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巧治心病拾趣

 杏林脉香 2014-08-11

古人巧治心病拾趣

古人认为,“上医医心。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人的疾病,有些是心理因素导致的,对症施治,心病还得靠心理疗法。这里撷取几例古人巧治心病的妙法,以飨读者。

移情法

南北朝时,鄱阳王被杀,他的王妃一病不起,百医无效。王妃的哥哥乃请画家为她画了一张鄱阳王像,以寄托哀思。画家深知王妃的病因,于是有意画了一幅鄱阳王生前与宠妾调笑的丑态。王妃一见,突然坐起,悻然骂道:“这老匹夫真不是个东西!”从此,王妃的身体逐渐康复了。

释疑法

东汉末年,一天,广陵太守夫人发现茶杯里有只苍蝇,就疑心自己喝进了苍蝇。因此,纳谷不香,睡眠不酣,人渐渐消瘦。西山琼林寺的治化道人了解了她的病因后,给她吃了催吐药,并事先告诉她的侍女在她吐出的食物中放了只苍蝇,并让太守夫人亲眼看见苍蝇“吐”了出来,她的疑心病也就好了。

喻理法

有一个夏夜,一个美丽的少妇投河自尽,被在河中行船的老艄公救起。老艄公问她为何寻短见,少妇哭诉说,她结婚才两年就夫离子亡,自已活在世上实在没有乐趣。老艄公又问:“你两年前是怎么过的?”少妇一听眼睛亮了,说那时自己尚未婚嫁,一个人无忧无虑。这时,老艄公点拨道:“现在你被命运之船送回了两年前,你又无忧无虑了,请上岸吧!”少妇顿悟,恍如大梦初醒,在向老艄公叩谢后就大踏步离岸走了。

怒胜忧

思法据《后汉书》记载,宜阳太守孙翼因父母暴亡,长年忧思气结而患了忧郁症,服用各种药物均不见效,便派人请来当地名医石胜诊治。石胜不仅医术高明,且诗文绝伦,他察颜观色,详细了解了太守的病情后,给太守开了一个奇妙的处方,然后索要了许多珍宝银两,不辞而别。石胜走后,太守忙展开药方细看,只见一张纸上画了一个光着屁股的小孩,背上歪歪斜斜写着“太守”二字,下面还题有一首讽刺诗:“太守姓孙实不祥,呼宗唤爷度时光。开口比人小两辈,姓‘儿’也比姓孙强。”太守看后,勃然大怒,气得暴跳如雷,命人火速追拿石胜。此时石胜早已不知去向,捕快只好空手而归。太守越看越恼,越想越气,竟气得吐出许多臭秽积物。谁知秽物一吐,顿感一阵轻松清爽,胸腹舒畅,忧郁便消。太守仔细想来,便顿悟了石胜的高妙之处。石胜并没有用草木金石之类的药物,而是采用了中医理论中的“怒胜忧思法”,治好了太守的忧郁心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