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一样的三国:董卓之乱内幕解析(33)——最后悲歌

 在野匹夫 2014-08-09
最后的慷慨悲歌⑷

 

    吕布的加盟增强了王允刺杀董卓的信心,因为吕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个人,还有以他为首领的并州军团的支持,也就是说,反对董卓的朝廷士大夫们间接的拥有了一支武装力量。于是他们开始紧锣密鼓地策划第二次刺杀董卓的行动。

 

    董卓自知恶行累累,人人欲得而诛之,不敢住在长安城里。他在长安城东建了一座大营,在营中处理朝廷事务。又在长安城西260里处的郿县附近建筑了一座坚固的城堡,称作“郿坞”,让自己的宗族居住在里面,并派重兵守卫,里面屯积了足够吃30年的粮食。郿坞的城墙高达七丈,相当于现在的8层楼高,厚度与此相当。据史书的记载,董卓建筑郿坞的目的是“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他是以此当作退身之计。

 

    另外从地理位置上看,郿坞地接凉州——凉州是董卓的老家,也是他发迹的地方——万一到时候郿坞也守不住了,还可以很方便的退往凉州,与韩遂、马腾等凉州军阀共同对抗中央朝廷——此前,董卓已经开始笼络韩、马二人,封官许愿,韩、马二人也已承认了董卓的老大地位。

 

    董卓作为一个边疆武人,没有丰富的政治经验,还不懂得政治斗争的残酷性。象他这种处在风头浪尖上的人物,要么就是雄踞天下,要么就是身死宗灭,没有第三条路可走。依靠强兵坚城以图苟延残喘是非常幼稚的想法:纵观历史,没有攻不破的坚城;那些能够在长期围困当中坚守下来的坚城要塞,背后无不是有国家的支援,一旦国家丧失了,坚城就成了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再坚固也是要覆灭的。

 

    这个时候,董卓早已丧失了进取心,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后事了。

 

    由于董卓日常行止不是在大营就是在郿坞,找不到刺杀他的机会,看来还得把他引出来才行。

 

    恰在此时,汉献帝有病刚刚痊愈,按照礼制,大臣们是要上朝庆贺的,于是王允、吕布决定趁着董卓上朝的时候实施刺杀行动。

 

    汉献帝有疾新愈这件事,是事实的巧合呢?还是王允和献帝的密谋呢?现在找不到证据,因为正史对皇帝的传记一贯要隐讳很多见不得人的事儿(暴君和昏君除外),因此不管是《三国志》还是《后汉书》都没有明说,只能留给后人猜测了。

 

    按说刚刚发生了伍孚行刺的事件,董卓心里非常戒备,不会轻易离开自己防备森严的大营去上朝的。但是在君主专制的古代,皇帝是整个国家的核心,皇帝的事儿不管大小都是朝廷的头等大事,放个屁都能震得山响,何况还是有关皇帝龙体安康这么大的事了。既然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那就要遵守朝廷的礼制,这么大的事情他不能不去;否则就会授人以柄,天子这块招牌的作用就会减轻。

 

    至于董卓的残暴,那是他的本性所致,而在政治上,基本的朝廷制度他上还是遵守的。这就是中国传统政治观念和制度的因袭性,董卓、曹操虽然专权但不废天子,这种因袭性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关于这点,很多史家的文章都有论述。

 

    因此献帝有疾新愈,诏董卓和群臣入宫,这件事不管是事实还是借口,董卓都不好拒绝。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不便之处,这种不便是很现实的问题,袁绍后来不想“挟天子”而把这个机会留给曹操,原因之一就是考虑到董卓的教训,而曹操在“挟天子”后所发生的有着皇帝背景的几次针对他的谋反事件也确实让他感到了不便。关于“袁绍为何不挟天子”并不象史书当中写的那么简单,也不能单纯的说是因为袁绍的愚蠢,其中有着很复杂的原因,对此会在这个连载的最后做详细交代。

 

    为了以防不测,董卓从大营动身前做了周密的部署:一是在朝服里面裹了重甲,一般的击刺无法造成致命伤害。二是“陈兵夹道,自垒及宫”,就是从他在长安城东的大营到皇宫之间的道路上两侧遍布士兵守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一切闲杂人等均不得靠近。三是“左步右骑,屯卫周匝,令吕布等扞卫前后”,就是让卫队密集地簇拥在自己车马周围,捍卫的密不透风,又让吕布紧随前后,防备意外。

 

    在自以为万无一失之后,董卓一行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到达宫门外,按照制度,外兵是不得进宫的,这个董卓心里清楚,这个制度也是要遵守的,就让大军留在宫门外策应,自己带着少数随从上殿。

 

    虽然如此,董卓并不担心:一是宫中的侍卫多是自己安插的心腹,他们不会对自己下手;二是有吕布贴身护卫,即使遇有不测,以吕布之英勇无敌足可摆平,即便再不济,也足以抵挡一时,而自己的大军就在宫门外,可以很快杀入宫中救援;三是有自己的亲信王允执掌尚书台,皇帝若要找人图谋自己,必然要下达诏书给密谋者(因为没有皇帝的诏书而图谋掌权大臣是反叛行为,是没有人敢于响应的),而尚书台就管着诏书的下达,王允不会不通知自己。

 

    但董卓没有想到,恰恰是他最信任的两个人背叛了他,他的死就在劫难逃了。

 

    针对董卓的部署,王允这边早已经安排了对策:一是由于皇宫侍卫靠不住,从并州军团中挑选了敢死勇士十几个人,让他们冒充皇宫侍卫,由并州军团的另一个首领李肃率领,执行刺杀董卓的行动。二是刺杀董卓要有皇帝的诏书,王允掌管尚书台,这个很方便,就让他的副手士孙瑞起草了一份诏书,事先交给吕布。三是针对董卓部署在皇宫外面的那些军队,对付办法就和历来宫廷政变的老套路一样,使用招诱之计分化瓦解。就是在刺杀董卓之后,颁布诏书“只诛首恶,胁从不问”——董卓的士兵在老大死了之后,群龙无首,惶恐不安,得到诏书赦免,就会很快溃散。

 

    一切布置停当,就单等董卓上钩。

 

    董卓带着吕布等随从进入皇宫,宫门立刻就关上了,只见李肃等十几个人列队在前,严阵以待。董卓大惊,还没反应过来,李肃挥戟急刺。由于董卓身披重甲,这一刺没有刺穿,戟尖一滑,伤及手臂,董卓也从车上掉了下来。董卓大呼:“吕布何在?”吕布从董卓侍从队列当中疾步而出,从怀中掏出诏书说:“有诏讨贼臣”,上前一枪将董卓刺死,李肃的手下立刻冲上来割下了董卓的首级。董卓的侍从有人想上前救应,均被吕布所杀,余者便不敢再动。

 

    杀了董卓之后,按照既定计划,吕布等立刻拿着皇帝的赦书传令皇宫内外。结果是“士卒皆称万岁”,董卓的部下得到皇帝的赦令都高兴的散去了,根本没有人想着为董卓报仇——看来董卓的残暴已经尽失人心,连他的部下都不想为他卖命。

 

    这时一向躲在幕后的王允走到了前台,他派名将皇甫嵩带兵去抄董卓的老巢——郿坞。郿坞的士兵听说董卓死了,人心大快,起而响应,将董家的宗族老幼全部杀死,投降了皇甫嵩。

 

    董卓原来联结的外援——西凉马腾带兵驻扎在郿坞附近,冷眼旁观,没有出面干涉。

 

    于是董卓看似强大的势力在一朝之间便土崩瓦解。

 

    董卓死了!董卓死了!这一天大的喜讯立刻在长安城中传开,从上到下无不欢欣庆贺——造成天下大乱的罪魁祸首被除掉了,乱世就可以结束了,接下来应该是一个太平的世界。

 

    朝中的士人们更是百感交集——为了这一天,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奋不顾身,付出了多少血泪的代价!

 

    为了纪念他们,特将参与刺杀董卓的士人名单辑录如下(不含吕布李肃等武人,他们不是为了反抗暴政而斗争,他们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投机):

 

    司徒、守尚书令王允——刺杀董卓的主谋者,忍辱负重侍奉董卓,换来了董卓的信任,得以济成大计。

 

    前太尉,卫尉张温——参与刺杀董卓的密谋,因过去得罪过董卓,在密谋期间,被董卓找了个借口,绑到闹市乱棒打死。

 

    前司空荀爽——事未及而病逝。

 

    前司徒,司隶校尉黄琬——是刺杀董卓密谋的核心成员,后被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所杀害。

 

    执金吾、尚书仆射士孙瑞——是刺杀董卓密谋的核心成员,也是王允的左膀右臂,在董卓部下李傕、郭汜专权后,保护天子东归,被凉州乱兵所杀。

 

    黄门侍郎荀攸——参与伍孚行刺董卓一事,失败后被捕入狱,历尽苦难,在吕布刺杀董卓成功后被救出。

 

    越骑校尉伍孚——冒死执行刺杀董卓的任务,失败后宁死不屈,被董卓杀害。

 

    尚书郑泰——参与伍孚行刺董卓一事,失败后历尽艰辛逃避董卓的追杀,翻越秦岭山脉,出武关到达南阳,得以幸存下来。

 

    议郎何颙——参与伍孚行刺董卓一事,失败后被捕入狱,死于狱中。

 

    侍中种辑——参与伍孚行刺董卓一事,后保护天子东归洛阳,曹操挟天子都许后,为长水校尉,参与董承“衣带诏”事件,因事败被曹操所杀。

 

    尚书华歆——参与刺杀董卓,在伍孚行刺失败后与郑泰等一同逃避董卓的追杀,翻越秦岭山脉,出武关到达南阳,得以幸存下来。

 

    护羌校尉、尚书杨瓒——参与刺杀董卓的谋划,是“举兵东迎关东群雄”一事的主要成员。

 

    太仆鲁馗——参与刺杀董卓的谋划,后被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所杀害。见《后汉书·鲁恭传》。

 

    以上只是见于史料记载的,而未见记载的仁人志士应该还有很多。刺杀董卓,匡扶社稷,是那些忠于朝廷的士人们的群体行动,是挽救东汉王朝免于覆灭的最后的慷慨悲歌。由于王允策略的失误,由于朝中士人们观念的局限,由于关东割据军阀的袖手旁观,刺杀董卓的胜利果实很快就葬送在席卷而来的李傕、郭汜等凉州叛军手中。以后那些忠于朝廷的士人们虽然仍有一些拯救的行动,但由于力量相差悬殊,都没有任何成功的希望和可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