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一样的三国:董卓之乱内幕解析(37)——最后悲歌

 在野匹夫 2014-08-09

最后的慷慨悲歌⑻

 

    虽然王允尽其所能的安抚董卓旧部,但192年5月中,他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屯驻陕县的董卓旧部叛乱了!他们在李傕、郭汜、张济等人的率领下,旋风一般象长安杀来。

 

    如何抵御这些叛军?

 

    王允当即派了董卓旧将胡轸、徐荣带领长安城里的董卓旧部前往新丰迎击李傕等人。结果战败,徐荣战死,胡轸率大部投降。

 

    李傕等在取得新丰之战胜利后,兵力大大增强,他们一边进兵,一边收拢各地赶来的凉州兵,樊稠、李蒙、王方等董卓旧将也率部赶到,到达长安城下的时候,叛军人数已达十几万,声势浩大,于是便将长安团团围住。

 

    长安围城战共进行了八天,到第八天的时候,长安城里的叟兵造反,他们打开城门迎接叛军,长安遂告陷落。吕布率少数部众杀出一条血路逃走,献帝、王允还有东汉朝廷落入凉州叛军手中,短暂的新士人政权仅仅维持了39天便灭亡了。

 

    由于新士人政权败的如此迅速,让人不免对王允的军事部署产生怀疑——王允会用兵吗?

 

    《三国演义》上把王允描写成一个忠诚正直的小老头,似乎除了用美人计之外对军事一窍不通,因此打不过凉州叛军就在情理之中了。

 

    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

 

    应该说,王允的部署是当时情况下唯一的可行之计。

 

    王允手中可用的军事力量一共有四支:一是吕布的并州兵,人数不多,但忠于朝廷,这是其主力军队;二是留在长安的董卓凉州旧部,如胡轸、杨定、徐荣等人率领的部众,人数虽多,但极不可靠;三是叟(sou)兵——叟人是羌人的一支,后来移居到四川、云南等地,春秋战国时期在四川建立蜀国,被秦国所灭,他们居住的地方后来就被称为“蜀”,“蜀”字的读音就是从“叟”字转变而来——叟兵勇猛善战,历来为军阀们所喜用,估计人数不多;四是地方兵,就是关中所辖京兆郡、冯翊郡、扶风郡三郡的郡兵。

 

    由于李傕等人的叛乱,长安城里的董卓旧部人心浮动,很可能与外面的叛军里应外合。为防患于未然,需要把他们解决掉。如何解决呢?若尽杀之,则恐起内乱,反倒被李傕等有机可乘,因此王允早早的就把他们打发出去了,让他们和李傕等人自相残杀去吧,如果能打赢当然好,打不赢也没关系,至少长安城里是清静了。

 

    此前,为了加强朝廷的军事力量,在刺杀董卓后,王允任命他的两个老乡宋翼为冯翊郡长官、王宏为扶风郡长官,因此他们手中的地方兵是朝廷可用的;而京兆郡属于长安直管,其郡兵自然也听命于朝廷。

 

    剩下的就是吕布的并州兵和叟兵了。并州兵是忠于朝廷的,因此作为守卫长安的主要力量;叟兵虽然不一定可靠,但当时实在是兵力太少,就作为协防长安的补充力量吧。

 

    因此王允的策略是:以并州兵为主力、叟兵为辅助坚守长安,由于长安城高墙厚,敌人短期内难以攻克;让京兆、冯翊、扶风三郡实行坚壁清野,三郡兵力虽然不多,但自守应该没有问题;而李傕等凉州叛军人数虽多,只是流寇而已,粮草不多,难以为继,待其粮尽兵疲,则出奇兵攻击,即可大破于城下。另外凉州叛军是为求活命做困兽之斗,缺乏攻坚意志,如果久攻不克,自然会散归凉州老家,如此长安之围自然解除。

 

    王允的这一部署在历史上可以找到很多的成功战例,东汉时著名的战例就有两个:一个是汉光武帝刘秀在清阳大破铜马农民军一战,当时刘秀率众十万余人与铜马军四十万人对峙,胶着数日难分胜负,刘秀决定敛众坚守,另派游军断其粮道,抄其物资,铜马军攻坚不得,掳掠无获,饥疲困顿,被迫撤走,刘秀全线出击,大破其众。一个是皇甫嵩在陈仓大破羌人叛军一战,当时羌军十余万围攻陈仓,皇甫嵩率众四万奉命解围,他知道羌人骁锐难以争锋,遂驻军附近以为声援,以坚守军斗志,但不出战;陈仓要塞,城防坚固,羌军围攻百余日不下,疲惫不堪,撤围退走,皇甫嵩发兵追击,一战破敌。

 

    王允是否知道这些战例我们并不清楚,但在凉州叛军声势浩大,长安朝廷兵微将寡的情况下,这样的部署是唯一的选择。

 

    但此时的形势和刘秀、皇甫嵩那时的形势却有不同:虽然同样是众寡悬殊,但刘秀和皇甫嵩均有一个巩固的后方,而王允却没有。大敌压境的情况下,防卫战成功的关键在于守军的斗志,守军的斗志来自于坚守成功的希望,希望在哪里?在于后方会给予有力的支援,在守不住的时候,会有救兵前来解围;如果没有外援,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比赛,谁还会拼命呢?

 

    长安的朝廷所能控制的只有关中的三个郡,而三个郡都处在叛军的劫掠之中,又哪里会有外援呢?

 

    也许王允还期望着关东的士人群雄会赶来救援,这是唯一可能的外援了,他们过去可是有着共同政治理想的同志啊,朝廷处于危难,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但王允到死都没有见到关东士人勤王的一兵一卒。

 

    于是王允的命运就被决定了,长安朝廷的命运就被决定了,献帝的命运也被决定了,长安失守便是必然。

 

    只是这个必然来得如此之快却是没有想到的——这都是因为那些叟兵。

 

    吕布的并州兵因与凉州兵有着不共戴天之仇,是会誓死守卫到底的;可是那些叟兵,他们纯粹是雇佣军,雇佣军是唯利是图的,怎么可能为了一场希望渺茫的战争而搭上身家性命?何况他们本是源于羌人,和那些凉州兵有着共同的祖先,现在他们的凉州兄弟财大气粗,为何不投靠他们呢?

 

    于是叟兵叛乱了,他们打开了长安城的大门,放进了凉州叛军,王允坚守待援的希望就此破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