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二中

 laoxuesheng 2014-08-10

〈一〉

  二中已有五十多年历史了,在这半个世纪里,走过了它的不断兴盛发展的历程,是和共和国一起成长的新型中学。

  五十多年来,二中的党政领导认真贯彻执行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市、区教育局领导下,培养了三万多初、高中毕业生,他们在二中园里愉快地渡过了青少年时代,得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和提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十多年来,二中党、团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力量,发挥了战斗堡垒和模范带头作用。五十年代初,学校党组织仅有3名党员,党支部是与外校联合组建的。发展到现在已有党员69名。学校共青团组织不断壮大,共青团员由建团初期的60人,只占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十几,发展至今已达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市二中的师生,在党的教育下政治热情高,正气浓,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建国初期,学校先后有200余名学生参军,抗美援朝,保家为国。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和后备干部。

  学校在五十多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走向了祖国各地,承担着建设与保卫"四化"的重任。他们中有的获取"博士""硕士"学位,特别是在党政机关、科研部门已成为骨干力量。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贡献着自己聪明才智。真可谓市二中学生桃李满天下,优良传统扬四方。

  市二中从1953年开始,接纳归国华侨学生来校就读,到1965年止,先后有300余名。这些侨生远渡重洋,离别父母,回到祖国。在二中过着集体学习生活。他们多来自印尼、日本、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接受社会主义教育和文化科学的学习。印尼归侨学生廖汉芬同志1953年回国,1956年高中毕业后留校工作,后任河北区政府侨务科科长,多年从事侨务工作。归侨学生张杏霜同志,曾在粮食局工作,曾五次获的市劳动模范称号。

  市二中建校五十多年来,涌现了许多先进 模范人物。有市级劳动模范、特级教师刘骊珠同志,市级劳动模范潘大信同志,特级教师冯祈寿、董希凡同志,市人大代表陈耕同志,第一批市级优秀教师孙佩德同志。市级劳动模范刘玉岭同志,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吴静同志,市级优秀青年教师赵小葵同志等等。还有许多获得各种荣誉称号的老师们。

  〈二〉

  市二中是区属市重点中学之一,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和方法。目前有高级教师 名,一批青年教师在读研究生,他们是二中的未来和希望。二中多年来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从五十年代起,1955年就有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学员来我校实习、指导,探索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与理论。此后苏联的教学经验和规范也相继引入我校。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我校教师治学严谨、执教认真,学生刻苦、严于自律的良好风气。教育教学不断提高。1953年升学率已达80%以上,并连年选送优秀毕业生去苏联和其它国家留学,累积达20多名。

  六十年代初,二中在贯彻"中学五十条"过程中,又于1963年学习了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议、讲、练的教改经验。1965年二中数学组创造了"精讲多练"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天津日报"曾两次报道了刘骊珠老师的讲课艺术和数学组教改经验,在我市影响较广。

  1966年天津二中作为市中学三代表之一,参加了河北省教育会议。(天津是河北省直辖市)二中的教学质量又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1963年高考升学率全市第三名,1964年高考升学率全市第二名,1965年达到第一名。1964年教育部长何伟同志视察了我校。

  在六十年代,市二中有数十名毕业生远赴新疆、甘肃支边,到农村、林场务农务工,走上与农工相结合的道路,为祖国的边疆和农林建设做出了贡献。

  十年动乱时期,二中成了"重灾区",许多老师受到迫害,但他们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没有放松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始终坚持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双基"教学,始终保持二中的优良传统和校风。

  1975年,二中被天津市定为对外开放单位,接待了多批来自日本、美国、加拿大、欧共体等国家的友人、师生来校参观和友好交流。

  粉碎"四人帮"以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拨乱反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二中焕发了新的青春。以教学为中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三个面向""四个有"的培养目标指导学校各项工作。进入八十年代,二中从"文革"造成的影响恢复过来,又一次实现教学质量大提高大发展。特点是实现教育系列化,教学体系化和管理科学化。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都逐步建立起来,达到规范化。

  这个时期,二中对教育和教学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方针和要求。就是一个指导方针:搞好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教法与学法。三个目标:优德、高能、体健。四个树立,四个防止:树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防止偏向,树立面向全体学生,防止放弃,树立全面提高质量,防止偏科,树立教书育人,防止只教书不育人。在教改上积极探索,总结经验,稳步前进,发扬自己的特色。要行成两种类型,一种要把教学基点放在培养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上,另一种则是精讲多练,启发式教学,两种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校校风进一步发扬二中办学严谨,求实认真,作风朴实的优良传统。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形成?quot;立志、勤奋、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好风气。从1984年开始,多次被评为市区文明单位,1987年被评为市级模范集体。

  1981年和1984年,毕业生高考成绩列全市前茅,高考升学率均在90%以上。

  1986年整党以后,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斗,力争把二中办成有自己特色、全市一流的学校。作到六个一流,即培养目标一流,师生员工思想素质一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