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父母没有教孩子这些事

 xiaoboyunzhe 2014-08-09

文:刘晓茁

当家庭给予的无微不至的呵护与社会中硬邦邦的规则形成强烈反差,当初“爱孩子”的家长们,你们可曾想过那时孩子们遭受的痛苦有多么彻骨。


  与友人聚,排队点餐,站队三四人,井然有序,快到我前面一个姑娘,忽见一个七八岁男孩,大喇喇从侧边挤上前台,张口就对侍者点餐,对插队毫无羞涩,一副理所当然。我轻声问:“孩子,没有人教过你要遵守秩序,排队点餐么?”男孩大声回答:“我爸妈说我小,就应该最先点餐,大人们应该让着我。”声音洪亮,餐厅各个角落可闻,不少食客抬头来看,我亦回望,有貌似男孩父母在一角,脸有尴尬,父欲上前,母伸手阻止。男孩插队买到食物,毫无羞涩端起盘子回到座位,父欲言,母狠狠瞪了父一眼,一家三口遂埋头就餐。满堂食客,表情各异,我与友人,相视愕然。

  这虽然只是生活中的个别现象,但现实中也有很多相似的例子。公园里年轻的母亲抱着四五岁的孩子,孩子伸手打了别人,母亲微微一笑,仿佛事情没有发生过一般;公共场所孩子大声喧哗,满地跑来跑去,父母充耳不闻,视若无睹;商场里孩子弄坏了货品,家长若无其事将损坏的商品放回货架,拉着孩子离开。这些家庭教育缺失的瞬间,每天都在发生,每天都有人遇见。稚童无错,错在谁?答案不揭而明。这仅仅是一个缩影,为何父母会无视甚至纵容孩子各种“犯错”行为?总结起来,无非三个方面原因:

  家中“独苗”一支独大。虽然国家已经放开单独二胎政策,但是就现在来说,不少大城市的年轻家庭还是只有一个孩子。一家人节衣缩食也要给孩子最好的,孩子就是一家人生活的重心,这种观点在不少家庭依旧存在,对孩子的过度重视和溺爱导致家庭教育近乎缺失。什么都顺着孩子,什么都给孩子,造成了父母对孩子爱的误区,而且当有一些年轻的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问题后试图弥补,却常常在长辈“隔代亲”的阻拦下无奈作罢。

  “我的孩子还小,现在教育太早。”这种思想也是导致家庭教育跟不上孩子成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年轻的夫妻初为人父人母,对孩子宠爱无可指摘,但是总觉得孩子还小,未免是给家庭教育缺失寻找一个不合格的借口。孩子三四岁,父母觉得他小,孩子七八岁父母仍觉得还小,孩子十七八岁,与父母相比,仍是孩子,可实际他却已经走入社会,从幼时就应该跟上的家庭教育,只能无奈的成为残疾的“后腿”,拖住孩子的一生。

  我家有钱,我孩子就是“霸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数家庭都能给孩子一个高质量的生活条件。但是高质量的生活条件不代表高质量的教育。当快速发展的经济造就了一批富人,富人们却将只会拿钱说话的错误理念不知不觉地灌输给了无知的孩子,不得不说早年间“著名”的杭州七十码及近期某著名歌唱家的儿子因轮奸锒铛入狱就是这种情况下酿出的苦果。孩子是有了优渥的生活,可是家庭教育的贫瘠,导致孩子最终走上了一条满是坎坷的辛酸路。

  家庭教育的缺失,也许在孩子年幼时看不出后果,可当孩子成长了,进入学校和社会之后,这种恶果就会凸显出来。在学校里,没有孩子会喜欢和一个不会说对不起,不遵守学校秩序,不懂得礼让谦逊为何物的孩子玩耍、交往,老师在处理学生纠纷时,也会不自觉倾向于家庭教育健全的“懂事”孩子一方。当然有些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能在成长中矫正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公认的准则,但更多孩子会在这种同学的排挤和老师的不喜中走向极端,或者厌恶与人交往,或者倾向于拳头解决问题,这种行为的后果就是孤僻和暴力倾向。而当他进入社会后,这种排挤会变得更加明显,当家庭给予的无微不至的呵护与社会中硬邦邦的规则形成强烈反差的时候,当初“爱孩子”的家长们,你们可曾想过孩子们那时遭受的痛苦有多么的彻骨。

  孩子是一张白纸,白纸最后是否能成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作,家庭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别让孩子在成长中被缺失的家庭教育拖了后腿,更不要让这种缺失影响孩子的一生。家长的责任,在于教会孩子基本的社会生存准则和方式方法,人类的本能——生育,不仅仅是生,还有育,如果这句话仍让人无法理解家庭教育的深刻意义,那么就还是那句大俗话:“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