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叔微论治情志病经验探析

 杏林脉香 2014-08-11

许叔微论治情志病经验探析

许叔微(公元1080年一公元1154),字知可,号近泉,北宋著名医家,其代表作为《普济本事方》。许氏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情志因素颇为重视,创建了治疗情志病的一系列大法,为后世论治情志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兹介绍如下。

1.语言劝说开导法

该法是针对患者的病情及其心理状态采用语言交谈方式进行疏导,以消除其致病心因,纠正其不良情绪的一种心理疗法。《黄帝内经》就有运用此法治疗疾病的记载。如《灵枢·师传》云:“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认为医生应通过运用语言工具,对患者进行启发诱导,正确分析病因病理,可解除患者思想上的顾虑,使之保持良好心态,正确对待疾病,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机体康复。许氏临证非常重视语言劝说开导。《普济本事方》中第一个医案就是运用语言劝说开导治疗的案例。一董姓书生患神气不宁,每卧则魂飞扬,觉身在床而神魂离体,惊悸多魇,通夕无寐,更医数人,按常规养心安神治疗后皆未获效。对此,许氏虽处方却别有所思,并未急于给药,而是先向患者耐心讲明病情,如病是怎样发生的、何时加剧等,说理详明透彻,使患者心悦诚服,“虽未服药,已觉沉疴去体”(《普济本事方·中风肝胆筋骨诸风》),未用药而胜于药,对于本病的治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临床医生的语言修养在其医疗活动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方面,通过语言交流可以使患者对其所患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从而提高疗效;另一方面,礼貌语言可以融洽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为治疗建立良好的思想准备,甚至医生美好语言的本身就是一剂不可多得的“良药” 。

2.药物疗法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许氏对情志病的治疗,除运用语言劝说开导法外,还结合使用抑肝补脾、养血镇肝、补血养心、祛风化痰、理气祛瘀等法以安神,为后世论治情志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1中和温药、抑肝补脾法

《普济本事方》提出过运用抑肝补脾法治疗因惊恐引发的情志方面的疾病。并用当时名医王思和所治案例,从五脏的相互关系上阐明惊病病机:“病因惊恐,肝脏为邪,邪来乘阳明之经,即胃是也。邪盛不畏胜我者,又来乘肺。肺缘久病气弱,金胜无能,受肝凌侮,其病时复头眩,瘛疲抽掣。心胞伏涎,久之则害脾气,要当平肝气使归经,则脾不受克……”此病因惊恐引发,症见头眩、自觉有气由下冲上、心悸惊恐、时发一阵热、四肢抽搐等。许氏认为,其病机关键乃肝受邪气,乘脾侮肺所致。故“中和温药,抑肝补脾”方为治本之途。并制方山蓣丸、续断汤和独活散。山蓣丸药用山蓣、人参、沙参、远志、防风、真珠母、紫石英、茯神、虎骨、虎睛、龙齿、五味子、丹参、石菖蒲、华阴细辛、金银花、薄荷。其中真珠母入肝经,“龙齿安魂,虎睛定魄,各言类也。东方苍龙木也,属肝而藏魂;西方白虎金也,属肺而藏魄”(《普济本事方·中风肝胆筋骨诸风》),三药相合,能抑肝邪。又有山药、茯神、人参等补脾,远志、石菖蒲等化痰,金银花、薄荷等清热,与治则甚为契合。续断汤(续断、杜仲、肉桂、防风、甘草、牛膝、白茯苓、细辛、人参、当归、白芍、川芎、秦艽、川独活、熟地黄)和独活散(川独活、白术、白茯苓、秦艽、葳蕤、柏子仁、甘草、犀角、川椒、熟干地黄、枳实、白芷、官桂、人参、生姜)则为肝肾同治或脾肾同治,藉肾水之滋养或命火之温煦,以加强抑肝扶脾之作用。

2.2养血镇肝、祛风安神法

对于肝虚受风所致之惊悸证,许氏运用养血镇肝、祛风安神法治疗,受到历代医家重视。本病症见惊悸震掉、失眠多魇、卧则不安、发怒则剧。其病机为“肝经因虚,内受风邪”,肝主藏魂,“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故“患神气不宁,每卧则魂飞扬,觉身在床而神魂离体,惊悸多魇,通夕无寐”。此病又每为情志郁怒而诱发,“肝主怒,故小怒则剧”。许氏独创真珠丸(珍珠母、当归、熟干地黄、人参、酸枣仁、柏子仁、犀角、茯神、沉香、龙齿),养血镇肝治其本。对夹有风邪者,则兼服独活汤(独活、羌活、防风、人参、前胡、细辛、五味子、沙参、茯苓、夏曲、酸枣仁、甘草)祛风安神治其标。真珠丸药用真珠母、龙齿、朱砂平肝镇心、安神定悸:酸枣仁、柏子仁、当归、地黄补血养阴;人参、茯神培土荣木;犀角凉血清心除烦;沉香摄纳浮阳。独活汤以独活、羌活、防风、前胡、细辛、生姜升阳祛风;半夏曲、茯苓化痰;人参、沙参、乌梅、酸枣仁、五味子养阴安神。上两方,前者治本,后者治标,标本兼治,相得益彰,共奏养血镇肝、祛风安神之功,对肝经阴血虚损、内受风邪的惊悸失眠证确有一定疗效。许氏治此种惊悸证广为后世医家所效法。

2.3补益气血、养心安神法

人的情志活动与五脏精气血阴阳的盛衰密切相关。若五脏精气血阴阳虚衰,则可出现情志的异常变化;反之,情志过激或持续不解,也可影响五脏精气血阴阳而引发一系列情志疾病。如因惊而致阴血不足,不能养神,症见语言颠错,许氏治用茯神散补益气血、养心安神。其方用茯神、熟地黄、白芍、川芎、当归、茯苓、桔梗、远志、人参各30g,为末,每用6g,加灯芯草、大枣煎服。方中以四物汤和人参补益气血,加入茯苓、茯神、远志、桔梗养心安神。

2.4祛风化痰、镇心安神法

若痰涎壅盛,蒙蔽心神,导致精神若痴,或惊悸头眩等,许氏用祛风化痰、镇心安神法治疗。如“惊忧积气,心受风邪”,症见发作时牙关紧急、涎潮昏塞,而醒后则精神若痴。许氏治用惊气丸化痰祛风。其方以天麻、麻黄、花蛇、全蝎、附子搜风,僵蚕、胆南星、紫苏子化痰,木香、橘红理气,朱砂、冰片、麝香安神开窍。若风痰不清,症见惊悸不宁、头时昏眩等,则用辰砂远志丸或茯苓丸,镇心神、清风痰。辰砂远志丸药用石菖蒲、远志、人参、茯神、川芎、山药、铁粉、麦冬、天麻、半夏曲、胆南星、白附子各30g,细辛、朱砂各15g,生姜汁糊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每服3050丸。茯苓丸药用朱砂、石菖蒲、人参、远志、茯神、茯苓、铁粉、半夏曲、胆南星,各等分,生姜汁糊丸为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1030丸。上两方大同小异。而以茯苓丸组方为简,方中以石菖蒲、远志、茯苓、半夏曲、胆南星、白附子清风痰,朱砂、茯神、铁粉、人参镇心神。若因惊而语言颠错,治用远志丸祛痰镇心安神。方中以远志、胆南星、茯苓、白附子祛寒痰,人参、酸枣仁、朱砂、金箔养心镇心安神,麝香开窍。对因惊而致语言颠错者,配合上述养心安神的茯神散用之,常获良效。

2.5理气祛瘀、宁志安神法

人之精神状态好,情志舒畅,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若情志过激或持续不解,可致气血运行失调,进而引起躯体或情志的异常变化。许氏临床治疗情志病时,常在安神定志的同时,配伍乳香、木香、橘红、川芎等调和气血之品。如由暴喜伤阳,暴怒伤阴,忧愁不意,气多厥逆而导致的气中病,临床表现为涎潮昏塞、牙关紧急,此虽似中风入脏之证,但仅为情志失调所致一时气厥,不久即可复常,无后遗症。故治疗不可通下攻邪以伤正气,而应予以温中行气、开窍醒神,用苏合香丸45粒化服,灌之便醒,然后随其虚实寒热而调治。其方用苏合香油30g,白术、丁香、朱砂、木香、白檀香、乳香、沉香、犀角、荜茇、安息香、香附、诃子各60g,冰片30g,麝香60g,蜜丸如梧桐子大。方中以苏合香、安息香透窍闭,是诸香药中醒脑力量最强的两味;麝香、冰片芳香辟秽,走窜经络,善通全身各窍;犀角清心解毒;朱砂镇心安神;沉香、木香、白檀香、香附、乳香、丁香行气降逆、宣窍开郁、温中散寒;荜茇配合诸香药,增加温中祛寒、破气开郁的作用;白术温胃健脾,诃子收敛,以防诸香药辛散耗正之弊。诸药合为辛香通窍、温中行气、醒脑之剂。又如对“惊忧积气,心受风邪”导致的发作时牙关紧急、涎潮昏塞,而醒后则精神若痴之症,许氏治用惊气丸,方中除用搜风化痰、安神开窍之品外,还配合木香、橘红等理气以安神。此外,治疗过度惊恐,影响心神,因惊失心,许氏用宁志膏活血祛瘀、宁志安神。方用人参、酸枣仁各30g,朱砂15g,乳香0.3g,蜜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薄荷汤下。方中以乳香活血祛瘀,人参、酸枣仁、朱砂益气养心、安神宁志。

2.6益气养阴、壮胆安神法

胆主决断,若胆气亏虚,症见多畏恐、不能独卧、如人捕状、头目不利。许氏治用人参散益气养阴、壮胆安神。方用人参、枳壳、五味子、桂心各O.9g,柏子仁、熟地黄各30g,山茱萸、菊花、茯神、枸杞子各0.9g,为末,每用6g,温酒调服。方中人参、五味子、柏子仁、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茯神、菊花益气养阴,枳壳、桂心降逆潜阳。

3.结语

许氏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建了一系列治疗情志病的大法。其在运用语言劝说开导法的同时,还结合使用抑肝补脾、镇心安神、养心安神、化痰安神、祛瘀安神、理气安神、清火安神等法,以从心肝论治为主,再佐以化痰、开窍、温肾、宣肺、理脾等法,为后人论治情志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