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仝小林教授应用大剂量葛根芩连汤治疗直肠炎经验

 杏林脉香 2014-08-11

仝小林教授应用大剂量葛根芩连汤治疗直肠炎经验

葛根芩连汤为《伤寒论》治疗协热利的方剂,仝小林教授临床善用此方治疗肠道湿热的病证,临床辨治以症为靶,以证为基,以病为参,3者有机结合,扩大经方的运用。笔者以仝小林教授治疗直肠炎为例,通过解析临床运用葛根芩连汤、黄芩汤、白头翁汤等方剂治疗直肠炎的经验,阐述仝小林教授“症一证一病”结合的辨治策略,并从剂量上阐释重剂起沉疴的意义。

1.病案资料

  梁某,男性,19岁。2009911日初诊。主诉:腹痛、腹泻1个月。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泻,伴有脓血便。人院查便常规黏液(++++),便潜血(0B)(+),脓细胞(+),红细胞(++)。肠镜示:直肠出血、炎症。诊断为直肠炎,给予消炎药治疗(具体不详),服用14 d,诸症未缓解,自行停药,求诊中医。查看前中医治疗方以清热解毒之金银花、穿心莲、败酱草等为主,服用10剂,未缓解,今日求诊。刻症:腹痛欲便、腹泻,里急后重,大便10余次,d,脓血便,伴有大量黏液,腰骶部疼痛。纳食可,眠安。小便正常。苔黄厚腻,脉弦滑数。中医诊断:痢疾,肠道湿热证。西医诊断:直肠炎。处方:葛根30g,黄芩60g,黄连60g,炙甘草30g,炒白术30g,白芍60g,黄芪30g,白头翁30g,白矾9g,生姜3片。14剂,水煎服,每日1剂。2009925日复诊,服上方14剂,腹痛消失,脓血便消失,大便3~4次/d。处方:上方加木香15g。水煎服,每日1剂。患者继续服用14剂,来诊,腹痛、腹泻已愈.大便1-2次/d,便常规查均为阴性。纳眠正常,小便正常。

2.诊治体会

  患者以“腹痛、腹泻、脓血便”为主诉来诊,诊断为“直肠炎”,诊断明确,主症明确,腹痛为里急后重,见黄厚腻苔,本方证是由湿热塞滞肠中,气血失调所致。湿热蕴结肠道,搏结气血,酿为脓血,而为脓血便;湿热阻滞肠道气机、灼炼肠道,则见腹痛、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弦滑数等俱为湿热内蕴之象。治疗当清热燥湿.调和气血之法。

处方以葛根芩连汤为主方,合黄芩汤、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为《伤寒论》治疗协热下利而设,为清理肠道湿热之主方。黄芩汤为《伤寒论》太阳少阳合病下利而设,由黄芩、芍药、甘草、大枣组成,养血清热利湿。白头翁汤为《伤寒论》治热毒痢疾所设,由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组成,清热利湿止痢。三方合方,清热燥湿、调气行血。重用黄芩60g,黄连60g,白头翁30g清利肠道湿热,燥湿止痢。炙甘草30g,炒白术30g,益气健脾,增强脾胃运化湿热之功。白矾酸涩性寒,能消痰,燥湿,止泻,止血,《神农本草经》载其“主寒热泄痢”。葛根生津止渴以养阴液,防止重泻伤阴;又升阳举陷。防止气耗脱肛;又升发阳气,透邪于外。重用白芍60g,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载芍药汤,重用芍药重在清热燥湿、调气和血,治疗里急便脓之湿热痢疾;又芍药微寒,泄热养血和营,为“行血则便脓自愈”之义.又防湿热邪毒熏灼肠络,伤耗阴血;芍药与炙甘草合用.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仝小林教授每用此药对治疗腹痛,芍药量可以至90g;黄芪健脾益气,升阳举陷,与白芍同用,气血同补,调气和血。生姜行肠道水湿,与又佐制芩、连等苦寒药之寒凉。二诊诸症好转,加木香行气导滞,有芳香醒脾,鼓舞脾气的运化,以恢复肠道功能:且性温以佐制诸药之寒凉。

3. 

仝小林教授倡导辨治选方当结合症、证、病3个要素,同时充分运用现代药理的研究成果,促进中药药理的临床回归,提高中药药理、药效研究成果的临床运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葛根芩连汤、黄芩汤、白头翁汤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能有效治疗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当以清热燥湿为主,黄连、黄芩为其主药。能有效调节肠道菌群;葛根生津养阴;炙甘草益气缓急。故葛根芩连汤为治疗菌痢的专方  。同时应当注意气血的调摄,用白芍能调节气血又止腹痛,为治疗菌痢之专药   。在用药剂量方面,有是证,用是方,还须用是量。患者病重,杯永车薪,要快速纠正患者肠道菌群,并止泻,故黄芩,黄连、芍药宜30~60g

《伤寒论》中用葛根芩连汤为治疗协热利而设,其基本病机为肠道湿热,故经方新用的基础就是把握方证。仝小林教授临证善用葛根芩连汤,如2型糖尿病、脂肪肝、单纯性肥胖、溃疡性结肠炎、小儿病毒性肠炎等病见.肠道湿热病证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