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入脾、肺、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除痹,清热排脓,健脾止泻。 【功效作用】 1、利水消肿:用于脚气水肿、小便不利,与苍术、郁李仁、防己煎服。 2.祛湿除痹:用于热痹证,即风湿性关节炎,与苍术、忍冬藤、黄柏等同用,也可与黄芪、苍术、川羌、独活、桂枝、鹿含草、木瓜、防己、全虫、细辛等同用。 3.健脾止泻:用于脾虚泄泻,常与白术、茯苓、山药等同用、参苓白术散;用于妇女湿盛带下,与芡实、金樱子、炮姜、苦参、杜仲、川断、山药、车前子同用。 4.排脓消痈:用于肠痈(阑尾炎),与败酱草、丹皮、大黄、冬瓜仁、桃仁、元明粉等同用;用于肺痈,与芦根、桃仁、大贝、桔梗、冬瓜仁、陈皮、甘草同服。 【鉴别应用】薏苡仁炒用能健脾化湿,生用则能渗湿清热、排脓与臭痰,并可消水肿及止泻。薏苡仁除水,性极和平,无病之人,煮食佳。 【配伍应用】 1.配绿豆衣 绿豆衣药质轻气寒,善清脏腑经络、皮肤、脾胃之热毒;薏苡仁甘淡渗利,善清肺热、除脾湿,以健脾化湿、利水消肿。二药伍用,益脾胃,促健运,清虚热,解毒热,治消渴益彰。 2.配杏仁杏仁苦辛而温,辛开苦降,宣通上焦肺气;薏苡仁生用甘淡渗湿,利下焦之湿热。二药配伍,辛宣肺气于上,甘淡渗湿于下,宣通气机,留恋于气分之湿热可上下分消而解。 【应用注意事项】凡病大便燥结、小便短少、因寒转筋、脾虚无湿者忌用。妊妇忌用。 【用法用量】内服:9~30克,入煎剂,或入丸散。
【功效特点】本品性平和,无毒,亦药亦食,健脾益胃,渗湿利水,能上清肺热、下理脾湿,为治疗脾虚泄泻、脚气水肿、小便不利、白带增多的要药,又能消肿排脓、清利湿热,也是肺痈、肠痈、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药,素体虚弱者,可常用薏苡仁、大枣煮粥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