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药控股:四年实现销售翻番

 donghailongwag 2014-08-10


换肤: 字体: 收藏一下
发布时间:2014-08-09 19:42:34   

  ■本报记者 何洛先 李蕾

  ■基本形成全国医药流通网络全覆盖;成为国内首家境外上市药品流通企业,市值列全球医药分销企业第4位

  ■长期稳居中国医药商业企业销售额榜首。销售额从2009年527亿元多,到2011年突破千亿元,去年达1669亿元

  日前,国资委公布了6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国药集团名列其中,其核心企业——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该集团下属企业中唯一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也是中国医药商业领域第一家央企和民企联合成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今年一季度,国药控股销售收入450亿元,同比增长超20%。

  这已不是国药控股第一次创出佳绩:销售额从2009年的527亿元多,到2011年突破千亿元,到2012年的1356亿元、2013年1669亿元。短短四年,销售额翻番。

  成绩远不止这些。作为国有企业“央企市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行探索者,仅仅十年,国药控股基本形成了全国医药流通网络全覆盖;2009年成为国内首家在境外上市的药品流通企业,市值位列全球医药分销企业第4位;2007年以来长期稳居中国医药商业企业销售额榜首……

  什么样的体制机制,令国药控股创造了如此多的“第一”?什么样的活力,令国际资本市场瞩目?什么样的凝聚力,让其迅速实现医药流通网络全覆盖?

  创造港交所多项上市纪录

  国企为何“牵手”民企?故事得从10年前讲起。

  2002年,国内医药流通领域竞争日趋白热化,巨额民营资本纷纷涌入,各地小型药品分销公司四处开花。纵观国际,美国医药分销行业用30年完成整合,最终形成的医药分销三巨头,市场占有率均在30%以上,也就是说,分销行业在医药健康产业各细分行业中是整合度最高的; 而当时中国医药市场第一位的份额也只有3%—4%,两者相差了近10倍,中国医药分销市场的整合大戏即将拉开。

  当年,中国医药集团医药分销业务的营业收入达60多亿元,在国内医药市场份额中排名第二与第三之间。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改制正处于关键阶段,有着变革的内生需求。就在这时,活跃在市场的民营企业——复星医药进入了亟待变革的中国医药集团的视野。当时有人认为,国企和民企体制相差甚远,合作风险较大。但是,双方高层则在差异中看到了“互补”:中国医药集团有网络和团队优势,需要资金和体制变革;复星医药有体制和资金优势,需要嫁接优质产业资源和平台。

  2003年,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出资5亿余元,占49%的股份,与中国医药集团合资成立国药控股。这是实现公有经济和民营企业“资本、管理、品牌、市场”融合的一次尝试,也是当时中国医药商业领域首家混合所有制企业,是一个体制、机制创新的企业。

  经过6年发展,到2009年,国药控股已稳坐国内药品分销市场“老大”地位,以主营收入527亿元的业绩位居市场规模第一;2011年更是成为国内首家主营收入超千亿的医药流通企业。

  资本市场,对这一合作给予认可,给了很多溢价。2009年9月23日,国药控股成功在香港上市,打破了港交所多项上市纪录:自2003年以来全球医药行业发行规模第一;下转◆5版  (上接第1版)成为2008年以来估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创当年香港股市冻结资金额度第一,成为香港股市历史上第二大冻结金额。国药控股董事长魏玉林感慨道:“这是让资源在市场自由配置的结果。”

  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经济

  有了资本,平台的搭建步伐加速——两张网,并驾齐驱。

  为什么要构建国家药网?在整个医药产业链中,医药商业和医药工业、医院相比,由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只是物理传递价值,因此属于价值洼地。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同质化竞争的结果就是拼价格、搞关系。“在没有比较优势的情况下,医药商业企业只有发展平台经济,才能创造价值。”魏玉林告诉记者。

  2010年,借助于香港上市的“引擎”,公司贯彻董事会制定的“网络下沉”和“一省一公司,一地一公司”战略部署,将资本驱动与创新驱动相结合,加大投资力度,依靠资本运营、持续优化市场存量,通过购并与整合,完善在全国的药品分销配送网络。仅2010年,成功的投资项目就达100多项。截至去年底,公司规模已从2003年成立之初的近20家子公司发展到拥有60余家二级公司、270余家三级子企业,经营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场份额从创立之初的4%,一跃升至2012年的12%,与排名第二的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明显拉大。在零售网络建设上,到2013年底,全国近2000家店遍布全国40多个城市,创下40多亿元销售额,国大药房成为中国药品零售的第一品牌。

  “如果说,货币资本的整合是粗放式的,并没有放大效应的杠杆作用;那么,在平台基础上,产品、技术等要素整合才是内生的源动力。”魏玉林告诉记者。近年来,国药控股在实施股权并购、网络布局的战略中,探索央企经营的新规模,打破所有制限制,采取多元化股权结构,吸引兼并了大批优秀的地方企业,走出了一条联合重组、资本运营、资源整合和集成创新的央企市营之路。

  央企市营有效结合的硕果,便是共生多赢。宁夏医药集团的并购就是一个成功案例,通过强有力的整合推进,在并购后短短一年,便使这家曾严重亏损的国有老企业扭亏为盈,焕发青春。河北省销售规模最大的医药企业集团乐仁堂医药集团于2011年整合进入国药控股后,2013年,便成功实现百亿销售规模目标。此外,国控河南、国控华鸿、国控天星和国控吉林四家企业进入国药控股后,依托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央企医药平台强大的管理、资源优势以及国药控股丰富的品种、网络、物流优势和全方位的支持,经营业绩快速增长。目前,公司所属60余家二级子公司中,有近40家企业是从民营企业转制重组而来的。多年来,越来越多的社会投资人和股东进入企业,为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未来,国药控股将以互联网思维推进企业创新转型,目标是打造一个产权清晰有活力、治理科学有保障、市场运营有价值的受世界尊重的全新国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