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叶红檀

 我的图书73号 2014-08-12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木材名称:红铁木豆
●地方名称:(莫桑比克)(加蓬)(非洲
●不规范名称:红檀、小叶红檀
●拉丁名: Swartzia madagascariensis

1名称编辑

●木材名称:红铁木豆
●地方名称:(莫桑比克)(加蓬)(非洲
●不规范名称:红檀、小叶红檀
拉丁名: Swartzia madagascariensis
英文名: Pau rosa
科 名: 蝶形花科Fabaceae
属 名: Swartzia

2构造编辑

●宏观构造:散孔材。管孔放大镜下明显,略少,中等大小,主为单管孔,少数径列复管孔(2~3个),具浅褐色树胶和白色沉积物。轴向薄壁组织肉眼下明显,发达,傍管带状(间距小,波浪形)和轮界状。木射线放大镜下可见,略密,甚窄。
树木与分布:小乔木,高3~5m,直径约0.4m。树干常严重扭曲。本属约100种,分布于热带美洲和非洲。该种主要从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以集装箱运输方式进口,量多。
●横断面:心边材区分别明显。心材红褐色,常具深色同心圆状条纹。边材浅黄色,具不规则黑条纹。生长轮略可见。
●树皮:厚约2.0cm,略粗糙,质软,斜削面呈红黄相间分层。外皮表面灰褐色至灰白色,底面为明黄色,具大而深的纵裂。内皮浅黄褐色,韧皮纤维发达。

3木材特性编辑

●木材材性:具光泽。略带气味。纹理交错,结构细而均匀,重硬至甚重硬,强度高,干缩中。刨切、车旋、耐磨性能好,很耐磨,搞白蚁。干燥慢,略开裂和变形。气干密度0.89~1.0g/cm.
●木材用途:适用于家具、地板、雕刻、橱柜、工艺品、镶嵌细木工、重型结构、耐久材、运动器材、乐器、玩具等。
●识别要点:树皮具大而深的纵裂,斜削面呈红黄相间分层。外皮底面明黄色。材表和弦切面具细波痕。带状轴向薄壁组织间距小,波浪型。木材特别重硬。

4区别比较编辑

非洲小叶红檀与黄花梨的区别
主要有: 1、颜色上的区别:非洲小叶红檀发色浅橘红、橘红色。黄花梨发色黄、深黄、黄褐色。
2、味道的区别:非洲小叶红檀无香味。黄花梨有甜香味、酸香味、芳香味。
3、材质的区别:非洲小叶红檀密度和韧性不如黄花。,
4、抗腐蚀性:非洲小叶红檀不如黄花梨。黄花梨在人类生活环境可以达到千年不腐。
5、油性:非洲小叶红檀油性小,黄花梨油性大。
6、纹理:非洲小叶红檀纹理比较粗糙,花纹一致性好。黄花梨纹理细密,多变。
7、珍贵度:非洲小叶红檀产地比较多,成材树比黄花梨就更多。尤其是海南黄花梨,
与红酸枝木
“小叶红檀”,因为传统用料等原因,它不属于十多年前中国自己规定的33种红木,但其品质已经超过这33种红木中很多木材,且同样越来越稀缺,红木家具厂用来做家具的却是比较多的,08年3月份已经涨到了1.3万/立方米。市场上红铁木豆曾经被用来仿冒红酸枝木。 非洲小叶红檀也被人称为黄檀。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刚进中国的时候,被鉴定为红酸枝,2001年被更正,实为红铁木豆。它结构细密,材色喜人,花纹美丽,很多特点都类似于红酸枝。 铁木豆属的树种全世界约有100种,产于热带美洲及非洲,非洲常见的用材树种有:葱叶状铁木豆和马达加斯加铁木豆两种。 铁木豆木俗称(红檀木)的鉴别方式之一 : 红檀木是常用的广义红木品种,因其木质红色,被称之为红檀。除了外表的特征外,可以用酒精泡小块木材,颜色成蓝色或淡蓝色。 属于濒危树种

5相关信息编辑

随着木材的市场价格越来越高,红木的价格也水涨船高,红檀以其优越的品质受到广大木材贸易商的欢迎。关于木材进口需要的单证如下:
需提供资料装箱单(PACKING LIST),商业发票(INVOICE),植检证(PHYTOSANITARY CERTIFICATE),熏蒸证(CERTIFICATE OF FUMIGATION),产地证(CERTIFICATE OF ORIGIN),正本提单(B/L)、货物码单。
小叶红檀的鉴别
工具/原料
  • 小刀
  • 水或白酒
方法/步骤
1第一步是“看”
对照红檀木的纹理特征,仔细察颜观色。最好准备不同纹理的两三块正宗红檀样板,比较着看,看多了就找着识别红檀纹理的感觉了。
2第二步是“掂”
掂一掂红檀物件,一方面通过掂,看其是否达到红檀木(该体积应该达到)的重量;另一方面在掂的过程中注意手感。什么是手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3 第三步是“闻”
用小刀刮一刮木茬,闻一闻木屑的气味。有淡淡的微香,如果香味过浓或者无香气都可疑。
4 第四步是“泡”
用水或白酒泡红檀的木屑或锯末。红檀木屑水的浸出液为红色,上面有荧光。红檀木屑用酒精泡过之后可以染布,永不掉色。
  第五步是“敲”
用正宗的红檀木料,轻轻敲击红檀物件,听其声音如何?红檀木的敲击声清脆悦耳,没有杂音。
  鉴别红檀是说扎扎实实地积累过程;勤看、勤掂、勤闻、勤泡、勤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