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方

 楼兰映画 2014-08-09

毕方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火灾之兆。毕方的名字来自竹子和木头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响,它是火神、也是木神,居住在树木中。毕方的外形象丹顶鹤,但是只有一条腿(一说为只有一只翅膀),身体为蓝色、有红色的斑点,喙为白色。毕方不吃谷物、吞吃火焰,据说毕方的出现预示着大火。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毕方

  • 别称

    毕方鸟

  • 俗称

    火鸦

  • 食性

    不食五谷,吞吃火焰

 
  • 象征

    火神、木神、灾难

  • 相关史书记载

    《山海经》《东京赋》《淮南子》

  • 身份起源

    天帝身边的童子

1 起源

毕方毕方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时候。大地还没有火。人类只能象野兽一样生吞活剥。这些还不算。更可怕的是寒冬。大雪封冻一切。一下子冻死了好多的人。人类祷求天帝能够救他们。天帝却将能救人类的火种藏在自己的怀中。不肯施舍。毕方是天帝身边的个童子。他不忍心人类就此而灭亡。在天帝睡觉的时候。毕方把火种偷了出来。悄悄的带下了大地。大地此刻正是隆冬。到处是白白的雪。毕方在一个野外的树下,救了一个快要冻死去的年青人。用火温暖的他的心。让他恢复了生机与力气。因为救人花去了不少的时间。毕方担心天帝醒后会追来。他就将火种送给被他救活的年青人。叮嘱他要把这火与热传遍大地。让天下所有的人不再害怕寒冷,不再有人被冻死。从此,有火的地方就有毕方的足迹,毕方为人类带来了火花带来了温暖

2 传说故事

毕方毕方

  黄帝花七年时间兼并了东方诸国,随后又在中条山诸猛兽的协助下消灭了南方的竞争者蚩尤,终于让中原王国的疆域扩张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但首席大臣风后却不识时务地用沉重的措辞向国王呈送新的战报。风后说,零星的叛乱并未因此平息。蚩尤的残部依旧侵犯着边境各地的平静。东南方向,著名的统帅相柳正重新招集蛇虫,依托茂密的森林随时准备反扑。西北方向,灵媒们也正加紧赶制招魂的法器,准备聚集蚩尤的魂魄,组建亡魂的军队,与黄帝再作搏杀。黄帝听到这样的报道,心里充满恐惧。他再也无法站稳,直直地向后倾倒。幸亏侍女敏捷,轻轻抱住国王,他才不至于硬生跌倒。风后赶紧将瓦解敌人的方法和盘托出。

  数日后,黄帝独自乘着一辆由各种火的符号装饰的战车,驰向泰山。这辆巨大的战车载着黄帝在泰山颠簸的小路上奔驰了五天。到第六天时,黄帝忽然发现战车前闪过一团黑影子。这影子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渐渐分出了头颈与眉眼。它面朝战车,向后飞行,背后的影子逐渐聚集过来,而正面的影子却因为被风带动,逐渐消散。

  尽管如此,黄帝还是很快分辨出了它的形象。这个形象黄帝相当熟悉,此前,他曾经统帅军队,与之战斗,也曾经下令在北方极端寒冷之地砍下他的头颅,即使这样寒风依然无法立即封冻腔中的黑血,名为蚩的甲虫因此爬满了北方的国土。它是蚩尤。黄帝大惊失色,完全瘫软在战车中。他看到蚩尤的影子被一股疾风吹动,快速地析出一部分,逐渐凝结成手臂伸向自己。黄帝不知道对方想干什么,哀叫着抬起手,用袖子遮住脸,试图阻止蚩尤的袭击。

  没人听到黄帝的哀叫。因为这叫声被另一阵尖锐的声音掩盖了。黄帝只觉得一阵红光闪过,象群便得了命令一样停下了沉重的脚步。国王放下袖子再看,黑色的影子已经消散,远处,一只红色的大鸟越飞越远。四周安静了下来,连草叶生长、蚯蚓呢喃的声音也听不到。

  多年以后,风后才又向黄帝提起了那只红色的鸟。他说,这只鸟名叫毕方,形态与鹤相似,习性也几乎没有区别,因此有时被误认为只有一条腿。毕方的羽毛是深浅不一的红色,喙相当宽大,黑色并带有白色的花纹。正是这只鸟,将黄帝征讨四方时杀死的敌军封锁在泰山之中。当然,借助这只鸟也可以将那支亡魂组成的军队释放出来。只是博学的风后也并不知道方法罢了。

  从那以后,一共过了四千六百年,毕方再没有在中原王国出现过。

毕方毕方

3 《逐毕方文》

  值得一提的是,柳宗元的《逐毕方文》,更是珍贵的消防史料,他书不载,只述序言部分。序言中告诉我们:唐代的永州(今湖南零陵等县地)元和七年(812年)夏季多火灾,一天一夜可有数十起,少的时期也有五、六起。三个月以后才好转。第二年夏季又是这样,闹得人人不安无处藏身,很多老人、弱者被烧死。结果,早晨没有敢做饭,晚上没能敢掌灯,人们都坐在房顶上,不敢去歇息。谈论起来,有人说这是一种名叫“毕方”的怪鸟闹的。据<山海经>上说:“章莪之山,有鸟,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啄,名曰毕方,其名自叫也,见则其色有讹火。”

毕方毕方

  当柳宗元得知这一情况后,为当时永州的老百姓写了这篇《逐毕方文》。关于怪鸟毕方能闹火灾的说法纯属荒诞。柳宗元《逐毕方文》已收入<柳河东集>,柳子为文“逐火”,早已记入地方志,在永州传为佳活。

  原大西门的左侧城垣中建有毕方塔,俗名火鸟塔,塔宽直径约二米,塔墙上有石刻《逐毕方文》,从前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三日,城内居民到塔前烧香化纸,口诵《逐毕方文》,乞柳子保佑城内永不发生火灾,此俗延至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革命期间,塔被拆除建房,拆塔时发现塔下有大铁锅一口,内罩有锡箔纸等物,传为镇火鸟的锅。

4 史书记载

毕方毕方

  在《山海经·西次三经》中,在章峨山,有一种鸟,型状如,一足,有红色的纹和白。就是叫做华方。

  《海外南经》:「华方鸟在东方,青水西,只有一只脚。」

  而《淮南子·汜论训》中说,木生毕方。因而有说毕方是木精所变的,而形状是鸟、一足、不食五谷。

  《淮南子·本经训》:「尧之时……大风为害,尧乃使羿……缴风于青邱之泽。」大风即大凤。

  <淮南子>「木生毕方」是受五行思想的影响所玫,意即木生火。因毕方为火鸟故用毕方代火,非指毕方生于木。

  在《文选·张衡〈东京赋〉》中说:「华方……老父神,如鸟,两足一翼,常衔火在人家作怪灾也。」

  而《韩非子·十过》中说:「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秦山之上,驾象车而蛟龙,毕方并害。」

  袁珂说华方是凤,凤为太阳鸟,故「见则其吧有讹火」。

  <骈雅>:「毕方,兆火鸟也。」凤即为神,也是灾难的象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