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弟子规》是学童的生活规范,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仁德之人,向他们学习。这一切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还有余遐,应努力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借故拖延。父母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不可让他们伤心。
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要向父母问安。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让他们心安。日常生活起居有一定的秩序,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事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东西虽然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偷偷的私藏起来,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心里一定十分难过。
父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当子女的都应尽力准备齐全,父母所厌恶的,都该小心排除。万一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会给父母亲带来忧愁,我们的品格有了缺失,会让父母亲感到羞辱、没有面子。
父母爱护子女,子女孝顺父母是极其自然的事,孝顺有什么困难呢?如果父母亲讨厌我们,却还能够用心尽孝,那才算得上难能可贵。
父母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其改正,劝谏时,不可板着面孔,不能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不接受劝谏,就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招父母亲责打,也无怨言。
父母亲生病了,做子女的要熬汤煎药,并先尝一尝,看是否太凉或太热。不管白天还是夜晚,都应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母重病时,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最感温暖与满足的。
父母不幸去世,必定守丧三年。守丧期间,因为思念父母,常有悲伤哭泣。自己的住所应该简朴,不喝酒、不食肉。办理父母的丧事要依照礼仪,不可草率马虎,祭祀时要诚心诚意。对待逝去的父母,要像对待父母生前一样的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