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镇青岩 畅叙幽情六百年

 邹超亚 2014-08-12
 
2014-08-11 13:24:11来源:贵阳晚报作者:责任编辑:

青岩城墙是古镇历史的见证者。在历史上,古镇东南西北四个大门都建有城墙,而如今,唯有南边定广门周边的城墙保留了下来。

79岁的当地老人吴天忠告诉记者,1373年,明朝政府在此驻军,史称“青岩屯”。1381年,朱元璋派遣军队进入青岩屯田,于是,“青岩屯”变成了军民同驻的“青岩堡”。由于青岩地处贵阳运输粮食的咽喉之地,若是此处被堵,贵阳便会面临缺米困境。

1621年,四川永宁宣抚使连同贵州水西彝族土同知叛乱,叛军兵围青岩,割断了贵阳的粮道,一时之间,贵阳岌岌可危,城内粮食尽光。青岩布依族土司班麟贵一面抵御叛军,一面为贵阳输粮。朝廷眼见如此,准许班麟贵修城,而班麟贵也就在青岩堡西南处修建了如今青岩古镇的雏形。当地少数民族将其称为“王荣”城,意为“兵城”。

与古镇一同诞生的便是古镇的城墙,不过那时,城墙还不是如今的石墙,而是用泥土建造的土墙。直到1601年,班麟贵之子班应寿对城墙进行了修缮,将其改造为石墙,这才让如今的青岩城墙初具雏形。

1381年,正值太平军崛起之时,青岩的城墙又经历了一次变革。为了抵抗太平军,青岩人赵国澍变卖家产修缮城墙,在城墙之上设立3米宽的跑道,将城头火炮与门外山头炮台相互呼应,城门之上修建城楼,这样的设计使得青岩成为一座不可攻克的城池。根据历史记载,太平天国部队来到青岩后,攻城1个多月,却始终无法拿下这座小镇。

尽管城墙为青岩抵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然而在现代化的战争中,它的抵御作用已经消失。

吴天忠幼时,正值抗战期间,他曾经看见过守城士兵们将城墙上的石块拆下,用来修建碉堡。眼见着有人带头拆城墙,当地居民们也开始动手,将拆下的石块拿回家盖房、补瓦,城墙就此退出青岩舞台。

记者了解到,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当地政府对城墙进行了修复,90年代末期,又将城墙在原有的基础上延伸,让城墙的长度超过百米。■李慧超

清晨7点半,距离贵阳市区30公里的青岩古镇已经从睡梦中苏醒过来。当地人在一番洗漱之后,走出了家门,开始打点他们的生活,再过不久,大量的游人们即将来到这里,让古镇开始喧闹起来。这番热闹的商业景象,一如600年之前。

几代人的手艺

至今仍在

上午10点,青岩古镇开始热闹起来,各家店铺的老板们站在门前吆喝着。来到这里的游客所看到的,不仅有流传了几代的传统手艺,还有来自非洲的手打鼓、江南地区的新鲜茶叶。一些艺术家在身上涂满了青铜色,进行行为艺术表演。这样的景象,让人分不清身在何处。

40岁的张大姐在小镇里卖了11年的鸡辣椒。她告诉记者,这门手艺是她家世代流传下来的,不过在过去,她并没有在镇里开店。2003年,她家的店铺开张之后,生意之好超过了她的想象,每天,她至少可以卖出100斤鸡辣椒,由此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是,夜深之时,关店之后,她必须在家里忙着炒第二天出售的辣椒。

79岁的吴天忠老人是镇上的“老资格”了,他告诉记者,青岩的商业并不是如今才开始发展起来的。青岩南距惠水35公里,东离龙里60公里,西隔广顺60公里,这三个地方不仅是贵州的产粮区,也是通往湖南、云南的必经之地。1373年,明朝政府在青岩驻军,大批军队进入青岩屯田。同样看重青岩地理优势的还有各地的商旅,他们在这里,吸收了周边的少数民族作为苦工,开展了他们的贸易生活。至今,古镇之上不少沿街店面仍是保留着当年商铺的式样来建造。

小镇古房最引游客

36岁的广州人胡军已在古镇住了1个多月,他说,青岩是一个让他百看不厌的地方。每所古屋背后的故事,是他每天在镇上的追寻。

青岩人的房屋大都是用石块砌成,层层堆砌的石瓦、石墙,让房屋挺过数百年的风雨,房屋上,当地人在木门上雕刻了美轮美奂的花雕,细看之下,家家户户各有不同。当地人孙学渊说,其实这些房屋并不是如网上所传一般,用糯米熬成浆黏合而成。建筑房屋所用的材料除了石块之后,还有当地特产的一种粘胶,当地人将其与黄沙混合在一起,所得建材既柔韧又坚固。

在过去,赵、吴、车、刘姓是青岩古镇上的四大望族,其中又以吴家房屋最多。如今镇上不少人家所住的房子过去都是归吴家所有。胡军告诉记者,在他的探寻中,青岩古镇上的房屋大都有200年以上的历史,期间经历了多次修补,一些住着几户人家的院落在过去都是大户人家的房子,只不过解放之后,将其分给了贫苦之人,这才有了今天人们所看到的景象。

小镇居民见过大世面

现在,到青岩古镇岩游玩的旅客日益增多,就连一些贵阳本地人,周末也会来古镇住上几天。客栈人满成为一种常态。

这样的景象让当地人的生活发生了一些改变,与周边镇上的人们相比,青岩古镇里的人们眼界更为开阔,62岁的当地人车善智开玩笑般地告诉记者“什么样的人我没见过。”

这句话,车善智一点都没有说错。2010年,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就曾经来过青岩,惊叹小镇的美丽,并用中国话向小镇居民们问好,而车善智当时就在现场。另一户开饭馆的简家人,则见过了不少的大明星,这其中不仅有内陆,还有来自香港台湾的,明星在与老板合照的同时,有时,还会送上一些小礼物。

眼界的开阔让青岩更加包容,有时背包客们唐突地闯进当地人家,想要拍摄古屋照片,当地人们也见怪不怪,反而会热情地招呼对方“有空来家头坐哈”。车善智说,与过去相比,其实他更喜欢现在热闹的古镇,一方面古镇经济能够发展,另一方面这样的小镇能让人每天都感觉到勃勃生机。

本报记者李慧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