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一样的三国:董卓之乱内幕解析⒂——东线瓦解

 在野匹夫 2014-08-08

东线联军的瓦解

在董卓全力以赴摆脱危机的时候,关东的士人群雄却没有任何行动。当时北线联军还未形成,南线的袁术又是孤家寡人,唯一能够对董卓采取军事行动的就只有东线联军了。而此时,东线联军的士人群雄们在干什么呢?他们都畏惧董卓军队的战斗力,没有一个敢进兵的,只知道天天置酒高会。因此董卓得以从容的摆脱了危机。

 

    2月中旬,董卓开始迁都,挟持献帝和朝廷并驱赶洛阳上百万百姓西入关中,放火焚烧洛阳,繁华了数百年的京城沦为废墟,方圆二百里以内屠杀殆尽。

 

    但董卓并没有走,他的主力军队仍然留在洛阳,而且在洛阳待了一年多,直到第二年猛将孙坚在洛阳打败了他的军队,董卓才放弃洛阳撤回关中。

 

    董卓选择留在洛阳是有考虑的:洛阳虽然残破,但军事地位非常重要,洛阳虽然三面受敌,却也分割阻挡了三线的联军,若放弃洛阳,则三线联军从容在洛阳会师,声势浩大,就难对付了;而且洛阳屏蔽着西入关中的道路,若放弃洛阳,则联军以洛阳为基地,向西经过陕县、华阴即可攻入关中,因此守洛阳即是保关中。再者,虽然和士人的合作失败了,但董卓还不甘心,他还有最后一招,就是用武力征服反叛的士人,打垮关东士人群雄的军队,也许这样能迫使士人屈服呢。

 

    朝中士人的根基随着洛阳变成废墟而彻底被摧毁了,董卓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心作战了。他派一部军队防守洛阳之北的孟津渡口,阻挡北线联军之河内军队的渡河南下;派部将徐荣防守洛阳东部的城皋、荥阳一线,阻击东线联军;另派一路游军抄掠至洛阳东南的阳城,监视豫州刺史孔伷在颖川的军队。(作为董卓暴行之一的“阳城惨案”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董卓劫迁天子,驱赶百姓,搞得四海鼎沸,人心惶惶,这正是进攻的大好时机。若士人群雄能够齐心协力,一并进兵,只要一战克敌,则董卓的势力有可能迅速崩溃。当时位列东线联军末席的曹操就很清楚地指出了这一点。但东线联军的士人们却无动于衷,仍然按兵不动。

 

    到3月的时候,身怀忠义报国之心的曹操实在看不下去了,他不顾自己兵微将寡,毅然出动进攻董卓。联军当中只有济北相鲍信响应,他和弟弟鲍韬带兵前往。曹操的好朋友,陈留太守张邈出于和曹操的交情,也派了卫兹带少数军队随同助战。当时曹操带领的就是这么一支七拼八凑的军队。(鲍信可以说是曹操前期创业的主要帮手,以我之见其才要在郭嘉之上,可惜早亡,未能成就大业,关于他将在后面专门论述

 

    曹操打算趁董卓迁都的混乱之际,出其不意地抢占成皋。成皋在洛阳之东,是屏蔽洛阳的军事重镇,占领了成皋就等于打开了进兵洛阳的东大门。曹操从小就熟读兵书,从这个行动上就可以看出来他的军事天赋。

 

    可惜的是大好时机已经过去了,董卓已经摆脱了危机,洛阳周围的防卫已经加强,他的部将徐荣也已在成皋附近驻防。曹操军队走到成皋之东的荥阳时与徐荣的军队遭遇了,两军展开一场激战。

 

    关于这次战斗是怎么进行的,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但战况却是非常激烈。结果是曹操战败,卫兹和鲍韬战死,鲍信受伤,曹操也险些被捉,幸赖弟弟曹洪拼死保护才得以逃脱,他的军队大部被歼。

 

    这场战役曹操为何会败的如此之惨?曹操虽然很会用兵,无奈他的军队都是一群乌合之众,从他去年12月起兵,到这年3月打荥阳之战,军队只训练了四个月,未经战阵,自然不是久经战阵的西凉精锐的对手。当然此战曹操的兵力也少,但这并不是主要因素。

 

    曹操狼狈逃回酸枣联军大营,看到的却是联军的群雄们还在那里聚会饮酒,此时的曹操心情别提多悲愤了!但他出于对朝廷的忠义,强压怒火,又向这些士人们建议说:“你们如能听从我的计划,请北线的袁绍率领河内诸军进逼孟津,而驻扎酸枣的各位将领则攻占城皋并洛阳外围全部险要地区;请南线袁术率军从武关西入关中,威胁董卓的大后方。各部队全都高筑营垒,坚守不战,多布置疑兵,显示出天下大军汇集的形势,然后名正言顺地讨征叛逆,可以很快平定局势。如今我们号称义兵,但一直迟疑不前,使天下人失望,我为大家感到羞耻!”

 

    可以看出,经过荥阳之战,曹操知道了董卓军队的厉害,因此他的这个方案较前面有进步了,既然正面作战不是董卓军队的对手,那就前出抢占险要,然后凭险据守,逼而不打,从三面压迫董卓,从而促使敌人的瓦解。

 

    但东线联军群雄还是不听。

 

    曹操对这些畏缩不前的士人们失望了,就离开酸枣联军大营,去扬州一带募兵。这个时候是曹操人生的低谷时期,荥阳之战他损失了几乎全部家底儿,在东线联军内部又得不到支持,兵微将寡几乎没有容身之地,就是募兵也要大老远跑到扬州去,这还全靠了弟弟曹洪的关系,曹洪与当时的扬州刺史陈温是老朋友,而联军群雄们没有一个伸出援助之手。

 

    要是一般人遇到这种挫折早就气馁了,可曹操不同,他是英雄。磨砺出英雄,纵观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有哪一个不是历经磨砺成长起来的?从曹操的一生来看,荥阳之败根本不算什么,后面他兖州的得而复失,官渡之战的危而后安,考验要比这大的多。在兖州得而复失之后,曹操曾经一度丧失了争霸天下的大志,想跑到袁绍那儿去寄人篱下过一辈子,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而刘备遇到的挫折比曹操还要多。英雄就是有过人的毅力,才能百折不挠终成大业。

 

    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曹操到扬州募兵的事儿也不顺利,先是募得了四千多人,结果走到半路,兵士哗变,夜里围攻他的营帐,幸亏曹操武艺高强,持剑连杀数十人,杀出一条血路,死里逃生。然后跑到老家沛国的县里面募得了一千多人。

 

    4月,曹操带着新募的兵回来,却发现找不到东线联军了!东线联军已经解散了,解散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粮食吃光了,而又没有人组织军粮供应,于是群雄都打道回府了。不仅如此,东线联军内部还发生了内讧,兖州刺史刘岱对东郡太守桥瑁看不顺眼,把他杀了。

 

    东线联军号称十余万人,声势浩大,却如此轻易地瓦解了,真是让人可叹。究其原因:

 

    一是士人内部矛盾重重,互不统属。虽然他们遥推袁绍为盟主,实际上袁绍无法制定统一行动的计划,即使制定了他们也不会听。和北线与南线联军不同的是,东线联军没有一个统帅,北线至少有袁绍为盟主,韩馥供应军粮;南线袁术是首领,孙坚打前锋;都是有一定组织的。而东线联军却没有统帅,也没有组织,士人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都不愿拿自己的家底儿去和董卓硬拼,就连供应军粮这样的问题都达不成一致意见,于是粮食吃尽就散伙了。

 

    二是士人丧失了政治目标。他们起兵的目的是什么?是讨伐董卓并拥立弘农王复位。没想到董卓来了个釜底抽薪之计,把弘农王给杀了,而士人们又不承认汉献帝的正统地位,于是就失去了方向。即使能够杀了董卓,那对汉献帝该如何处置呢?在当时士人的思想中,皇权正统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弘农王的死使皇权正统失去了依托,于是起兵时的一腔热血变成了后来的犹疑与迷茫。难怪东线联军的8路群雄在酸枣会盟时,都互相推托,谁都不愿意登坛主盟——政治目标都没有了,还盟什么呢?就是后来他们找了个官职低微的功曹臧洪来主盟,盟誓里的语言也含糊不清,誓词说: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惧沦丧社稷,翦覆四海。兖州刺史岱、豫州刺史伷、陈留太守邈、东郡太守瑁、广陵太守超等,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勠力,以致臣节,陨首丧元,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誓词的前面列举了董卓的罪状,后面表明了群雄的决心,而联盟的志向或目标只有“并赴国难”这么笼统的四个字,既没有说要铲除董卓,也没有说如何匡扶社稷。诸侯的矛盾心情可见一斑。

 

    当然,后来袁绍的“漳河盟誓”誓词里提到了要“讨伐董卓,翼戴天子”,这个天子又是谁呢?从后来袁绍极力推举刘虞为帝的事情来看,这个天子不是当时的汉献帝,袁绍是要另立皇帝,这样士人的政治目标就重新找到了。(当然袁绍这样做也有他的私心在里面

 

    三是这些士人都不知兵,不会打仗,也不敢打仗。关于这一点,当时的郑泰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张邈是个忠厚长者,坐在堂上,眼睛都不会东张西望;孔伷只会高谈阔论,褒贬是非;这些人全无军事才能。如果强来对阵,他们将各自保存实力,以观成败,不肯同心合力,共进共退。而且关东地区太平的时间已很长,百姓不熟悉作战,根本就不是董卓虎狼之师的对手。

 

    郑泰的话说到了点子上。东线联军的士人,除了曹操和鲍信之外,其它的都是些传统士人,标榜才识情操,喜好高谈阔论,以不知兵为荣,这是东汉社会的一贯风气,在太平之世尚可以凭节操名德仕进高位,遭遇乱世就百无一用了。而在乱世称雄的士人,都是武人化的士人,袁绍和曹操是其代表,其它的没有武人化的士人全被淘汰了。

 

    东线联军瓦解了,曹操势单力薄无处容身,就去河内投靠了袁绍,没想到身为盟主的袁绍也处在困境当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