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的功效作用
【性味归经】辛,温。入肺、胃、脾、肾经。 【功效】温中降逆,温肾助阳。 【功效特点】本品有特异芳香味,能温暖脾胃、壮阳泄肺而降逆气,为治虚寒性呃逆之要药,并治胃腹冷痛、奔豚气逆、呕秽吐泻以及男子阳痿、女子阴冷等证。 【功效作用】 1.温中降逆:用于胃寒呕吐、呃逆以及小儿吐乳等证,可与杮蒂、党参、生姜水煎服;若脾胃虚寒、食少吐泻者,可与砂仁、焦白术为末,每次3克冲服。 2.暖肾壮阳:用于阴冷、阳痿等证,可与雄蚕蛾、小茴香、附子、肉桂等温肾壮阳药同服。 3.下气止痛:①用于胸痹心痛,症见胸闷憋气时痛,心痛彻背,形寒肢冷,可与桂枝、薤白同用。②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可与干姜、白芍同用。③用于少腹冷痛、痛引阴睾、时作时止、缠绵日久,可与附子、川楝子、小茴香同用,如丁香楝实丸。 【鉴别应用】 1.柿蒂与丁香,都能治呃逆,但柿蒂苦温降气,丁香辛温暧胃降逆。 2.丁香有公母之分,性味功能大致相同,但公丁香药效迅速,母丁香药力持久。 【配伍应用】
1.配五味子:丁香辛温,入肾经,温散肾脏阴寒;五味子苦酸,平降肝经气火。二药合用,主治奔豚,其病机在肾,皆所相宜。 2.配柿蒂、干姜:丁香散胃寒,柿蒂下逆气,干姜补中阳,三药合用,胃寒去、逆气平、胃虚复,则呃逆自止、胸痞亦除。 3.配五味子、莪术:丁香配五味子,再伍以莪术,温肾散寒,平降冲逆,散结消瘀。 4.配黄连、乳汁:丁香行气散瘀,黄连清火泻火,乳汁补肝明目,三药合用,标本兼顾,气血同治,亦补亦泻,故治百病在目者,以其目为精明之府,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也,目生百疾,三药合用,皆主治之。 5.配柿蒂:二者相须为用,和中降逆,温肾助阳。治虚寒呃逆最效,两药棚合,无主辅之分,有相佐之效,而其他补助肾阳方中,亦多用之,是为佳对。 【应用注意事项】热病及阴虚内热忌用。 【用法用量】内服:3~6克,入煎剂,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