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历史名城杭州 看杭州特产小林黄姜

 萧然一族 2014-08-09

游历史名城杭州 看杭州特产小林黄姜

作者: 时间:2014年08月09日 信息来源:

    杭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浙江省的省会。这里,江流襟带,山色藏幽,湖光翠秀;这里,史脉悠远,文风炽盛,名流辈出;这里,自古至今被公认为是古老神州的东南名都、鱼米之乡 、丝绸之府、文物之邦,一直以物质财富丰饶繁盛和文化艺术源远流长而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经过2000多年的保护、开发、建设,杭州从一个山 中小县,出落成自然环境和人文底蕴相映生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山水旅游胜地、东南沿海地区现代化的政治经济中心、交通枢纽 和文化都会。

    作为隋唐名郡、吴越首府、南宋都城和元、明、清以来的浙江省省会,杭州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凝重,经久弥新。代表着中华传统文明硕果的陶瓷文化、印刷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中医药文化、宗教文化、书画篆刻艺术和它们的创造者及其业绩在杭州的一大批博物馆、纪念馆和乡野水滨、名山大刹、老街古镇、文献典籍里,都能一一寻访和欣赏。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蒸蒸日上,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城市十强之列,工农业生产和科技创新成果累累,名、特、优产品魅力更胜往昔,现代化交通、商务、生活、文化、娱乐新设施层出不穷。吃在杭州,住在杭州,游在杭州,玩在杭州,学在杭州,创业在杭州……。

    古老而又年轻的杭州,走过了自己1000多年的发展变迁历程。而今,历史的步伐跨入了21世纪,美丽的杭州正朝着“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康庄大道健步向前迈进,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和第一流的服务水准,接待每一位前来寻幽探胜、游览休闲的客人。民营企业网小编带您畅游人间天堂杭州。

    姜属荷科。原产东印度和我国。我国栽姜历史悠久在《礼记》中就有“楂梨姜桂”记述一九七二年我国在长沙发掘马王堆一号汉墓中藏有干缩块,足见我国距今二千年前的西汉时期就种植生姜了。

    余杭小林栽培黄姜,据记载,在北宋康定年(公元1040年)已盛产,并因其姜块大、肉质黄、辣汁浓、味清香著名。尤以红爪姜最好,它具有长势强、块茎大、形为瓜、皮淡黄、肉蜡黄、芽及分枝节处色淡红、纤维少的特点。

    姜的食用部分为块状茎,内合挥发油、姜辣素及树脂、淀粉、纤维等。挥发油由中含姜油酮、姜醇、姜酚、按叶油精、茴香菇、枸掾醛等。姜是常用的调味品,能除腥,增进食欲,而且药用价值较高。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姜有除风邪、寒热、伤寒......止吐、去痰......”的记载,民间也有“冬吃生姜,不怕风霜”之传说。姜还可加工成姜粉、姜片、酱姜、糖姜、醋姜、糟姜等佐菜佳品。

    黄姜的采收分三次:一次是起“娘姜”。宜在夏至至小暑间的晴天,用尖竹签 在子姜与母姜连接处切取“娘姜”,做到“娘离子不伤”。一般可收回芽姜重量的80~90%,它宜制姜片和姜粉;二是在处暑后收嫩姜,它且鲜食或制紫姜。酱姜、醋姜等;三是在立冬后收老姜——小林黄姜。老姜产量高、品质好、耐贮藏,既可鲜食,也可贮藏待翌年留作种姜。

    小林一带姜农,利用黄姜喜阴的特性,在桑园间作黄姜,既增加姜收入,又促进桑树生长,提高了蚕茧收入,同时还节省了搭荫棚的物资和劳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