 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 30mm 6 钢筋保护层厚度 c≥35mm +10,-5mm 25mm<c<35mm +5,-2mm c≤25mm +3;-1mm 钢筋安装过程中,钢筋搭接形式符合规范要求。

当采用焊接搭接时,焊缝高度h应等于或大于0.3d,并不得小于4mm;焊缝宽度b应等于或大于0.7d,并不得小于8mm。缝焊要求均匀饱满,严禁出现咬肉,缺焊现象。

采用螺纹钢筋焊接时搭接长度见下表

焊接方式 焊接长度 备注 双面焊 10d d:为钢筋直径(mm计) 单面焊 5d 当采用绑扎搭接时接头最小搭接长度应满足下表要求

序号 钢筋级别 受拉区 受压区 1 Ⅰ 30d 20d 2 Ⅱ 35d 25d 注:焊接取样频率、同一搭接区接头率等其它未尽事宜参见《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6模板工程

挖井基坑垂直开挖,边开挖边支护,支护后基坑净尺寸等于或略大于设计结构尺寸,因此在基础浇筑时无需支立模板,仅在护壁施工时需支立模板。

护壁施工时模板的安装应符合铁道部现行标准《铁路组合钢模板技术规则》(TBJ212)的规定。护壁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φ48架子管进行加固。模板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保证混凝土构件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正确。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平整光滑,控制模板接缝不漏浆,可采用优质胶带粘贴模板缝隙。模板安装自检合格后,按照检验批填好验收表格,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护壁砼浇筑施工。

7混凝土浇筑

7.1护壁混凝土浇筑

护壁混凝土浇筑前对岩体进行洒水润湿,混凝土在ZSD-12#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搅拌车运输至浇筑现场进行浇筑作业,混凝土入仓采用串筒入仓,台阶法浇筑。为避免混凝土因施工不当发生离析现象,浇筑时混凝土自由落差小于2m覆盖混凝土拌和站集中拌制,车运输行浇筑,浇筑浇筑砼采用溜槽,自由落差小于2m层控制在30cm左右覆盖监理工程师论坛http://bbs.job2299.com/

(2)根据地质条件、施工要求及环保要求,结合现场情况确定防、排水等措施。

(3)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边坡,严禁出现倒坡现象。

8.2钢筋制安质量保证措施

钢筋安装前应核对各专业图纸,严禁出现错绑、漏绑现象产生,钢筋的搭接长度,同截面搭接率、锚固长度、排距、保护层厚度等应严格按照《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进行控制。

8.3模板支立质量保证措施

模板支立前应进行模板刚度及稳定性计算,保证模板支立后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具有能够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的能力。采用优质胶带粘贴模板接缝,防止接缝处漏浆。混凝土开仓前必须对模板的高程、垂直度、平面位置进行校对,误差控制在《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规定范围内。

8.4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措施

(1)为避免因混凝土供应问题而造成施工缝,在混凝土开盘前需将混凝土配合比及供应方量提前报与混凝土应急拌和站(ZSD-11#拌和站)。

(2)混凝土施工前,应对结合面进行适当洒水湿润。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分层厚度,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振捣器,对入仓混凝土及时进行振捣密实。应由经验丰富的人进行振捣作业,严禁出现漏振、欠振和过振现象产生。

(4)挖井基础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根据天气条件,应在傍晚或清晨施工,可采用冷水拌掺碎冰等方式进行混凝土拌和,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

(5)混凝土达到初凝后立即采用无纺布覆盖并进行洒水养护,养护周期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9安全、文明、环境保护措施

9.1安全技术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让每一位施工人员树立牢固的安全生产意识,做好危险源辨识并加以防护。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配戴安全帽,系好下颚带,锁好带扣;不准穿拖鞋、高跟鞋、裙子或赤脚、赤膊上班作业;严禁酒后上岗,严禁疲劳上岗。

(3)参加作业人员,事先必须检查身体,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及聋哑人不得作业。

(4)出碴吊桶、吊栏等须拴挂牢固,土石料不能太满,防止坠物伤到基坑内施工人员。

9.2文明施工措施

(1)基础开挖边线外1m设置安全防护栏,防护栏采用红白相间的钢管,使用标准安全网防护,高度为1.2~1.5m,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2)按统一要求设立标识牌,内容包括:墩号、里程、基础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浇筑时间等。

(3)现场配电箱位置应规划合理,配电箱处应注明用电负责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4)所有现场管理人员或施工人员统一着装及佩戴胸卡,按工种正确配戴安全帽,现场安全员必须佩戴袖标。

(5)开挖石碴弃至指定弃土场,禁止半路丢弃。混凝土搅拌车禁止在现场刷车。如有混凝土废料应拉至指定弃料点,禁止现场弃料。

10资源配置

10.1人员配置





挖井基础拟投入人员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测量工 4 2 司机 6 3 电气焊工 3 4 钢筋工 8 5 支模工 5 6 混凝土浇筑工 5 7 起重工 2 8 修理工 1 9 普工 10 总计 44 10.2机械配置

挖井基础拟投入机械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测量仪器设备 1 全站仪 GTS-6021 2 电子水准仪 1 土石方开挖设备 1 卡特挖掘机 320D 1 2 吊车 16t 1 3 风镐 6 4 冲击锤 1 混凝土施工设备 1 装载机 ZL50 1 2 发电机 30Kw 1 3 混凝土搅拌车 9m3 2 4 拌和站 HZS120 1 11附件

挖井基础护壁配筋图























8





4









献花(0)
+1
(本文系56123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