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校的卫生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也是学校师生素质高低的综合反映。但由于同学们还存在许多不良的卫生习惯,经常给校园文明带来不良的影响。 1、乱扔乱丢 现在同学们吃早点带进校园的包装纸、塑料袋、饭盒不计其数,还有少数同学喜欢吃零食,也带进了包装袋或果皮等,虽然绝大多数同学注意了环境卫生,但也有极少数不自觉的同学随手乱扔乱丢,即使不乱扔乱丢,也给学校的垃圾容器增加了负担,原来三天拉一次垃圾,现在得一天一拉; 2、乱涂乱画、乱踢乱踏 有的同学好动,总喜欢在教室内外的墙上留下乱涂乱画、乱踢乱踏后的痕迹,有的污迹漫延到一米多高,以楼道与楼梯较为严重; 3、随地吐痰 不少同学公共道德意识不强,无论在教室里,还是在校园内,随地吐痰,结果在走道、教室内陆坪上经常出现令人作呕的痰迹; 4、垃圾乱倒 有些值日生同学在打扫教室卫生时,将垃圾不倒在垃圾箱内,而是倒在了不该倒的地方,甚至倒进果皮箱里,。 因此,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十分重要,同学们不仅自己要讲究卫生,还要人人争当卫生监督员,共同来把学校的卫生抓上去,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全体同学都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确因感冒克服不了的,应该准备卫生纸,吐在纸上,再扔进垃圾桶;②要努力克服随手乱丢的坏习惯,要把废纸、果皮、包装袋扔进垃圾桶中,特别要杜绝从楼上往楼下扔东西的不道德行为;③在卫生保洁或值日时,无论走再远的路,都要把垃圾及时倒进垃圾容器中,且不可乱倒;④要有随手捡拾地面上废弃物的意识和习惯,共同维护学校环境的整洁;⑤每个人都保证做到不把包装袋带进校园,从根本上杜绝乱扔乱丢现象。 愿同学们都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十七讲:如何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 良好的起居习惯十分重要,不少同学对此认识不够。一些同学在起居上存在严重不合理情况,不仅影响了身体健康,而且还影响了学习效率。同学们的不良起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早上起不来,喜欢蒙头大睡,甚至造成迟到或贻误上课;②晚上加班加点,不尽快休息,有的同学一直学到深夜12点,甚至到夜里2、3点钟,结果导致睡眠严重不足;③中午不休息,时间花了,反而影响了学习效率;④有的同学喜欢躺在床上看书,甚至点上腊烛挑灯夜战,这样不仅影响视力,还容易出现失火等安全事故。 科学界早已对中学生的睡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科学的结论:高中生睡眠每天不能少于8小时,年级越低,所需睡眠时间相对应越长,初中学生的睡眠应不少于10小时。心理学也告诉我们,早晚时间学习效率最高,早上起不来,最好的时间没有得到利用,晚上学的时间太长,睡眠时间保证不了,学习效率也不高。因此,不良的睡眠习惯对学习成绩影响很大,也就是说,不是时间用的越多,学习成绩就越好,也不是保证了8小时睡眠,就是用好了时间。由于中学生生活在一个集体中,尽管每个人的生理特征是不相同的,但在学校都应该遵守统一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①必须保证每天至少8小时或10小时的睡眠时间,不能为了拚时间减少休息时间,误了学习大事;②同学们在形成良好睡眠习惯之前,要对睡眠做出计划安排,把睡眠时间分成中午和晚上两段,一般中午安排1小时,晚上安排7小时,要严格执行睡眠计划,直到睡眠习惯养成;③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早上按时起床,按时出操,按时就餐,按时到教室学习,同学们一定要有毅力,要有坚强的决心,坚决克服睡懒觉的不良习惯;④晚上学习效率较高,但也要有度,且不可加班加点太迟,影响第二天的学习与生活,甚至影响身体健康;⑤起床动作要迅速,不要磨磨蹭蹭,起床后要抓紧时间进行洗漱,为投入学习多积累一些宝贵时间。 愿同学们都能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让睡眠成为学习的保障。 第十八讲:如何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语言很能反映一个人的素质、个性、学识水平,甚至人格休养,同时也是同学之间、朋友之间表达心声、反映愿望、交流情感的主要形式。但我们的同学在语言休养方面存在着很大问题,有些是受环境影响,有些是性格所限,有些是个人毛病,当然也有些是故意撒野。具体来说,有以下表现:①有些同学脏话连篇,甚至不堪入耳,特别是少数男同学,尤其喜欢讲脏话;②有些同学讲话喜欢带口头语,甚至句句话都有,让人听了很不舒服;③也有些同学喜欢骂人,骂起人来一套套的,尤如骂大街,甚至有些女同学也学会了骂人;④有些同学口出狂言,大话连篇,经常因为语言问题与别人发生口角,甚至发生斗欧;⑤有些同学不注意语言严肃性,有时随便乱说,引起误会,当然也有时故意传话,引起矛盾。作为一个中学生,如何加强自身语言休养,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呢?同学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语言要谦逊 无论在什么时候,同学们在说话时,都要互相谦让一点,抱着谦虚的态度,切不可说大话、说空话,更不能胡编乱造,说话时要用情感打动人,而不是用大话压人。讲话时要注重礼貌,话在人说,同样一句话,有的人说起来很好听,但有的人说起来很刺耳,主要原因是说话不注意礼貌,我们的同学们说话时一定要礼貌在先。 2、语速要适中 同学们在说话时,有时不注意语速,说话太快,不是听不清,就是听不懂,还会产生误解,因此,说话时要注意语速,不要让别人认为你不稳当。 3、语言要净化 同学们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和空间,都不能说脏话,更不能骂人,骂人是最没有休养的一种表现,作为中学生骂人也是严重违反学校纪律的,因此,同学们都要管好自己的嘴,坚决做到不骂人,不讲脏话,特别是已经养成好骂人、爱讲脏话习惯的同学尤其要注意。 愿我们的同学们都能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第十九讲: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中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十分重要,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会使我们受益终生。我们每个人虽然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但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又不一定是最合理的,甚至有些习惯是不良的,我们的同学中有哪些不良学习习惯呢?①上课用心记笔记,顾不上听讲,结果许多问题没听懂,课后得花许多时间去消化;②课后不去认真巩固,一味去做习题,搞题海战术,结果同学们都变成了解题的机器;③课前不预习,自学能力差,离开教师的指导寸步难行;④舍不得花时间背记,记忆是理解的仓库,不少同学认为有些学科知识是不需要背记的,其实,无论什么知识都要背记;⑤学习无计划性,凭学习任务多少或个人兴趣,结果学习时间投入不平衡,有的学科投入时间过多,有的学科花得时间过少,影响了整体成绩。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要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上课要处理好听与记的关系,边听边记两不误,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是做好课前的预习,通过预习可以知道哪些要记,哪些不要记,哪些要注意听,这样就可以保证听与记双重效果; 2、学习要有计划性,要结合每天的课表,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计划中要对自己的薄弱学科在时间安排上有所倾斜,计划要细致周密,各个学科都要兼顾; 3、记忆与遗忘是一对矛盾,遗忘是经常发生的,这就要求要及时巩固,只有通过巩固才能减少遗忘,巩固分为三个“巩固”:即当天一巩固、一周一巩固和一单元一巩固,也即当天要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的复习与巩固,无论再忙,当天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巩固,一星期学习下来,已经积累了许多知识,若不及时巩固,很容易忘记,这时要利用星期六或星期日时间把一周学习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巩固,一单元上完了,老师往往都要进行系统复习,并进行单元测试,同学们要跟着老师把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一到二次的巩固,当然,所有的巩固都需要时间来保证的。 愿我们的同学们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人人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十讲:如何养成良好的着装习惯?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甚至不同年龄段、不同学龄段的同学的审美观也不相同,这就使这个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成为了可能。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品位越来越高,最为明显的是对着装美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服装世界正日益主宰着人们的消费领域,把人们带向时装王国。但作为中学生来说,对服装的追求,最多也只能是雾里看花,因此,在着装方面存在许多误区,他们往往不顾身份、不加选择地追求奇装异服,结果不仅不能带来美的享受,甚至还会危及到身体健康。其实作为中学生来说,着装的关键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具体地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中学生应严格按时令着装,春夏秋冬四季都应该明显的区别,如,夏季着装应体现凉快为基本,以不太露为原则,冬季着装以保暖为原则,春秋虽然可以相对随便一些,但也要体现中学生活泼、向上的风格。 2、中学生不可追求奇装异服,着便装也不可太随便,一般要遵照以下几方面要求:⑴女生不能着超短裙或太露的衣服,上衣不能过短,领口不能过低,不准穿紧身衣裤;⑵男生不能穿短裤、着背心上学,着衬衣时要内穿背心;⑶男女生穿衣都要遵循朴素大方、实用美观的原则,要充分体现中学生的精神与风采。 3、中学生还要根据参与不同活动,选择不同样式或风格的服装,如出席吊唁或追悼仪式,要着黑衣服或着白衣服,不能穿大红大绿的衣服;如参加升旗仪式,全体同学都应该统一穿校服;如参加早操或上体育课时,又要穿运动服。当然,校服可以说是中性服装,无论什么活动着校服都是合适的,所以,学校鼓励同学们都穿校服,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同学们往往仅有一套校服,待将来经济条件改善以后,中学生应该拥有多套校服,春夏秋冬各显特色,也为学校的管理提供方便。 愿我们的同学们都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把中学生内在气质通过着装充分展现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