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屋顶上的上古神兽有什么用处?

 真如书屋如如 2014-08-11

 

山西以古建筑多而闻名天下。塞北佛塔,晋中大院,河东庙堂,旧时王谢飞燕,筑巢寻常人家。惟广厦千万,不倾岁月朱尘,三晋南北遍布当年古建,雄伟犹存。

小黎很好奇,在这些古建上,有停驻在屋顶上的“飞禽走兽”,当初建造他们,做什么用处呢?

山西平遥古城 迎薰门楼上的一角

相传,明成祖朱棣修建紫禁城时,天上的玉皇大帝曾经下赐“飞禽走兽”,为人间的共主镇守紫禁城,于是乎紫禁城里就多了很多的小动物。这些个镇守吉祥的“禽兽”也发展开来,渐渐由官家,被请上寻常巷陌。由于它当初随故宫琉璃而生,所以琉璃屋瓴成为“禽兽”常客。

这些“禽兽”主要有两类:正吻和脊兽,它们都有具体的象征意义。

正吻是屋顶正脊两端的装饰件:龙头、龙口,咬往正脊,是防火镇水的象征。它是从古代建筑上的鸱尾演变而来的。

《太平御览》有如下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大意是汉代的宫殿柏梁殿被火烧了,越地的巫师说海里有一种鱼,鱼尾的形状像鸱,拍打海浪就能下雨,把这种动物放在屋顶上,可以起到镇火消灾的作用)。

于是人们开始在屋脊上安放鸱尾。后来,鸱尾逐渐演变为鸱吻。

山西平遥古城 城隍庙鸱吻

鸱吻据民间传说为龙的第九子,“曰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

鸱吻喜欢东张西望,经常被安排在建筑物的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以固定之。它吞住的是正脊和垂脊的交会点,有强化交接点、加强牢固性的作用。大吻上方还有小开口,用来灌注填充物,剑把实际上是封闭这个开口的塞子。所以它还有一定的实用功能。

山西太原 晋祠鸱吻

鸱吻早期是鱼形,突出了尾巴;晚期是龙形,突出龙头。被赋予防火灾、探风云、祈吉祥的寓意。

山西祁县 乔家大院鸱吻

脊兽就是檐角上的饰物,要从“骑鹤仙人”开始算起。它们都是自古以来传说中的麟类、羽毛类和走兽类的吉祥动物形象,形态各异,含义丰富。

《大清会典》上说这些小兽的排列顺序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其中天马与海马、狻猊与押鱼之位可置换。

走兽数量的多少是依宫殿的大小、建筑的等级而定的。如若数目达不到9个时,则依先后顺序。一般来说,兽数为单数,数量越多级别越高。级别不够,前面就没有“骑鹤仙人”。

一般民间建筑上,脊兽数量为3—5个。即使是和皇权不太相关的宗教建筑,也符合规定。清初曾有条文特别规定这些脊兽使用身份、位置,后渐渐放宽。

山西五台县 五台山上的脊兽

檐角上最外面的小像叫仙人,又称真人或冥王。据说这位仙人是齐闵王的化身,就是成语故事中那个“好芋乐一一听之”而逼走南郭先生的人。

民间有“日晒闵王,走投无路”的说法,说东周列国时的齐闵王,被燕将乐毅打败,仓皇出逃,四处碰壁,走投无路,后来被飞来的一只凤凰所救。

在屋檐的顶端安置这个“仙人骑凤”,大概还有绝处逢生、逢凶化吉的象征意义。

山西浑源县 北岳恒山小悬空寺上的脊兽

这些走兽,都是大有来头的:

一龙,不消赘述,在古代是皇权的象征,除紫禁城外,其他建筑不得使用。

二凤,雄为凤,雌称凰,通称为凤凰,是祥瑞的象征,在旧时还比喻有圣德的人。

三狮子,是“猛”、“仁”兼具的瑞兽。狮子作吼,群兽慑服,乃镇山之王,寓意勇猛威严,在寺院中又有护法意,寓示佛法威力无穷。

四天马,意为神马,与海马均为古代神话中吉祥的化身,汉朝时,对西域的良马称为天马,天马又是尊贵的象征。“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将其形象用于殿脊之上,有种傲视群雄,开拓疆土的气势。

五海马,亦称落龙子,象征忠勇吉祥,智慧与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

六狻猊(suān ní),是龙第五子,古书记载中它是接近狮子的猛兽,能食虎豹,亦是威武百兽的率从。一说它日行五百里,性好焰火,故香炉上面的龙首形装饰为狻猊,有护佑平安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